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智慧父母成就智慧孩子
她這才意識到,平時花在女兒的教育問題上的學習是少之又少,不順心的時候就拿少不更事的女兒發發氣,碰到一點小問題不是大呼小叫就是橫鼻子瞪眼,孩子現在既膽小又敏感,生怕自己做錯事情,即使有時候有問題也不主動跟她講,說是有一次被同學推下了床,摔得腿都青了,她也沒敢告訴自己,還是后來老師打電話向她孩子在家的情況,她掀開孩子的腿腳一看,心酸得掉淚了!
別說她心酸,我在旁邊聽著都心酸,這么小的孩子,如果家長再不提高,那么可想而知,這個孩子面臨的將是怎樣的人生?她從小聽到的就是抱怨、就是責備,沒有鼓勵、沒有希望,那她還會是個陽光的孩子嗎?她怎么能不膽小,她又怎么能不敏感?如果當她發現周圍的一切都不那么“友好”,那么很可能她會關上自己內心的那本該打開的“窗戶”,任憑你在窗外扯破嗓門,她也無動于衷。
所以在平時的教育中,我經常提醒孩子:不管你遇到什么事情,你都可以跟媽媽說,媽媽會一直做你忠實的聽眾。只有我們懂得了傾聽孩子,我們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孩子也才會敞開心扉來迎接我們。
平時跟他聊天最多的是“如何做個真正的男子漢?”他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比如他說他愛聽國外的那些搖滾音樂,比如江南style,聽中國好聲音上梁博的“花火”,愛聽多亮的“怎么讓每個人都心碎”等等,如果從成人的角度來說,他聽這些歌曲顯然太早了些,但是我覺得他是他自己,他有選擇聽歌的權利,孩子遠沒有我們大人想得那么復雜,他只是喜歡那個節奏,那種聲音而已。我又為什么要去阻止他的愛好呢?
有時候我們一味地堵,不如經常地疏,當孩子成長到一定的階段,我都會告訴他關于他這個年齡里發生的一些故事,讓他在歡樂中體味生活的樂趣,在愉悅中接受生命的教導,在思考中領悟生命的真諦。
其實孩子的成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家庭環境,取決于他的父母,不可否認很多孩子沒有人引導依然會走得很順利,但是我相信有人引導的孩子會走得更健康,對孩子來說,其實真的不需要我們有太多高深的知識,只需要你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想想他目前所面臨的問題與困惑,與他一起分擔憂愁,一起共享快樂,僅此而已!
關于教育,作為家長,我們有太多值得去學習的地方,我們的境界有多高,我們的孩子就有多優秀,這是很多優秀的家長得出的結論,就像天一爸爸推薦的那本《陪孩子走過的六年》中竇桂梅所說:“每個孩子來到我們身邊,都是上天賜給我們的最好禮物。孩子不屬于我們的私有財產,他終究是屬于社會的,我們家長不能急功近利,要用教育學的眼光與心理看待學校與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點一滴成長,多點耐心與愛心,讓他把閱讀、樂學、熱愛集體、與人為善等好的習慣養成。在功利社會、應試教育的夾縫中,我們不要聯手“折磨”我們的孩子,而應該積極和老師們一起,用心陪伴孩子,啟迪孩子低頭奮斗的智慧,培養孩子抬頭看天的情懷,塑造孩子陽光開放的心態。”真的非常喜歡這些話,不愧是教育孩子的導師,簡短的話語卻悟出了教育的真理。
為了孩子,跟著這些智慧的父母們繼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