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與報童
教學實錄:
我先揭示課題,接著告訴學生這是一首歌的歌詞,我問學生誰會唱《賣報歌》,沒人吱聲。我叫了幾個同學,都搖搖頭,只好我唱了,我清了清嗓子,唱了起來,“啦啦啦……。”唱完,教室里響起了一陣掌聲,下課了,幾個同學圍上來說:“老師,你唱得真好,教我們吧。”“好,學完課文,再教這首歌!”我答應了,第二節課出奇地順利,后半節我完成了承諾,當了一回音樂教師,我的這節語文課,在歌聲中開始,在歌聲中結束。
教學反思
在語文課上,適當地滲透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思維,在生動活潑的形式中來學習枯燥的內容,達到課堂效果的最優化。給我更大的一個啟示是:語文老師除了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以外,還要具備各方面的知識技能。
教學設計:
在上到聶耳在霞飛路遇見報童時的情景,為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我讓學生同桌合作自編、自導、自演這一情境,同學們積極性一下子高漲了起來,打開書,編起了臺詞,教室里頓時炸開了,學生的思維完全進入了狀態,表演時繪聲繪色,把小報童的可憐和音樂家的同情演繹了出來,對下文作了鋪墊。
教學反思:
老師要給學生自由思考,發言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掌握課文大致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情境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