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應該如何夸獎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夸獎寶寶的方法是很受家長們的歡迎的,正確的表揚和可夸獎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信心。但是家長對于怎樣能出現這樣的效果貌似就不是很明白了,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有所夸有所不夸
夸寶寶,有時是一種鼓勵,給他帶來自信有時也是一種傷害,誤導他傲慢自大。所以夸寶寶,真是門深奧的學問。
夸,不是無原則地戴高帽子,要講方式和方法。這就是夸他勤奮,而不夸他聰明還比如夸寶寶進步快,不夸他學習好夸寶寶的進取精神,不夸他居功自傲夸他的自信,不夸他的自負夸他不拘一格的創新,不夸他照貓畫虎的模仿。
這種夸,基本上有三個原則:
夸具體不夸全部:有針對性地表揚,這樣寶寶容易理解,知道以后怎么做。
夸努力不夸聰明:在寶寶做一件事的過程中,不妨贊揚一下他,讓他在鼓勵中更加用心。過程的努力往往正是獲得滿意結果的前提。
夸事實不夸人格:“好孩子”這樣的詞語明顯是在夸人格。“好”是一個很抽象很虛無的概念,如果你長期將“好”字掛嘴邊,會讓寶寶覺得一頂大帽子壓在頭上,起不到鼓勵作用,反而會成為壓力。
該表揚時表揚,該批評時批評
過去人們信奉“不打不成材”,一味批評寶寶,這是違背教育原則的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總是夸獎,也不符合教育原則。
一味夸獎,勢必讓寶寶認為自己所有的言行舉止都是正確的,而寶寶身上不可能沒有缺點,這就需要批評。
一味夸獎,會給寶寶帶來許多負面影響。經常獲得“廉價”的無原則夸獎的寶寶,久而久之會對夸獎習以為常、無動于衷,從而喪失為獲得夸獎去完成各種任務的興趣。唾手可得的夸獎,在一定程度上會成為一種精神負擔,一種足以使之窒息的壓力,或者是非不分,善惡不辨,盲目自滿,停滯不前。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既不是什么教育原則,也不是什么教育藝術,更不是適用于所有寶寶的教育“絕招”。要說對那些聾、啞、盲、弱智和學齡前等弱勢群體中的寶寶,盡量多地夸獎以至夸張地夸獎,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和勇氣,是非常必要的。而對正常的寶寶,還是該表揚時大力表揚,該批評時嚴肅批評。
夸得具體而適度
我覺得寶寶的理解能力還太有限,一味地夸:你真棒!你真聰明……慢慢地會讓寶寶產生驕傲心理,覺得自己第一,以后也許會受不了挫折。所以,我在夸的過程中,會很刻意地注意兩點:
1.夸的內容要具體。告訴寶寶,表現棒在哪里、好在什么地方,比如吃飯時寶寶幫我收拾餐桌,我不光會說:“你真勤快,是媽媽的好幫手。”還會告訴她:你幫媽媽擺了筷子、放好餐墊,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在幫助媽媽的時候,要注意不拿容易摔破的碗、要注意別被菜燙到小手……
2.夸的程度要得當。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總會給我們帶來很多驚喜,但不是每件事都要夸。事無巨細地夸獎一番,容易讓寶寶有自滿情結。不夸大優點、不隱避缺點,讓寶寶正確認識自己,這才是最主要的。早期教育
讓贊美的詞匯更豐富吧
一開始我也用“你真棒!”之類的詞贊賞寶寶,但隨著寶寶的長大,他能聽懂的東西越來越多,就不再僅僅夸“真棒”了,我開始豐富我的贊美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