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練就寶寶們的膽量?
朗誦是鍛煉膽量的一個好方法,而且還可以學習說話的藝術。
moonmoon曾在幼兒園時參加朗誦比賽,在小班也拿過季軍,但這風光只是其中一面,大家很難想象,這個小女孩之前連望著人說話的膽子都沒有。很幸運的是,我們在幼兒園遇到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她讓moonmoon參加雙人朗誦,同時鍛煉2個小孩的膽量。有人陪著上臺,膽子真是可以大一點,人也放得開一點。雖然那一次沒有拿獎,但可以令moonmoon第一次踏上舞臺,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了。
之后,每年阿李媽媽也堅持讓moonmoon參加一至兩個朗誦比賽,念一些短短的詩,以免疏于練習而功虧一簣。經過兩三年的朗誦,moonmoon已經不再怯場,現在她說上臺時還有一種興奮的感覺,而不是畏懼。
同樣地,阿李媽媽也讓小女兒sistermoon參加朗誦,再一次實踐自己一套建立信心的理念。
上臺的自信
大家有沒有想過?其實大明星也會怯場,只是他們幾經辛苦克服了,巨星背后的故事,并不是每個細節都眾所周知。早期教育
美國著名男演員德格拉斯,很清晰地記得怯場怎樣折磨他和阻礙他的事業發展,他說:“我與戲劇學院臺下的一個垃圾桶為伴,嘔過之后便上臺。我克服了,但要花很多時間。”
聽說很多名人都是害羞的,林肯、愛迪生、愛因斯坦都不愛在人前說話,更何況上臺演戲?
戲劇的訓練可令人在臺上放松,而曾經有人教阿李媽媽,別看觀眾的臉孔,視臺下云云觀眾如一個森林,這樣就會減少看見人們凌厲的目光。
除了對觀眾視而不見,深呼吸也是很好的定神方法,因為人在緊張時會不自覺地急促呼吸,那么靜氣就可以平心,用生理來控制心理。
其實,上臺表演是極好的膽量和自信訓練,開始訓練的時間越早,將來的顧慮就越少。學習朗誦、演戲的最終目的,不一定是為了當明星、歌星,現代社會出來做事,誰都需要與人溝通,如何得體、大方是重點,也將會是一個人相比其他人的優勝之處。
在臺上做到了,在臺下的自信就更加綽綽有余。
制造自信環境
小孩子的自信從哪里來?其實只要注意一下爸爸、媽媽擁有什么樣的人生態度,就會發現孩子也相差無幾。例如說一些自信心爆棚的家庭,媽媽常夸孩子怎么怎么聰明,那孩子也會以為自己是地球上最醒目、最聰明的人。
小朋友需要別人的確認,如果你告訴他糖是咸的、鹽是甜的,那么在經過十個人確認之后,他就會深信。同樣,你告訴一個小孩他可以做到十次,又或者他不可以十次,他一樣也會相信。
失明失聰的海倫·凱勒(helen keller)之所以能成為偉大的教育家,是因為她擁有一位充滿愛心的老師安?蘇利文(anne sulliman)。由不會說、不會聽至成為哈佛大學的畢業生,你可以想象,這當中需要多少自信才能成功?
改變命運需要2個條件,一是運氣,二是自信。既然運氣不能掌握,那就要完全靠自信,而自信背后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
在一些校際比賽的場合,見到某些傳統名校的學生,其實并不知道他們的本事到底有多少,但是他們的一舉手一投足之間,就是充滿自信,能向競爭者擺出下馬威。這是因為“自信”就是這些傳統名校的風格,這也是為何家長對子女入名校如此上心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