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孩子成為當眾慫恿下的受害者
春暖花開的日子,也是小盆友們外出溜溜的好時候,廣場中、公園里,大街上,到處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這不前幾天,宅了一冬的媽 媽們張羅著要聚會,正好嚷著出去玩,就積極響應了下,集體到a媽 媽家里大聚會,一個媽 媽帶個娃,湊在一起那叫個熱鬧……媽 媽們在一起即便不熟悉,但因為孩子也會變得很有共同語言,孩子圍坐一堆玩玩具,媽 媽們圍坐一起嘮嘮嗑,聊著聊著不乏有出“鬼點子”的媽 媽開始惡搞了……
聚會時就出現這樣一幕:b媽 媽家的孩子渴了,要喝水,c媽 媽直接拿著自己喝不下的啤酒順勢給寶寶喝,孩子急的不行,還真喝進嘴了,喝到啤酒感覺味不對,小嘴直咧,但喝一口還沒喝夠,還要繼續喝……當媽 媽的看著自己家的孩子喝酒,既無奈又不知如何是好,我在一旁坐著覺得很不自在,真想一把把孩子拽過來。剛過1周歲的孩子就給喝啤酒?怎么不給自己家的孩子喝那?或者裝模作樣也可以呀,孩子真要喝進嘴的時候嘎然停止也好些不是……
可能我過于緊張、過于敏感,但是如果換做是我,那個口渴的孩子換做是話,我肯定會及時阻止,給準備白開水。當孩子還小,不能分辨對與錯的時候,父母應該第一時間站出來來保護自己的孩子,不是嗎?這么小的孩子,她懂得什么呢?這個時候父母不站出來,又有誰會在中間插手,引起不愉快?到頭來受傷的除了自己的孩子還會有誰呢?
記得春節回婆婆家時,爺爺奶奶對百般喜歡,陪著玩,只要想做的事都要滿足。春節里糖果是必不可少的,看著前來拜年的小朋友吃糖,也吵著要,只見公公從嘴里摳出自己吃過的糖要塞給,我看了徹底驚呆了,忙問公公:這是干嘛~公公迅勢塞進自己嘴里,忙說:看她著急要,我就尋思給她。邊說邊不好意思,估計也知道自己的做法令我介意了。
話說對于嘴對嘴喂孩子的方法,我很介意,所以當看著他人要給吃嘴里吃過的東西時,我自然是接受不了的。說到這,還讓我想起春節期間的一件傷心事,在微博上看到一個孩子因為親戚塞了一顆開心果而窒息的消息,真的很令人震驚,小小的生命就這樣脆弱地離開了我們……
生活中的這些小例子有很多很多,無一不在給我們作父母的提個醒,自己的孩子自己愛,自己的孩子自己說的算,尤其在當眾人多的時候,不要以抹不開面紙為由,在孩子遇到外界的傷害時,要及時拒絕,懂得保護。因為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