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賞識走進語文教學
《孔雀東南飛》這一課,當我講到文中對蘭芝起嚴妝和婆婆、小姑告別的描寫有何作用時,學生的答案各種各樣。有人說蘭芝是在用自己的美向婆婆示威,有人說蘭芝是在用自己的美向批評懦弱的丈夫,更有甚者說蘭芝打扮了那么久反而說明了她的心里是緊張的,基本上答不到教參中說的“表現蘭芝從容、鎮定”。這時我并沒有否定他們,而是在充分肯定他們的結論,表揚他們敢于發表獨立見解的基礎上,組織全班學生討論,再讓他們以作文的形式寫一篇小文章發表自己的觀點,但要有理有據。這樣,引導學生逐漸從事件發生的背景、蘭芝的性格等方面更為全面地思考這個問題,而不拘泥于教參的答案。這樣處理不僅尊重了孩子的獨特性,培養了孩子們的閱讀理解能力,還保護了他們創新的幼芽,同時也使自己對老教材有了新認識。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還學生以學習和發展的地位,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于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要充分肯定。即使學生回答得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教師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應當熱情鼓勵、引導、用心呵護熠熠生輝的思想火苗,這對學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讓學生發展自己的思維,獲得審美的體驗,從而提高語文閱讀的質量。
再次,在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學會體現自己,正視學生的差異性,將賞識的陽光撒向每一個陰暗的角落。
我們做老師的,沒有任何理由對學生說泄氣話,因為學生成長的過程猶如賽跑。他們多么希望自己所尊重的老師善于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為自己鼓勁高喊加油,哪怕一千次跌倒,也要堅信他們能一千零一次站起來,去爭取最后的輝煌。
因為所帶的班級入學分數極低,高一學年第一學期的開學初,第一次打開學生的作文本,我一下子便呆住了,這也叫初中畢業生寫的作文?書寫馬虎潦草不說,語句不通,也就那么一段,更有甚者,竟然通篇沒一個標點符號,內容尚不具體,更談不上什么生動形象了。稍微好一點的也是干干巴巴的幾段空話,套話、假話連篇,文章脫離了自己真實內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和色彩。
說真心話,我那時好心急啊!特意找出自己做學生時的作文,一篇篇文章下來,漂漂亮亮的。我真覺得這些學生基礎太差了。怎么辦?我愁眉緊鎖,于是便留意著幫助他們盡快提高的機會。那時我所寫的評語可以說比學生的作文還長,以鼓勵為主,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用委婉的、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而且不僅限于對作文的評價,還結合了對他們平時學習、工作、生活的引導,就像知心姐姐寫信一樣。此外,我還常常找一些基礎特別差的學生面批。也許正是因為這樣,幾個學生的作文也就認真了一點,還會盡量朝我的要求去改進。因此逐漸發現一兩個好詞,一兩句妙語,便隨手畫上了紅色的波浪線,寫上一兩句贊揚的話,或者畫上一個高高豎起的大拇指圖像。看著他們翻開作文本時見到那些紅線的欣喜,我心里一動,何不多發掘一些作文中的閃光點,激勵他們寫好作文呢?于是,這些孩子的習作中被我畫紅線的部分越來越多,孩子們在被賞識的愉悅中,加上自身的努力,習作潛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作文水平有了明顯地提高。
一學年下來,一位原本連句子都寫不通順的學生,現在能寫一篇有理有據的議論文了,還在期末考中獲得了作文最高分;那位通篇沒一個標點符號、就那么一大段內容的學生,現在的文章不僅敘事具體,條理也比較清晰;只會套例文的幾個同學,進步更大,他們的語言充滿了個性的魅力,生動,活潑。
欣慰地瞧著他們捧著作文本時的燦爛的笑容,我知道,這些來之不易的進步,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為自己在孩子們的心目中播撒了賞識的陽光。
最后,在教學中無論哪個環節都要始終注意發展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
珍視學生的獨特感悟,要求我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要虛懷若谷,允許不同感受、見解、觀點的存在,要學會贊美,善于發現學生個性的閃光點,并給予由衷的贊美,使他們敢于標新立異,敢于各抒己見。讓語文學習成為學生親歷學習、獲得獨特感受的歷程。
教學古詩《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句時,讓學生重點賞析這個“綠”。教師先告訴學生詩人曾經為這個字改動過十多次,啟發他們想一想詩人可能用過哪些字。稍作思考,學生的答案紛紛出來了:到,滿,入,吹,返,游,過,拂,來,吻……只要學生說出每個有道理的字,都給予熱情的肯定與由衷的贊美,接著再讓學生討論:詩人為什么要最后定為用“綠”?在學生充分討論并感悟到用“綠”的確比其它字好的基礎上,提示學生這個字有畫龍點睛之妙。到這一步,還可以繼續延伸,讓學生用自己喜歡并擅長的形式表現出這個“綠”:或寫幾句話,描繪這美景;或吟一首小詩,歌詠這美景;或畫出一幅畫,表現這美景……這樣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充分發展了學生的自主性,讓他們的智慧之花競相開放,給他們的思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使其盡情地徜徉在語文這一片廣闊的天地。
總之,只要用心去做,沒有做不好的事情。沐浴著新課程改革的春風,讓我們尊重孩子,傾聽他們的聲音,師生共同播下希望的種子,滿懷信心期待收獲一個果實累累的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