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帶孩子會影響孩子那些
2.尋找合適的平衡點
祖輩在養育寶寶時最好用理智控制感情,分清愛和溺愛的界限,愛得適度。父輩也是如此,要權衡自由與規則之間的界限,不能給了自由而缺乏規則。因此,無論祖輩還是父輩都要冷靜地看待寶寶,積極創造機會,讓寶寶有更多的機會盡可能多接觸家庭里其他的成員,努力營造一個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
3.承擔必要的責任
年輕父母不管多忙都要盡量多抽時間與寶寶在一起,不要以忙為借口,把對寶寶的教育權、撫養權完全交給祖輩。如果父母長期忽視寶寶渴望跟父母在一起的這種心理需求,他的心理健康就會受到影響。
專家特別提醒:
當父輩與祖輩之間在教育寶寶的問題上發生分歧時,最好不要當著寶寶的面發生沖突。寶寶雖小,但他是天生的外交家,當他看到家庭成員之間出現分歧時,他就會聰明地鉆空子。這不僅對改善他的行為毫無益處,反而會導致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帶來更多別的問題。另外,家庭成員之間發生沖突,那種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會帶給寶寶更多的不安全感,對他心理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對于快要去幼兒園的寶寶,可以這樣建議撫育的老人:
1、告訴老人寶寶明年就要上幼兒園了,園里有許多小朋友,來自不同的家庭,大家性格不一樣,你要讓寶寶從現在起就開始適應和不同性格的小朋友相處,等到他上幼兒園就不會出現問題了。假日里讓媽媽請些朋友或同事帶著寶寶來串門,你一定要抓住機會,讓寶寶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如果出現他在玩的時候對別的小朋友不夠友好的事時,你一定要鼓勵他和小朋友一起玩;發現他對別的小朋友不夠友好、不拿出玩具來,就要好言相勸,幫助他和小朋友一塊兒玩他的玩具,讓他感受到分享的快樂。早期教育
2、和老人談談獨生子女環境單調,與人交往少的問題,理解寶寶將來還是得走上社會的,不能太保護,要逐漸鍛煉寶寶的獨立性,讓他到集體生活中能盡快地適應。
3、讓老人家帶他到朋友家去串門,在比較陌生的環境中,鍛煉他的社交能力。有時他會受到小朋友的熱情接待,會使他回過頭來想自己的問題(不借玩具給別人玩),以后碰到類似的情況,他就會改了。
4、請老人家給寶寶講有關合作、分享、同情的故事,對寶寶的社交行為會有好處。這些故事老人可能是有的。如果沒有,你可以為他編一些。
父母一定要明確:自己才是教育孩子的真正主角。所以,既不要為圖省事,孩子一生下來就甩給老人;也不要怕老人慣壞了孩子,拒絕老人帶孩子,割斷祖孫之間的親情。不論是與老人同住,還是暫時把孩子寄養在老人家中,我們都要注意和老人協調關系,一切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為出發點,積極解決矛盾糾紛,爭取隔代教育取得雙贏。早教網
幼兒教育記者總結 :不論是父母教育孩子還是有老人們來教育孩子,都是出于一份對孩子的愛心和關心,就是又是方法做的不到位,就會讓孩子產生負面的影響,希望帶孩子的家長們都可以考慮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