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寶寶更容易得到家長們的喜愛
作為家長的您來說你喜歡那種類型的孩子呢,是乖孩子,還是淘孩子,那種對家長來書效果更有意義呢,下面讓家長全面的了解不同的寶寶會有怎樣不同之處,讓家長重新了解一下不同類型的寶寶。
乖孩子像蘋果
可能外表光鮮 小心里面生了霉
張振環認為,乖孩子有個共同的特點:在小時候表現得都很乖,很少讓父母操心,獨自去面對自己的問題,心理成熟得晚,依賴性強。
“這在心理學上叫共生關系,他們與父母形成了非常緊密的共生關系,就是相互依賴、相互共同生存、誰不能離開誰。這樣的孩子一旦獨自面對挫折打擊時,往往不知所措。
我們往往認為,調皮的孩子更讓家長操心,而乖孩子,往往是家長老師管理教育最容易被忽視的,張振環告訴記者,無論是乖孩子、淘孩子,在心理成長方面都需要注意極端傾向。因為乖孩子得到了父母更多的關愛,會發展出任性、沒有責任感、嬌縱、缺乏獨立性,很容易產生一些消極的想法。“幼兒教育
淘孩子像草莓
有問題 馬上就能從外表看出來
“淘孩子往往具有很高的情商,也就是說這些孩子往往人際交往的能力非常強。”張振環認為,因為“淘”,這類孩子經常會被老師和家長批評,甚至打罵,所以他們還具有很高的逆商,“就是說抗挫折的能力比較強,所以這類孩子成長過程中,就會比較‘皮實’,往往心理比較健康。”張振環解釋說,“皮”心理學上的解釋是每個人都有很獨特的氣質性格特點,因而這類的孩子大部分是活躍的、想法簡單、善于表達、外向的。
讓你的孩子更完美
父母要學會高接納和高控制
張振環認為,無論是淘孩子還是乖孩子的父母,教育方式上一般有四種情況:第一個是高接納、高控制,這樣的孩子是心理更健康,這類的孩子表現在,有高度的自尊、成熟,會有很高的成就,這是最理想的;第二種是高接納、低控制,那種的孩子就可能是被慣壞了的孩子。三是低控制、低接納,孩子很少得到父母的關愛,這些孩子可能表現不快樂、經常會犯錯、注意力不集中,就像是沒人照看的小可憐;四是高控制、低接納,孩子受到父母過多的管制,少有自由,父母幾乎不能體會到孩子的內心感受,這類的孩子就會表現得缺少社交技巧、低自尊、感受不到父母的愛,這類的孩子就像關在籠子里的小鳥。幼兒教育
“所以無論對乖巧還是淘氣的孩子,父母應該都更偏重于高接納、高控制,這樣才更利于孩子健康發展。”最后張振環提醒家長,不要用你心中的理想或是所謂的“好”孩子的標準去要求他,其次,孩子就是孩子,不要試圖阻止孩子犯錯誤,父母的天職就是要去引導、教育他們。“教育的心態比方法更重要,要學會尊重孩子、要學會同理心,作為家長,最好是掌握一些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以便更好地把握孩子的成長。”
學學這兩招 “打造”好孩子
從小乖乖聽話的孩子,因為都是按照大人的話去做,往往內心沒有建構起自己應該具備的能力。這樣的孩子很可能依賴性強、缺乏自信、沒主見、不敢探索、缺少創造力、缺少社會交往能力等。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平安健康,懂規矩、能夠符合社會的要求,不希望孩子出危險、走彎路。但是,為了達到這些,就一定要打造出乖乖聽話的孩子嗎?其實,我們真正需要的“乖孩子”,是能夠自覺自愿遵守規則的孩子。這樣的“乖孩子”,今后會很好地融入社會,并具備較強的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