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考閱讀題趨向
今年中考現代文閱讀材料體現了強烈的人文性和教育性。選文內容閃耀著燦爛的人文思想火花,試題重視對文本的整體意義和段落意思的完整理解,以及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考查。體現了“著眼于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核,要突出重點,注重覆蓋面”的命題要求。語文基礎知識考查題目設計得比較小巧、靈活,淡化了語法、修辭等純知識性的識記。學生一般只要仔細閱讀題目,答對不是難事。如第(12)題,“從文中看,要成為一個有文化有修養的現代文明人不僅要有_______,更要有_____。”只要抓住了題干中唯一的限制“從文中看”,答案就可以在文中找到了。第(14)題,要求考生找出與畫線句“藍天上,一架架風箏在同白云戲耍”的修辭方法相同的句子,這是考查學生對修辭方法的識別。這道題指向明確,要求在第(2)段中尋找,修辭方法也是常用的擬人手法,解答起來是十分容易的。至于第15題,則是典型的基礎知識考查,只要將“情不自盡”中錯別字“盡”改成“禁”即可。
閱讀能力的考查,要求學生具有沉浸文本的閱讀習慣,并掌握一定閱讀方法。第11題,要求考生把握《為你打開一扇門》一文中第3、4段所議論的內容。考生倘若能沉浸文本,又能著眼于從段落的首、尾提煉該段的中心句,則不難答出“文學是人類感情的最豐富最生動的表達,是人類歷史的最形象的論釋”和“親近文學,閱讀優秀文學作品,是一個文明人增長知識、豐富情感的極為重要的途徑”這兩段所議論的內容。第16題,要求考生對《我的老師》中劉老師在課堂中的表現、學生的感受和反應、老師的品質等概括表述。第17題,要求理解《我的老師》中,劉老師放風箏這一情節對老師本身所蘊含的實際意義,以及此事對我產生的影響。
打通理解與表達的通道。第13題,要求考生理解《為你打開一扇門》一文的第1段,仿照第2段,在“這些門中,有一扇門非常重要的大門。這扇門上寫著:______”一句的橫線上填入詞語(除“文學”外),并簡述打開“這扇門”的意義,要求在簡述的文字中須含有“樂趣無窮”、“新奇美妙”、“千姿百態”、“大有裨益”、“潛移默化”這五個詞語中的三個詞語。這種題型,在中考試題中還是首次出現。考生要正確回答此題,除了讀懂文本、理清文本結構外,還必須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知識積累來選擇內容敘談意義。這要求學生在學習中加強思維訓練,培養語言和思維的能力。第18題,給出了《我的老師》的另一種結尾,要求與原文的結尾作比較,說說哪段作為結尾更好。這一題改變了過去寫讀后感和鑒賞寫作特點的題型,它要求考生更緊密地聯系文本,在比較中鑒別結尾的好處。本題可以從兩種結尾內容的繁簡、老師特點的表現等角度去選擇作些分析比較;由于字數的限制,考生只能原則地、簡約地說清自己的理由,文字流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