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家長所具有的習慣
學生誠信從考試不作弊開始,從平時不抄作業開始。只有講求誠信、嚴肅學風,才能培養出真正素質過硬的學生。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建立了自己的“榮譽體系”,每個學生都莊嚴承諾:“我以我的榮譽擔保,我沒有說謊、欺騙和偷竊”。這句誓言,造就了無數社會有用之材。
五、樂觀和快樂的習慣
生活像面鏡子,你對他笑,它也對你笑;你對他哭,它也對你哭。早期教育
你把生活的攝像機對準事物(包括自己)的積極面,你就會笑,否則你就會哭。
每個孩子都希望父母滿面春風,有說有笑。老鐵著臉,開口閉口訓人,“眼睛一睜罵到熄燈”的父母,不僅自己活得累,還會影響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
快樂是什么?
快樂是思想愉悅時的一種狀態,是一種習慣,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一種感受。并不是由個人財產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職業的貴賤來決定的。
人生是快樂與痛苦的交響樂,去掉痛苦就顯不出快樂了。有些父母一味地“給予”孩子快樂,自己去承擔一切痛苦,結果孩子并沒有感到快樂,因為他不知道痛苦是什么。
怎樣做一個快樂的父母呢?
(一)是想象快樂,對任何事物,對自己對孩子多想好的方面。
(二)是享受快樂,快樂來了全身投入享受快樂。早期教育
(三)是回憶快樂, 快樂去了, 經常回味快樂,心里老是喜滋滋的。
(四)是縮短煩惱,煩惱沒來不提前去想;煩惱來了盡快把它送走;煩惱走了再不去回憶,把它“掃地出門”。
(五)是面對現實,即使自己損失了一只腳,比起四肢全無,卻又寫出暢銷書《五體不滿足》的日本青年乙武洋框不是幸福得多嗎?總的態度是“能改變的改變它,不能改變的接受它。”
六、發現和贊揚孩子的習慣
孩子總是特別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一個孩子如果在童年時代缺少家長善意的贊揚,那就可能影響他個性的發展,甚至還可能成為一種終身的不幸。
孩子對成人特別是父母的評價十分敏感,你愛他、喜歡她、他通過你的眼神就能感受到。一旦接受了你愛的信息,你說什么他都能聽到心里去。
你把對孩子的要求變成鼓勵,孩子一定會“配合你”。早期教育
聰明的孩子是夸出來的,你往哪方面夸他,他就往哪方面努力,而且越來越努力,當然就變聰明了。
笨孩子是罵出來的。你越罵他笨,他越失去自信,越不努力,就越笨,終于變成笨孩子了。
如何沒有贊揚和鼓勵,任何人都會失去自信。
七、言教、身教、心教相結合的習慣
言教就是通過有根有據有情的道理對孩子進行教育,包括適當的批評。但孩子對父母的說服教育并不十分重視,因而要進行身教。
身教就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起到表率作用,并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但有些孩子對父母的身教不買帳,甚至諷刺父母“裝腔作勢”,“不合時宜”,因而要進行“心教”。
心教一是要心通,心通則意到,意到則情合。情合則父母的教育易為孩子接受。
心教還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情商(eq)。
心教的前提是尊重、理解、信任、關心孩子。
心教的目的是圍繞著習慣(包括語言習慣和思維習慣),落實到行為,目標是良好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