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如何面對“死亡”
(3)翻出老照片,跟孩子說說自己的父母或記憶中的爺爺奶奶;
(4)觀察腐爛植物“尸體”變化,如腐爛蔬菜或水果;
(5)打死蚊子類害蟲;
(6)拿寵物當(dāng)媒介,寵物的壽命短,極易成讓孩子第一次接觸真實動物的誕生和死亡,但這個場面最好在孩子5 歲以上。
當(dāng)我們讓孩子盡可能地克服恐懼后,又具備愛心、自信心,對自己的東西珍惜,你想,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了依戀,敢于面對、探索世界,遇到了挫折,也知道如何面對,他們長大后,還會輕視生命嗎?
有一個特殊情況,即生活中一個至親離開了人間,而孩子又必須面對,且孩子又小,家長行事說話要特別注意。
若孩子小于3 歲,建議說“某某不見了”,并且不建議參加葬禮;
小于6歲的孩子,就說“像自然界中,樹葉由綠變黃再凋零一樣,某某離開我們了,不會再走路、呼吸、說話和吃東西了,但我們依然愛著他,他也還愛著我們”,同時也不建議參加葬禮。
6歲以上,可以實說,但有幾點需要注意:不欺騙孩子,坦誠地給孩子最簡單明了回答;
家長和孩子都不宜壓抑自己的感情,可以和孩子一起思念,但家長需要盡快走出悲傷;不宜過度地談?wù)摯耸隆?div class="usdcv83ic" id="ArtCutPage">共2頁,當(dāng)前第2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