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著做民主的家長
家長對于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你對孩子愛的態度決定很重要,以下就讓我們學著做一個民主的父母,而不是嚴厲、放縱的父母,那么如何才能夠叫做是民主的家長呢?相信這是多數家長們都想要知道的!
對孩子的無理要求堅決說no的父母,會讓孩子從小就知道,不是他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也要孩子懂得行為的分寸,父母若能及時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堅決說no,孩子長大以后也會成為有原則的人。
對孩子的無理要求有求必應的父母,他們的過度溺愛會讓孩子對一切事情都沒有原則,想要的就要求馬上去得到,這樣的孩子往往不能體會父母對他的付出,更體會不到那是父母的愛。平時都會聽到有媽媽在抱怨:“為什么我什么都依著我的孩子,他還這么叛逆呢”?“為什么我說他幾句,他就要鬧著離家出走呢”?答案正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無原則的溺愛。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愛,但這種愛,并不僅僅是父母無條件的給予,也不僅僅是滿足,更不是百般遷就孩子的無理要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別忘了給孩子“成對”的教育,也就是說,讓孩子經歷“獎勵”與“懲罰”,而“懲罰”的前提,就是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堅決說no。
什么時候該對孩子堅決說no呢?
父母對孩子堅決說no的時間要趁早,一定要在孩子6歲之前。父母若在6歲之前對孩子說no,盡管孩子會因為你的堅決而感到痛苦,但最多也就是痛哭一番,或是跟你耍耍小脾氣。可是等孩子6歲之后再對他說no,他不會再簡單地哭鬧、也不會再簡單的耍耍小脾氣了,而是有離家出走、服毒自殺、甚至跳樓威脅的種種可能性,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有了對付家長的各種能力和選擇。所以,對孩子的不良行為說no要趁早。
一、當孩子做出危險行為的時候
當孩子做出危險行為的時候,父母要堅決地對孩子說no。比如,孩子一邊拿著家里的剪刀一邊到處瘋跑的時候,還比如孩子爬到家里的陽臺欄桿上向下望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父母說no千萬別猶豫,而且說no一定要及時。早教網
其實,這正是因為孩子的長期記憶比較差,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出現危險行為的時候及時給與制止。如果孩子的這種行為得到了及時制止,孩子就會意識到行為的危險性,從而形成良性的行為模式,建立起自己的“行為疆界”,保證了孩子健康、安全的成長。
二、當孩子違反社會規則的時候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就要遵循不同的社會規則,這樣孩子才能更快速的融入到社會生活中。一般孩子到了2歲的時候,就可以明白一些簡單的規則了。這個時候家長要讓孩子明白,游戲有游戲規則,交通有交通規則,當他們違反這種社會規則的時候,父母就會堅定地他說no,并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如“搶小朋友的玩具是不禮貌的行為”、“紅燈停,綠燈行,不能闖紅燈”、“亂扔垃圾不是好孩子”等等,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應用規則來教育孩子,讓孩子自覺遵守這種規則,這樣才會保證孩子在長大以后不會輕易觸犯到社會規則。
三、當孩子有意傷害別人的時候
孩子不知道什么樣的行為才是解決問題的最終辦法,所以他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往往是以發泄自己內心的不滿為根據的。比如說,他們生氣的時候,就會打人或咬人。他們不知道這樣給別人帶來什么不好,他們所知道的就是,在他們生氣或者遭受失敗的時候,這種打或咬的行為會讓他們感覺好一點,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進行積極的對孩子說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