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語文教學的三點反思
從本質上講,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不會讀書就意味著不會學習,不讀書就沒有后勁。一個不讀書的教師,窮其終生也只是一個教書匠,而博覽群書文化底蘊厚的教師,經過短時間的教學實踐,會很快脫穎而出。我們應該強化大閱讀的觀念,將集中閱讀與分散閱讀結合起來;滲透閱讀與選擇閱讀結合起來,傳統閱讀與現代閱讀結合起來,專業閱讀與跨學科閱讀結合起來,使閱讀成為教師的一種習慣。但目前,絕大部分教師心態浮躁,表現為急功近利:追求表面熱鬧,追求眼前的榮譽,追求直接的實惠。這件事對他現在有好處就干,對他沒有好處就不干;學生征文與指導老師的獎金直接掛鉤,就認認真真的抓;這堂公開課上得如何與他的名聲有很大的關系,就很下功夫;評職稱要論文,無論如何要搞它一篇來——在這種心態的支配下,那種一時收效不大的、屬于慢慢積淀功底的事,像讀書、做學問,自然就排不上議事日程了。因此,從語文教師自身的角度來說,我們要克服這種浮躁不安和急功近利的心態,要有一種平靜的心態。這樣才能迎接新課程的挑戰。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一切困惑將會隨著我區同步教研的不斷深入而消失,我們將抓住同步教研的機會,認真總結,及時反思,與新課程同步成長。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