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不是小毛驢的錯
不是小毛驢的錯 4月5日,家人聚餐,爺爺的朋友推薦去北外環石清路附近一家很有名的農家小院--林雨堂美食村。驅車至外環線西行不遠,下了外環看到路邊有一小指路牌--“林雨堂”。聽說這個處所的主人姓劉早年很是崇拜林語堂,因多年經營得當小有積蓄,同時為了方便朋友相聚,便在市區邊上租約百畝田地,種些瓜果蔬菜,田邊蓋上兩間民房,圍上籬笆,別有一番鄉間民居的風格。
到達目的地,很快被屋前草棚磨坊里那頭蒙上眼睛、辛苦干活的毛驢吸引住了,并問:“媽 媽,為什么要把小毛驢的眼睛蒙上呢?”我:“是怕小毛驢偷吃東西啊。”(后經網上查詢,一是防止對方向產生錯覺。二是防止偷吃。):“好可憐的小毛驢,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見,真難受。”
小毛驢很溫順的干著活,逐漸逐漸吸引來更多的看客觀看著,一切貌似于平靜中。突然跑來一位中年男士,語氣很嚴厲的對看管小毛驢的大爺說:“給地上澆點水,你看看,都是土。還怎么讓客人吃飯啊?”想必是飯店的管理員,嘴里叨叨著,手里提著半桶水遞給大爺。再看看大爺的表情,皺著眉頭、非常不高興的接著,一邊澆水一邊對小毛驢發泄自己的不愉快(說的方言我聽不懂)。
此時,有兩個小朋友在沒有大人的看護下去靠近小毛驢,也想躍躍欲試被我制止。我上前告知:“小朋友,不可以靠近小毛驢,它正在很認真、很專心的工作,如果你打擾它,它會很生氣的。”兩個小朋友對我的話置之不理,繼續不停的拍著小毛驢的背,突然,小毛驢的步伐越來越快,地上剛澆濕的土立馬成泥,被小毛驢的后蹄子,踢得濺到那兩個小朋友的衣服上了。兩個小朋友幾乎是異口同聲的喊起來:“啊!真討厭,好臟啊!”其中一個小男孩說:“這可是我的新衣服,我討厭小毛驢。”
見狀對我說:“媽 媽,不怨小毛驢,是他們自己先惹的小毛驢,你都告訴他們了不要靠近、不要打擾。他們就是不聽話,這就叫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不能這樣指責小朋友,他們并不是壞小孩,所以不是惡。他們只是調皮、好奇,不過他們也因為自己的行為得到了懲罰。”
過后我問,剛才的突發事件害怕嗎?這只是濺著泥土弄臟衣服,如果被小毛驢踢著人,那得多危險啊?所以未經允許不要去打擾別人及傷害別人。這次意外事件倒也給了一個很好的啟發,也明白自己的錯誤行為應有相應承擔的后果等待著自己,同時也在暗暗慶幸當時聽了媽 媽的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