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學生作文的“標新立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一份題為《學會生存》的報告中指出:“人們越來越要求把所有人類意識的一切潛能都解放出來”,然而,“人們的創造能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響的能力!彼鼜娬{說:“開發創造精神和窒息創造精神這兩種力量是同時并存的。”
在我們的民族文化中有一種“非人”、“守舊”的文化,它教育人像木偶一樣,循規蹈矩,惟命是從。這種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的教育依然是“非我”的教育,說穿之就是培養奴才;而民主、科學、個性的現代教育是培養主人,是高揚人的主體性、崇尚標新立異的教育。標,即樹梢。標新,就是超越前人,獨創新意。立異,即闡述與他人不同的觀點。1974年美國佛羅里達州一位9歲的男孩艾克爾寫了一篇題為《孵蛋》的作文參加比賽,文中寫道:“星期天,我和幾位小朋友到郊外去玩,撿到一個蛋。瑪麗說是云雀蛋,彼得說是駝鳥蛋,丹尼說是恐龍蛋……,大家爭論不休,我提議把蛋孵出來。一孵出來,啊呀呀,原來是個尼克松(現任總統)”結果這篇作文被評為一等獎,授予了個大大的獎杯。因為他們忌諱因循守舊,崇尚標新立異,鼓勵學生創造性思維。因為他們認為標新立異的人,富有個性和創造;自以為是的人,富有主見和自信;自命不凡的人,富有活力和挑戰;目空一切的人,富有勇敢、創新、執著的精神。
可想而知,倘若哥白尼一有了地動說的想法,就想到天動學說從亞里士多德建立以來已有1800年的歷史,就想到發表與天動學說根本對立的地動學說,一定會遭到種種非難和攻擊,就想到地動學說粉碎了上帝創造人類的謬論,粉碎了伊甸的樂園、贊美詩的歌頌和宗教的故事,而被宗教兇狠謾罵與猛烈攻擊,其思想并為此所左右,那么,他只有選擇放棄而不可能作長達30年的觀測,寫出《天體運行》的著作。哥白尼在書中以給教皇的一封信開頭,信中寫道:“假使有一知半解的人,并無數學知識,而根據《圣經》這一段或那一段妄肆批評或者駁斥我的著作,我不但不預備答復他們,而且還要輕視這樣無知的見解。”這正是哥白尼標新立異、目無宗教、目空歐洲最權威的教皇的體現。科學不相信權威和權力,這正是科技創新的品質。
正好相反,在我們的文化里,“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觀念在教學廣闊的沃土上依然荒草凄凄,標新立異者斥之,自以為是者諷之,自命不凡者挖苦之,目空一切者扼殺之,而循規蹈矩,自愧不如,唯唯喏喏,反倒被國人所崇尚而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維定勢。標新立異這種創新中重要的思維品質卻被“守舊”文化“化”成了泡影。這種“守舊”文化一旦滲透到學生寫作之中,便抑制著學生情感的自由流淌,鉗制著學生個性和創新精神的培養。陶行知先生說,沒有個性,就沒有創造,沒有個性的教育是悲哀的教育,沒有個性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千人一面的教育是亡國的教育,創新是民族興旺的靈魂。教育要使學生形成獨立自主的意識、富于批判的精神和自我判斷的能力,教育者應為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提供廣闊的平臺。
因此,我們要肯定學生的“標新立異”特別要保護和肯定學生突破思維定勢的創造性思維。有一個作文練習《記一次球賽》,有個學生的作文就一句話:“今天下雨,球賽暫停!边有一個作文練習《小議懶惰》,有個學生寫了標題之后,就空了兩頁,老師翻到第三頁才看到五個字:“這就是懶惰!边@些都顯示出學生思維開放、靈活,富于思想、個性和創造。教師千萬不要以園丁的身份揮動手中的大剪去扼殺創新的嫩芽。這些是智慧的火花,是民族的希望。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要情感真摯”,“鼓勵學生自主寫作、自由表達和有創意表達”。盧梭在《愛彌爾》一書還告誡我們:“兒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熱情和感情的;如果用我們的看法、熱情和感情去取代,那簡直是愚蠢的!睂τ趯W生的寫作自由,特別是像上述作文那樣的“標新立異”理應得到正確引導和積極鼓勵。
其實,一句話的作品比比皆是。1936年10月19日上海各界人士舉行公祭魯迅先生大會。出版界代表鄒韜奮的演講只有一句話:“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話來紀念先生:許多人是不戰而屈,魯迅先生是戰而不屈!;1946年6月國民黨當局派出特務毆打上海反內戰代表團到南京請愿的代表!赌暇┤藞蟆穼谧骷沂帮L在該報發表了評議此事的雜文:“今日無話可說!”短短六個字卻飽含著作家滿腔憤怒,更是無聲的聲討,;1986年4月美國《明星晚報》就約翰遜競選總統失敗之事發表題為《約翰遜認輸》的社論竟只有一個“妙”字,堪稱短社論之冠。印度詩人泰戈爾的《飛鳥集》中三百多首小詩,競有二百四十五首是一句詩。顧城的詩歌《一代人》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他尋找光明”一句成了他最具特色的代表作。上述這些精短之作倘若出現在學生作文本或試卷上會不會被貶斥為標新立異,莫名其妙,打個零分呢?林語唐先生說:“寫作文有時要像女孩穿裙子,越短越好”。作家克非也慨嘆:寫短文太難了?墒俏覀冏魑脑u改閱卷者,恰恰憑誰寫得多給高分現象依然屢見不鮮,至于一句或一段或一首詩的作文卻不屑一顧。這是在逆高效率、快節奏的時代潮流導致繁瑣冗長的文風。電視劇越拍越長、會議越開越長、文件越發越長,接待賓客繁文縟節,難道這與作文以“長”為能事毫無關系嗎?
可喜的是,今年遼寧、天津、湖北高考作文題對文體字數未作任何限定,完全放開,在作文試題改革上邁出了新的步伐。正如新課程標準指出:“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然而,我們的作文訓練或考試總是要對字數作下限之規定,諸如不少于500字,800字左右。難道一句話能說清楚的非要幾十句上百句嗎?倘若寫了800字卻意猶未盡,難道流諸筆端之情感就得無奈地劃上句號嗎?難道你就忍心一篇完整抑或是美文佳作就這樣被迫夭折而告終嗎?難道命題者就情愿做一個禁錮學生思維的太上皇嗎?因此,學生應有表達方式自由選擇權和情感渲泄自由權,這才能讓學生享受到人之為人的快樂。文章短小精悍,古人提倡,今人也歡迎。魯迅主張寫短小文章,其許多雜文短促而有力。短,既體現樸素、節儉的文風,又體現高效率、快節奏的時代精神。
當然,文章宏大就不好嗎?本學期我組織學生寫自傳,所寫自傳各具特色,真情實感,隨心所欲,都能坦誠地流露個人的成長歷程,內容豐盈博大:家庭生活,師生之間,友誼天地,朦朧情感,社會體驗……每生平均字數達一萬字左右,情感的表達雖欠科學乏藝術,而學生卻是用飽蘸濃情的筆默、情真意切地去抒寫自己曾經走過的歲月,繪就真實的自我,既總結自己的過去,更享受到戰勝自我、越超自我的快樂,其不善哉!
《教師博覽》刊登了這樣一個例子,小時候寫日記,老師規定200字以上。一位仁兄寫道:“今天媽媽讓我出去買菜,我問多少錢一斤,賣菜的阿姨說5分。我說:真便宜呀真便宜,真便宜呀真便宜,……”老師數了數還差4個字,于是仁兄又在后面加了一句:“真便宜呀”。魯迅先生說:“文章短而空不好,長而空便好么?”一要看內容是否充實?樟,長短都不好;實了,長一點又何妨?長而空不好,李白譏之為:“萬言不值一杯水”;長而臭不好,毛澤東諷之為:“懶婆娘的裹腳布又長又臭”。二要看是否有用。墨子的學生子禽問他:“多說話和寫長文章到底有沒有好處?”墨子打了個生動的比喻:“池塘里,青蛙整夜咯咯叫,無人理睬;清晨雄雞喔喔啼,大家便知道天已大亮,該起身了!痹挷辉诙喽诰,文不在長而在于有用!盀槭烙谜撸倨獰o害;不為世用者,一章無補!比樒渥匀。大海較之湖泊,似乎只是多了一些水。多一些水和少一些水,其氣象則大相徑庭,其內涵也不只是量之擴大。因此,應順其自然,水少則成湖,水多則成海!肚f子》云:“長者不為有余,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野鴨)頸雖短,續之則憂;鶴(仙鶴)頸雖長,斷之則悲;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