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公開課教學案例
生:(有人躍躍欲試)
師:(鼓勵)不要怕出錯,今天老師就是要給大家一個說錯話的機會,想想看,從小到大,有誰給過你這種機會?好,有同學勇敢地站起來了。
生:我想“所以游目騁懷”的“所以”是“用來……”的意思。
師:對,以前我們也學過這個用法,想想看——
生:“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師:很好,那么哪位同學試著為我們翻譯“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二人在也”這句話。
生:(默然)
師:試試看,答錯沒關系。
生:(猶豫)“強大的秦國不敢對趙國出兵的原因是我們兩個人在。”
師:(贊嘆地)你好厲害,要知道這可是高中語文第六冊的內容呀
師:(補充)這就是我們在高中階段要學習的“所以”的第二種用法——表示原因。找找看,本文中還有沒有這種用法?
生:(認真找)“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師:非常好,一定要記住這兩種用法。下一個問題……
生:(搶答)
師:(適當點撥補充)……
(對高中生來講, 文言文的知識點既難懂又枯燥,所以如何使學生在愉快的課堂環境中自主的探究學習就顯得很重要了。這個教學片段采用了師生互動的教學形式培養學生質疑、析疑、解疑的能力。課堂中,既有學生向學生提問,又有老師向學生提問;既有學生回答學生,又有老師回答學生;既有解決新問題,又有復習舊知識,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知識點的,并且教給了學生學習文言字詞的一般方法。)
三 (精彩片段) 精雕細琢 賞析課文
1、鑒賞第一段
師:請全體女生起立,齊讀第一段,我們一定要超過前面男生的朗讀。
女生:(大聲齊讀)
男生:(鼓掌)
師:我想先請一位同學概括第一段的主要內容。
生:記敘了蘭亭集會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相關情況。
師:(板書)簡練點,就是“記敘集會盛況”。
師: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是一個怎樣的集會?
師:首先寫了時間,幾個四字短語?
生:三個。 師:齊讀。
生: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
師:接下來寫什么?
生:地點。 師 :怎么寫?
生:會稽山陰之蘭亭。
師:在遍地蘭花的蘭亭集會真是讓人興奮的一件事情,那么集會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修禊事也。
師:對,舉行消災祈福的儀式,那么來者均為何人?
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師:來者都是高雅之士,接下來如何描寫集合的環境?
生:“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
師:(出示相關畫面)作者僅僅用了16個鏗鏘悅耳的字眼就寫了宴集之地優美的自然風光:崇山峻嶺,氣勢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靜謐;清澈溪流,潔凈明朗;湍急流小,飛花濺玉。
想一想,這些美景給我們怎樣的感覺?
生:賞心悅目
生:心曠神怡
生:神清氣爽…………
師:如果你是詩人,置身于如此美景中,你會做什么?
生:做詩。 師:還有呢?
生;飲酒。
師:所以接下來寫到的是——
生:(齊聲)活動。
生:(齊讀)流觴曲水,一觴一詠,暢敘幽情。
師:(出示“流觴曲水”畫面)請大家描繪此情景。
生:(沉思)
師:(引導)文人都是高雅之士,他們的聚會自然免不了酒與詩……
生:他們流觴曲水,詩興大發,紛紛臨流賦詩,雖然沒有絲竹管弦之勝,仍然可以暢敘幽情,各抒懷抱。
生:看到這幅圖,似乎時光倒流,回到了當年的蘭亭盛會上,我仿佛看到了這些雅士們儒雅的風度和其詩意人生。
師:(忘情地)這種美好的聚會自此以后成為千古美談。直到今天,每年的三月三日,還會有許多書法家、文學家、畫家匯集此地,流觴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現代人的豪情。
師:如此美的環境,如此美的聚會,還有如此美的——
生:天氣。
師:怎么寫的?
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師:接下來,作者定會乘著快意,信步登上蘭亭的最高處。仰看,天地是如此的廣闊,宇宙是如此的浩淼;俯視,大自然萬物是如此得繁茂昌盛,生機盎然。王羲之縱展眼力,開暢胸懷,要把大自然的美景盡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盡享人生的快樂。于是作者發出由衷的感嘆——
生:“信可樂也”
師:這實在是人生的極致。這種“樂”是對蘭亭美景的陶醉,也是來自于蘭亭集會的暢快。大家說,文章寫的美不美?
生:美。
師:美在哪里? 生:景色寫得美。
生:天氣寫得美。
師:還有呢? 生:人物美。生:活動美,也就是風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