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經驗三則
孩子的世界,不需要大人干預。打架,也是他們的需要,而且,他們可以自己搞定。 (三)媽 媽錯了,你沒錯 有一天早晨,我肚子疼。起床后就提要求。先要求我送他上幼兒園,我拒絕了;接著要求我中午去幼兒園接他回家。我想到他第二天就放假了,也拒絕了。就大哭。我肚子疼得心煩意亂,說了一會沒耐心下去,啪地打了他一下。他哭得更厲害了。
老貓來了,提出送去幼兒園,拒絕。我忽然意識到,他現在的傷心在于:媽 媽打了他,是不是不要他,很生氣。
于是我放下“我是媽 媽,打了你就打了你,哪能立即道歉”的臉面,和“一會打人一會又抱,會不會讓孩子混亂”的糾結,伸手將他抱起,說:媽 媽剛才打你了,你很難過,是媽 媽做錯了,你想讓媽 媽送你上幼兒園,去幼兒園接你回來,這些想法都是可以的,你沒錯,媽 媽很欣賞你為了自己想中午在家玩的想法而努力爭取;媽 媽不能做到也是可以的,但是媽 媽打你是不對的。媽 媽很后悔,你能原諒媽 媽嗎?”哭著點點頭,將頭埋進我懷里。之后,沒提任何要求,愉快地上幼兒園去。
孩子是多么容易原諒父母啊。我很感激他。
我還注意到,相比被父母打罵,孩子更大的痛苦在于,他們好害怕,害怕自己向父母提要求或者抗爭什么是錯誤的,糟糕的,更害怕自己會因為這些“錯誤”而被父母討厭、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