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家長培養自信寶寶的秘訣
自信的寶寶做事情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家長不了解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呢,家長可以通過對下面了解一下如何了解對孩子的如何才能讓寶寶成為一個有自信的寶寶,這樣對于寶寶的工作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part 1 理論篇
培養自信孩子的秘訣:讓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
1.培養自信要有耐心
自信心的養成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歷程,但要培養自覺有能力接受挑戰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家長必須提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不斷重復練習、實作的機會。幼兒教育
2.給孩子充分的學習機會
劉冷琴理事長指出,許多父母總會認為,0~1歲的寶寶什么都不懂,于是習慣性的從小幫孩子處理生活的大小事,等到(他們認為)孩子(應該)懂事之后,才需要開始教育。有些父母則認為孩子已經長大了,應該具備自理的能力,卻忽略了在成長的過程中,并沒有提供孩子充分學習的機會,反而讓孩子不敢嘗試,害怕失敗。
3.放手讓孩子自己做做看
所謂的自信心,指的是當孩子在生理上已經發展成熟而能夠行使某些能力時,孩子不僅具備了該階段應有的能力,并且自我感覺有這項能力去完成所托付的任務。劉冷琴理事長表示,舉例說,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孩子就具備了“覓乳反射”的能力,能夠讓他們靠著自己的力量找到母親的乳房,并且奮力的吸吮到乳汁來填飽自己的肚子。早期教育
part 2 實戰篇
0~1歲,配合寶寶的發展階段,5大階段性實用技巧一一道來。
step 1
新生兒時期~喂食第一口
研究發現,從出生起就靠著自己的力量去尋找到母親的乳房,使盡力氣喝到母乳的孩子,比起由大人直接將乳頭或奶嘴塞到嘴里的寶寶,在未來的發展上會更有自信。劉冷琴理事長解釋說,這是因為前者是靠著自己的能力去達成任務,而后者則不需要耗費任何力氣,就能夠品嘗到甜美的果實,反而漸漸的養成了依賴的習慣,即使是簡單的日常生活瑣事,也沒有信心完成,變成了自信心低落的孩子。
tips
建議想要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新手媽媽,在開始哺乳時就得記得要讓寶寶自己去尋找到乳房,而避免使用相對而言喂食比較方便、容易吸吮的人工奶嘴。早教網
step 2
坐月子期間~依附情感的建立
當孩子離開了母親溫暖的子宮,成為了獨立的個體之后,最容易感到孤單、無助。劉冷琴理事長說,滿月前只要寶寶哭了,父母應該立刻響應,因為這是幫助寶寶建立依戀情感的關鍵時刻,當寶寶發現自己發出的訊息(哭)是會被接受的(父母的響應),在潛意識當中就會對這個世界產生了基本的信賴感,未來成長才會更有自信并且愿意表現/表達自己。
tips
初生寶寶的哭其實透露了許多訊息:尿布濕了、肚子餓了、想睡覺等。新手媽媽也要對自己有信心,經過與孩子的親密相處,就能分辨出孩子的哭聲,滿足孩子的需求。
step 3
4至6個月大~模仿寶寶的聲音
大約到5個月大,寶寶開始對父母的聲音有愉悅的反應,會發出咿咿喔喔的聲音,并且開始發展出手眼協調的能力。劉冷琴理事長表示,這個時期,父母可以模仿寶寶的聲音,當寶寶聽到了父母發出的聲音,會從中創造出新的聲音,而當寶寶能夠發出新的聲音,會讓寶寶對自我能力感到驚奇,也更愿意不斷的嘗試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