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混淆了家庭角色
你是不是把親近等同于混亂?透明的父母(在家里,大家做什么都互不隱藏),無所不在的父母(我無時無刻不在,無所不知),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同樣的結果:孩子的私密權沒有得到足夠的保護。父母和孩子過于親密,在孩子面前不避諱愛人之間的舉動,缺乏情感和肢體上的適度羞怯等,這些都對孩子有害——孩子難以學會自制,缺乏自信,內心埋下攻擊性的種子,隨即是一系列的情感和性問題的困擾。
建議:和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
首先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個人空間。你一定要樹立這樣的觀念:家是由很多不同個體組成的,每個人由于年齡、家庭角色和個性的不同而有各自的特殊需要。尊重孩子要從一些基礎概念做起,例如要讓孩子知道身體是屬于他/她自己的,孩子的身體不是家長取樂或施加權威的工具。如果說很難界定什么是私密空間,那么我們可以確定一些具體的標準,如孩子有必要擁有自己的空間(房間、床、寫字臺、玩具毯等等),擁有自己的秘密,并且可以選擇自己的衣服以及與誰做朋友。孩子的看法和情感也是屬于他/她自己的,他/她有權利表達出來,也可以選擇保留一切。和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就必須要放棄想知道關于孩子的一切的想法,也不要讓孩子看到或聽到關于成人生活的一切。
問問你自己
■ 你會關上自己的房門嗎?如果會的話,當你在的時候,孩子進來前會敲門嗎?
■ 你不在的時候,你允許孩子去你的臥室嗎?如果可以的話,孩子會翻你臥室的物品嗎?
■ 你允許孩子使用你的東西嗎,如剪刀、紙張等?他/她用完后會放回原處嗎?
■ 你有沒有把自己的銀行卡和密碼都給孩子,好讓他/她自己去購物?
■ 你認為所謂美好的大家庭就是大家要一起做所有的事情嗎?
■ 有了孩子以后,你們夫妻倆還自己出門嗎?多久一次?在這個過程當中,你們是平靜地享受還是會感到負疚?
3、家庭等級
問題:你混淆了角色
在孩子和父母之間,混淆角色是很危險的。你確定在你家里,家長和孩子各自的位置都很明確嗎?角色分配不清和等級不明會導致局面混亂。把孩子當伙伴,家長不像家長,孩子承擔過多的責任,角色可以對調,做什么一定需要大家都同意......
當一切混淆的時候,孩子就會像迷路一樣找不著北。我們都知道,各就各位是家庭和心理平衡的基礎方程式。要明確各自的身份,界限就應該存在,孩子就應該和成人區別開。方向一旦定了,剩下的就自然不用擔心。
建議:確定你的角色和年齡
家庭成員不是一群一起嬉戲的伙伴,父母和孩子要在家庭等級中角色分明,家長要忠于家長的角色,就是說你要接受自己時時要扮演壞人:命令者和懲罰者。這樣的角色并不讓人愉快,但是對于孩子來說,這比一個萬事好商量的家長更有幫助。
在保持成人角色的前提下,我們也可以和孩子達成默契,前提就是不要試著去填平兩代人之間的溝渠。不要老想著獲得自由,變得和孩子一樣年輕,不要逃避你作為家長的責任,也不要疏于管教孩子。你可以借給孩子你的衣服,但是不能一起用一個衣櫥;可以向孩子要些建議,但是不能讓孩子像一個成人一樣來拿主意;可以一起做一些休閑活動,但是不要總是優先考慮孩子的利益,擱置你和伴侶的生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