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進 新 課 程
——作業的設計要豐富多樣,不要強迫學生做過多的機械式的訓練。倡導學生用多樣的方式如繪畫、語言、符號、文字等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理解。 ——教師應該走下講臺,深入學生中間對學生施以個別輔導。 ——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完整地傾聽別人的觀點,尊重不同的意見,不固執己見。 ●任何時候教師的言語都應富有激勵和啟發。應該努力去發現學生對答中能夠給予肯定的東西,并巧妙地維護學生的自尊。 ●應為每個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任何時候的評價和小組活動都應給困難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 ●注重學科間的相互協作和溝通,發揮各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和相互促進作用。對學生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身體和心理素質、學習態度、行為規范進行嚴格訓練,以形成良好的習慣。 ●承認并尊重學生發展存在的差異性,不搞“填平補齊”,不進行“分數排隊”,淡化學生人際間的比較。差異是一種財富,學生表現出來的差異為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 ●為每個學生建立成長記錄袋,以反映學生學習的進步歷程。 ●與學生共同建立一個信念:這是我們的班級,我們應當竭力使之變成最好的。教師應與學生一起設計班級的形象與精神追求,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逐步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與關愛,同時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召喚、指導和建議,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度和體驗。 ●變革原有的班干部設置,嘗試建立班級事務委員會,并引導學生自我選擇、自主管理事務,努力為每個學生提供管理和服務的機會,同時學會從其他同學提供的服務中汲取營養。 ●班會要提供一個學生們的想法受到認真對待的場所,讓學生通過學會在集體中間表達自我而養成自尊。教師要竭力營造一個道德集體,作為外在的支持,來滋養、鞏固學生正在形成的良好品格。 ●拓寬學生表現自我的空間,如書面作業、墻壁作品以及課上、課下自我才華的展示、交流。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鼓勵學生敢于否定所謂“權威”的定論,敢于奇思妙想。 ●教師應學會欣賞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并及時提供支援。要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并耐心地回應。與學生溝通時,表示尊重和關懷,不要忽視有特別需要和需要多些指導的學生。 以上僅僅是現階段不成熟的一些嘗試,還存在許多有待完善之處,還需要專家領航、點撥,讓我們與新課程共同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