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養成優秀寶寶的性格
作為家長來說都是希望孩子的將來有個保障,這個主要的就是家長可以在孩子小時候注意培養孩子的一些習慣,這樣對于孩子的以后的生活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現在家長通過下面內容來讓孩子了解這樣問題的所在。
好習慣之一——擁有積極的心態
父母怎么做:
1.經常對孩子講事情的兩面性,讓孩子懂得任何事情都有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
2.用積極的眼光看待孩子,賞識他們的長處,并告訴孩子積極看待問題的好處,讓他們對積極的選 擇有切身體會。
3.對孩子存在的短處,要客觀看待,甚至積極看待,相信孩子會越來越好。
4.當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告訴他用積極的心態去解決問題。
5.在家里營造輕松愉快的生活環境。
好習慣之二——獨立處理自己的事情
父母怎么做:
1.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父母們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能夠獨立的,同時又要在生活中創造各種條件讓孩子們去發現自己的能力。
2.能放手的時候盡量放手。天冷的時候,父母們不要先對孩子說“該穿大衣了”,而是要讓孩子自己在感受中學會加衣服。為了孩子的獨立,有時候父母不要對孩子無微不至。
3.尊重孩子的選擇是讓孩子獨立的前提。籃球健將喬丹的母親曾經深有體會地說,最棘手、最不放心的問題,是讓兒女按書本追求自己的夢想,自己做出事關終身的決定,選擇與我為他們確定的不同的發展道路。
4.讓孩子有獨立的思想。獨立的行為來自獨立的思想,孩子的想法與父母不同時,父母不要急于否定他們的想法,而是要問他們為什么這樣想。仔細聽聽他們的陳述,讓孩子獨立表達自己的見解。
好習慣之三———對事情有責任心
父母怎么做:
1.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在家庭中有意識地給孩子布置一些適當的、力所能及的任務,如打掃衛生、負責給花草澆水等,看他能否完成,完成了立即加以鼓勵。
2.聽取孩子對家庭生活的建議。經常和孩子講講家里的花銷添置、人事來往,并請孩子談談自己的看法,或者請孩子出主意想辦法。當父母經常聆聽他們的意見、采納他們的有價值的建議的時候,孩子就會心中油然而生對家庭的責任感。
3.讓孩子學會自我服務,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你還小。”“你不懂。”“你不行。”而要給孩子一定的鍛煉機會。孩子們的成長速度是驚人的,遠遠超出成年人的想象。成年人認為孩子不能做的事,可能孩子已經完全有能力駕馭。
4.強調做事的結果,使孩子養成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認真、做得出色、做得卓越的自我要求。
5.父母不要輕易給孩子許諾什么,因為如果無法達到承諾容易給孩子樹立說話不算數的壞榜樣。
6.給孩子提出的要求要符合他的年齡特點,否則孩子容易養成說了不算,算了不說的壞習慣。
好習慣之四———對目標堅韌不拔
父母怎么做:
1.給孩子訂立一些具體的目標,每天堅持去做,并及時鼓勵他們。
2.當孩子堅持做一件事取得一定成效時,給他們一個獎勵。獎勵未必是物質的,可以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或者給孩子做一個進步記錄。
3.從容易培養的習慣開始,逐漸培養孩子的毅力,這樣慢慢就可以達到持之以恒。有的父母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常性,做事不夠堅持,也有的父母認為毅力就是天生的東西,是沒有辦法培養的,因此只能“望孩子興嘆”。其實,毅力完全可以培養出來,而培養習慣正是增強毅力的好辦法,可以說,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毅力會在習慣的培養過程中逐步產生、增強;逐步產生、增強的毅力反過來又可以強有力地促進習慣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