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熏陶感染塑心靈
第二天中午,我們一家人在一飯店就餐。鄰座是一位打扮得十分前衛的年輕女孩,也在邊看新聞邊吃飯。電視畫面中,在一線不顧危險慰問救援的官兵并鼓舞士氣。這時,畫面突然強烈地顫動起來——又一次強烈的余震發生了!這一幕震撼著飯店中每一個人的心靈。突然,鄰座的女子卻笑著對她的同伴說:“這個余震真刺激!”這聲音特別刺耳:如此沒有人性的人啊!憤怒的我真想痛罵她一頓。這時,親親也看懂了畫面,大聲叫道:“媽 媽,他們又在地震了!又有好多人要被壓扁了嗎?”我點點頭,語重心長地說:“可憐嗎?”親親說:“真可憐。媽 媽,我們回家再去給他們捐錢好嗎?”此刻,我想:親親的話語一定比我的痛罵更有力!
反思:
法國大作家雨果說過:“人間沒有愛,太陽也會死。”關愛他人是一種美德,更是未來人才的基本素養。與我們的孩子——親親一樣,現代家庭的兒童往往集幾個家庭的寵愛于一身,他們對別人給予的關愛已經習以為常,認為理所當然,卻很少懂得知恩圖報,關愛他人。因此,這些孩子們缺少的不是別人給予他們的關愛,而是他們給予別人的關愛。為人父母,我們應該怎樣教給孩子一顆善良之心,一份仁愛之情呢?筆者認為:家庭教育的熏陶感染是塑造孩子美好心靈的必經之路。所謂“近朱者赤。”家人是孩子生活中的一面鏡子和學習的榜樣。尤其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其文明風范十分重要:父母溫文爾雅、和藹善良、仁慈博愛,其平時的言行舉止,經孩子的耳濡目染,能逐漸內化成健康文明的心靈,使關愛他人成為孩子的一種品格,一種習慣。其次,營造愛意濃濃的生活氛圍,在細節中滲透愛心教育,更是愛的升華。一個愛意濃濃的家庭,其關愛如暗香,如陽光,如清泉,源源不斷地感染著孩子稚嫩的心靈。家庭成員的每一個愛意濃濃的善舉、每一句愛意濃濃的話語,無不蘊含著“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處事哲理,這也是對孩子心靈最好的熏陶和感染。記得雨果還說過:“人生是花,而愛是花的蜜。”如果我們的孩子也愛心常駐——那便是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