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現代文閱讀分析指導:整體閱讀 把握細節
作者:阮圣楨(盧灣區教師進修學院語文教研員)
徐群力(兼職教研員)
現代文閱讀是學生獲得語文知識、培養學習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試題的語言測試材料,主要為記敘、說明、議論3種文體,以課外為主,閱讀材料力
現代文閱讀測試的重點,一是認讀能力,即對文字的感知認識和辨析能力;二是理解能力,這是閱讀能力的核心;三是質疑、遷移和創新能力。縱觀近年上海市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命題的發展趨向,不難發現,現代文語段的教學和考查越來越強調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在答題過程中進行質疑、遷移和創新,題型也進一步趨于開放、多樣。
如何具備良好的現代文閱讀能力?本專題從閱讀角度及近年中考現代文閱讀語段的命題趨向加以分析。
如何閱讀體驗整體閱讀,加強情感體驗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整體,在考場初步接觸語段時,最重要的是進行整體閱讀,從全局看它講了些什么,想表達什么意思。
我們來看某區語文中考模擬測試中的現代文閱讀(一):(1)我認識一位化妝師。她是真正懂得化妝,而又以化妝聞名的。
(2)對于這生活在與我完全不同領域的人,我增添了幾分好奇,因為在我的印象里,化妝再有學問,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實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應追求的。
(3)因此,我忍不住問她:“你研究化妝這么多年,到底什么樣的人才算會化妝?化妝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4)對于這樣的問題,這位年華已逐漸老去的化妝師露出一個深深的微笑。她說:“化妝的最高境界可以用兩個字形容,就是‘自然’……”
(5)沒想到,化妝的最高境界竟是無妝,竟是自然,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6)化妝師看我聽得出神,繼續說:“這不就像你們寫文章一樣?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詞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個性。好一點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視線,但別人知道你是在寫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讀的時候,不覺得是在讀文章,而是在讀一個生命。”
(7)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妝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嘆地說。
(8)“不對,”化妝師說,“化妝只是最末的一個枝節,它能改變的事實很少。……我用三句簡單的話來說明: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
(9)化妝師接著作了這樣的結論:“你們寫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妝師嗎?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妝,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妝。這樣,你懂化妝了嗎?”
(10)告別了化妝師,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這樣深刻的感悟:在這個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獨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內在意義,那么,改變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從內在里改革。
(11)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這個道理。
在這個語段中,女化妝師用其人生經驗啟發了“我”對于生命真諦的感悟———從內里改革才能真正改變表相,非獨化妝然,天下物皆然。正確完成本文考題的關鍵,在于從整體閱讀,把握好作者“悟”的內容。
例如,一考題中提到“第(3)節提到的兩個問題,其目的、實質是什么”,許多同學很容易簡單地認為,“我”只是在詢問化妝的知識,但縱觀全文,就不難理解,這是“我”在質疑化妝業、鄙視化妝業,以先抑后揚的手法,為后文“我”的感悟作鋪墊。
再如,另一考題問“第(8)節化妝師說‘臉上的化妝只是化妝的最后一件小事’該怎樣理解?”答案要求提到一流的化妝在生命,二流的化妝在精神,臉上的化妝是三流的,因此這只是“最后一件小事”。許多同學答題時僅提到三流的臉部化妝,而缺乏對生命和精神的理解,顯然以偏蓋全了。
因此從整體上感悟全文,把握主旨,是正確回答考題的關鍵。
如何從整體入手,既快又準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創作意旨所在呢?無疑,標題是最好的著眼點。
2003年上海市中考現代文語段(二)的標題是《成全一棵樹》,以此為點,我們可以比較輕松地聯想到以下幾個問題:“誰成全了一棵樹?”、“一棵樹僅僅指樹嗎?”、“這棵樹是如何被成全的?”
找到這些問題答案的時候,也就是把握全文主要內容、理解作者思想情感和創作意旨的時候。另一篇現代文閱讀分析語段《讀書養氣寫作》,其標題就向考生暗示了本文的主要內容,起到指引閱讀的作用。
其次,準確把握全文以及各段的中心句、關鍵詞,也是提高整體閱讀效果的重要抓手。尤其對于思路嚴密、邏輯性強的議論文和說明文,找到這些詞句無疑就是找到了把握文章主旨的鑰匙。
近年中考著眼點把握細節,注重深層感悟
近年上海中考現代文閱讀語段較注重人文精神的滲透和文學因素的凸現,往往選用“文質兼美”的文章作為閱讀材料,試題設計上,也盡量運用較為形象生動的語言,突出了人文性與文學性的有機結合。因此,在整體閱讀的基礎上還要很好把握這一點,注重細節在全文中的渲染作用和表達效果,在深層次上得到感悟,以適應這一方向。
這里所謂的細節,對議論文而言,主要指各種論據應用的邏輯性和論證方法使用的嚴密性;對說明文而言,主要指語言準確性的體現;對記敘文而言,則重點要求把握具體詞句和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及作用,深層感悟內涵。
以說明文《假如沒有病毒》的一節為例:如果沒有病毒,生物不會如此進化。病毒在人類的進化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極大地幫助了哺乳動物和人類的生殖。科學家發現,內源性逆轉錄病毒(ERV)在進化中與哺乳動物細胞形成了非常親密的關系,并成為高級哺乳動物DNA中的組成部分。這些ERV是一些病毒的殘余,它們在很古老的時候就以自己的方式進入哺乳動物的染色體,如今已成為高級哺乳動物染色體中的基因組成部分。
文中“如此進化”隱指“哺乳動物”和“高級哺乳動物”的區別,閱讀時須予以充分注意,而“非常親密”顯然指ERV“如今已成為高級哺乳動物染色體中的基因組成部分”。這樣的閱讀,對理解病毒促進哺乳動物乃至人類進化是很有意義的。
整體閱讀是細節把握的基礎,把握細節是更好地感悟全文的關鍵,二者之間相輔相成,互為補充。
今年中考方向開放題型,強調主體意識
注重學生主體意識,增加開放性試題是近年中考現代文語段命題的又一重要方向。這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改理念。
這里例舉幾種常見的題型:(一)想象類如:請展開想象,運用恰當的修辭方法,將“童年”、“風箏”、“天空”這3個詞擴展成一段文字,描繪一個畫面。
圍繞中心、聯系語境,鼓勵思維的新穎性,是這類題考查的目標。做這一類題時要力求寫出個性、寫出特點,力爭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二)仿句類如:緊接下句再寫兩個句子,要求與下句的話題一致,句式、修辭手法相同。
沒有一本書的家,是沒有一朵花的花園;沒有一本書的家,是沒有一只鳥的樹林,_______________。
仿句類題是仿照例句再寫一個句子。做這類題要注重分析原型,根據例句的句式特點及修辭方法,確定所寫的句子應有格式,并關注句式和修辭運用得是否恰當。
(三)拓展類例1:過度砍伐、無節制使用是森林資源遭到破壞的重要原因。2001年武漢市政府在全體市民中發起了“禁止使用一次性木筷”的活動,得到了廣大市民的積極擁護支持。現請你根據平時的觀察和思考,提一條保護森林資源的建議或擬一條含警示性的標語。
例2:“中國如有一份幸運,世界將添一片異彩”、“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些是申博的宣傳標語。請你用簡潔、生動的語言為2008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創作一條宣傳標語。
做以上題型時應做到語言簡明醒目,內容關聯主題,形式力求新穎,風格講究創新。
例3:結合上文,根據你的見解,給學校圖書館提3條建議。
解這類題時應扣緊問題、切合實際并鼓勵創新。設計這一類題,是要考查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實踐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語文中考試卷有一重大改革,小作文不再以獨立形式出現,而作為現代文語段中的一個考題,字數要求由原先的250字降到150字,分值也從10分降到5分。可將其視作現代文語段閱讀中“話題類”或“鑒賞型”的開放題型。
如前面所提到的《生命的化妝》,就可以有“請談談對‘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這個道理’這句話的理解”、“請你對化妝師這個人物形象作簡單分析”等命題。
對這一類題型,在解答過程中應做到緊扣話題,選擇角度,闡明觀點,鋪陳理由。前者側重于議論片斷寫作能力的測試,后者側重于學生對寫作手法、人物特點等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