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胎教方法你懂得嗎?(夏季幼兒早教指導)
胎教,邀請爸爸一起參加最好!
陳主任介紹說,國內外科學家通過各種儀器尤其是在b超底下對胎兒在子宮內的活動和反應進行動態觀察,已經證明胎兒在宮腔內是有意識、有感覺、能自主活動的,并能對外界的聲音、光線、觸碰等刺激發生反應,甚至能區分白天黑夜而形成自己的作息規律。孕婦如果能在舒適的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境,其體內產生的某些神經遞質也能傳入胎兒腦部,促進胎兒腦神經細胞的發育。
在20多年的胎教工作中,陳主任認為,科學的胎教更多的應該是廣義上的做法。“胎教有沒有效,和父母的基因、物質營養、孕媽媽精神三個方面息息相關。
“具體施教一定是根據胎兒的生長發育進行。”陳主任表示,說得通俗些,就是根據寶寶在孕媽媽肚子里的成長進度,以及每個時期的特點有所側重,從聽覺、視覺、觸覺方面對胎兒進行良性刺激。
語言胎教:爸爸一起來參與更好
陳主任介紹,胎兒從5個月起具備聽力,媽媽講話時的聲音與震動,會傳給胎兒。這不僅能增加胎寶寶的舒適和安定感,還能對外界事物有潛在認知。
陳主任說,在湖北參加優生胎教的培訓班時,就接觸了有做過語言胎教的一些10多歲的孩子。起初,她并沒有發現什么特別之處,但當和孩子一起去爬山時,就發現孩子的自我調適能力特別好,意志力很堅定。當大家都覺得熱得不行時,他反而能做到心靜自然涼,發現不一樣的風景。
準媽媽可以多和胎兒說話,或者,隨時用語言將現在的行動告訴胎兒,描述看見的美好事物,也可以選擇唱兒歌或講故事給他聽,通俗易懂的。同時,在進行“子宮對話”時,教導不同的事物可以用不同的聲音語調來說明。
語言胎教,讓爸爸參與進來效果更好,因為男性的聲音比較低沉有穿透力,比女性的聲音更容易穿透腹壁進入到胎兒的耳朵里,可以讓胎兒多聽聽爸爸的聲音。準爸爸媽媽可以給胎寶寶取個胎名,圍繞胎寶寶進行對話。
例如,早上一起來,爸爸就對媽媽說“我愛你”,媽媽也對爸爸說句我愛你,爸爸媽媽一起對著肚子說,“寶寶,我愛你。”這樣讓寶寶從小生活在愛的環境中,很有利于孩子的情商發展。
由于腦神經系統發育,胎兒也開始能直接感受到媽媽的情感,所以這時候,準爸爸媽媽們可千萬不要吵架,會給胎兒造成不良的心理影響。
撫觸胎教:中國臺灣的“四步法”挺不錯
陳主任介紹,撫觸胎教從孕期20周(4個月)開始做是最好的,要知道孩子的每個部位在哪個地方,建議撫摸四肢。胎寶寶在孕媽媽肚子里時,睡著和蘇醒的時間一般是間隔20分鐘,因此每次不宜超過20分鐘。胎寶寶自然醒時,進行撫觸效果最佳。但是如果時間受限,進行撫摸時,寶寶沒有回應,孕媽媽可以左躺一躺,右躺一躺,就能把胎寶寶喚醒。
陳主任強調,每天要定時進行胎教,讓胎兒養成規律生活的習慣,同時也利于出生后為其他認知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習慣之后,寶寶會有一個條件反射,對外界是有反應的,與父母之間產生一個良性互動。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做撫觸胎教前,準媽媽每晚睡覺前先排空膀胱,平臥床上,放松腹部,用雙手由上至下,從右向左,輕輕地撫摸胎兒,就像出生后的寶寶那樣,每次持續5分鐘~10分鐘。入園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