育兒觀念:別當眾責罵孩子
這次的白水洋二日游玩得非常開心,清一色的媽媽帶上自己的寶寶(年齡相仿,大多是女兒跳舞班上的小朋友),組了個團,領略了白水洋的奇特景觀,盡情地享受了白水洋水的清涼與美麗。因為都是年齡相仿的孩子一起去,彼此又很熟悉,大家玩起來就更加開心,尤其是孩子們。
這次同行有個女孩叫果果,和女兒一樣的年齡。平時在跳舞班上就挺吸引人注意的,因為老師經常點她的名,因為她總是跟不上節奏,動作總是不到位,甚至后來在考級訓練時,成為了老師專門要單獨指導的一個孩子。果果在人前顯得比較怯懦,膽小,不敢表現,話少,不善表達。當時以為是性格所致,而這次的白水洋之行,讓我明白也許別有原因。
我的腦海里不斷地閃著這兩個畫面: 餐桌上:幾個孩子圍在一起吃飯。因為有了個比的氛圍,也因為確實餓了,孩子們都吃得很香,很快。果果小朋友有點挑食,這個不吃那個不吃,而在吃飯的整個過程,果果媽不停地在嘮叨、責罵著。
“跟你說過無數遍了,什么都要吃,你怎么還這個不吃,那個不吃?討厭。” “快點吃啊,講什么話嘍!人家都比你吃得快,你這么慢了,還敢講話!快吃。”
“我怎么會生個你這樣的女兒?”
“你呀,又慢又摸,以后上小學怎么辦?”
“你怎么能跟小奕比?人家小奕多么優秀,樣樣都好。你呢?連個飯都吃不好,還敢跟人家?”
“快吃了,別丟臉了。”
……
這樣的話不停地說著,讓我們在座的媽媽們都不忍聽下去了。而果果小朋友呢,一直低著頭吃飯,不敢看媽媽,也不敢看別的小朋友。眼睛紅紅的,小口小口地吃著飯,索然無味的樣子。
回來的車上:快到南平時,果果小朋友吐了,吐得滿車子都是。果果媽媽先問了司機該怎么辦,司機說:“那你用袋子或紙巾包了,弄干凈來。”果果媽媽回過頭去,打了女兒一巴掌,果果立即哭了起來。果果媽媽又開始了嘮叨與責罵:
“有你這樣的孩子,想吐也不說,現在弄得滿車子都是,叫我怎么弄?惡心死了。”
“你這張嘴巴就是拿來吃東西的,怎么也不會說一聲?”
“你這嘴巴干什么用的?說一聲會死啊。怎么會這樣?”
“我怎么會有你這樣的女兒?真是氣死我了。”
“哭哭哭,哭什么哭?”
“你給我滾下去,沒你這樣的女兒,丟臉。” ……
而果果呢,在一旁不停地哭著。我們再也看不下去了,而且女兒和幾個孩子還在場,非常驚訝地看著這一對母女。我怕對孩子會有影響,這時我們都已經下車了,我把果果拉到了一邊,另一個媽媽把果果媽拉開,勸了起來。
唉,這個果果媽,性子急了點,急起來就愛罵人,而且罵起來有點口不擇言,不顧及孩子的感受。我終于在點明白這孩子為什么會如此的膽小、怯懦了。
果果媽是愛孩子的,這從她一路上對果果的精心照顧就可以看出來。但果果媽脾氣急,對孩子期望又高,看到孩子犯錯或做了不如意的事情,脾氣一上,就不分青白紅皂的大罵一番。疏不知,孩子這么大了,過多的責罵,尤其是當眾責罵,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在人前,尤其是在小伙伴面前覺得無地自容,抬不起頭來。這樣長期下來,就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