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接納成就孩子的一生
收到書首先就被書的精美深深的吸引,有想讀的欲望。封面上母女倆面向大海,相互依偎,好溫馨的畫面!當時就很期待能有幸讀到此書,總如愿以償,當然是一睹為快了。捧起書來一連讀了幾章,真的是感觸頗多。
本書從表兄弟倆的小對話開始,一個是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下我們培養出來的優秀學生,一個是為了自己的愛好而堅持的美國孩子,他們有著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表哥聰明好學,品學兼優,考上了國內一流的大學又到美國攻讀博士,但是他最終的目的就是學一個好的專業將來有份好的工作,沒有喜歡不喜歡之說。而表弟則不一樣,他有自己的愛好和理想,愛好音樂為了自己的愛好和理想生活,過得充實而又快樂。這就是不同這就是差距。看了這篇文章我就想,我們的孩子能否有表弟一樣的思想和為自己的愛好而活的快樂生活。我家寶貝長大了是否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去享受工作帶給他的愉悅。我家寶貝我和老公是這樣想得,成績并不能代表一切,只要孩子上課認真聽講,考試盡力就行了。并不需要為了那幾分之差額外多付出太多的時間,騰出那富裕的時間干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看書,鼓搗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這也和文中表弟不愿為那幾分多花上六七個小時的做法不謀而合。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勇于去嘗試,即使輸了也是人生收獲,只有真正喜歡,才能全身心投入,只有全身心投入才會干的更好!
書中讀博士是為了什么一文中,我最關注的就是那個美國師兄。讀博士兩年多突然對種葡萄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停學跑去種葡萄。兩年后,他又回來了,繼續讀這與種葡萄八桿子打不著的醫學專業。他和同學們講起種葡萄的事也是眉飛色舞滔滔不絕。有人問他為什么不一輩子種葡萄?他說深入進入以后覺得當業務愛好很好,但是做終身職業并不合適,他更喜歡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工作上。他回來繼續讀博士的目標很明確:畢業后要去哪個研究機構,跟哪個導師做博士后研究,做哪方面的研究,所有一切全都計劃好了。因為目標明確,所以幾年間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不斷地儲備實力和人際關系,在同學們前途未卜的時候,他先謀而后動,已經有了明確的去處。這個同學從高中起就嘗試在很多行業打工,在大學也曾換過專業,假期還到偏遠的國家去旅行探險,做過許多國內的學生想都沒想過的事情,到最后他很清楚自己喜歡做什么。他所選擇的終身職業既是他自己想做的也是他擅長的。這個同學給我的印象最深刻,在我們國家的體制中想在大學換個專業想必不是那么簡單,但是讓我們的孩子在他年齡允許的范圍內去嘗試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們還是可以想辦法辦到的,這就看家長是如何想如何做的,得讓孩子去嘗試去體驗他才知道什么是他喜歡的什么是他自己不適合做的,沒有嘗試就不知道自己是否是那塊料,我們要把決定權還給孩子,讓他自己去選擇,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為自己負責,放飛夢想,用行動用熱情去追尋夢想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那樣的生活才是幸福快樂的。再有就是人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并為之堅持不懈。首先要廣泛的去嘗試,也許這個過程會很漫長,但是我們不能迷失方向要堅持,嘗試之后自己心中就會有數,什么是自己喜歡的什么是不喜歡的,為自己選好未來努力的方向,而且是自己所喜歡的,有熱情去做的,然后就是朝著這個方向大踏步前進!我想以后等我家寶貝大一些了我也會放手讓他自己去經歷去嘗試,創造更多的機會去鍛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