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名著導讀知識點(精選4篇)
初中語文名著導讀知識點 篇1
《童年》在苦難中長大
1、作者:高爾基(蘇聯),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主要作品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2、體裁:長篇小說。
3、內容:小說講述阿廖沙(作者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小說從“我”隨母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束,生動地表現了俄羅斯19世紀七八十年代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4、人物形象:
(1)阿廖沙 堅強、勇敢、正直、充滿愛心
(2)外祖母 慈祥善良、聰明能干、熱愛生活
(3)外祖父 吝嗇、貪婪、專橫、殘暴
5、文學價值:小說的基調是嚴肅,低沉的。讀起來令人悲哀但又不過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惡中看到善良,在冷酷無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劇的氛圍中感受到人們戰勝悲劇命運的巨大力量。
6、經典名句:①人生是艱苦的。在不甘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個無日無止的斗爭;往往是悲慘的;沒有光華的;沒有幸福的,在孤獨與寂靜中展開的斗爭。②當全世界都在哭泣的時候是不應該嬉戲的,為了一個人的誕生而舉行慶祝是缺乏知覺的人的行為。應當保留你的歡樂,在一個充分生活了的人死去的時候發泄。③生命還須前進。動,便是生。
《昆蟲記》
1、作者:法布爾(法國)
2、異譯名:《昆蟲物語》或《昆蟲學札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
3、卷數:十卷
4、內容:介紹昆蟲鮮為人知的生活和習性,使人們了解昆蟲的真實生活情景。
5、藝術價值:《昆蟲記》是優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認的文學經典。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松詼諧,昆蟲在作者的筆下,都賦予了人的性格。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無不滲透著作者對人類的思考。
五、《朝花夕拾》溫馨的回憶與理性的批判
1、作者:魯迅,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原名周樹人,字豫才,筆名魯迅。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等。
2、書名含義:早上的花,晚上撿拾起來。所收集的文章都是回憶性的文章。
3、體裁:散文
4、內容簡介:這本回憶性的散文集收集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記》。都是回憶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時期不同生活經歷與體驗的文字,文字中透視出作者對人生的感悟與思考。
5、精彩:《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藤野先生》《五猖會》《二十四孝圖》
6、練習: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魯迅的回憶性散文集,請簡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課內學過的除外)的主要內容:
示例:《二十四孝圖》主要內容:童年時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實在沒有什么好畫冊可看。我擁有的最早一本畫圖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圖》。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發生反感的,是"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件事。
初中語文名著導讀知識點 篇2
《駱駝祥子》舊北京人力車夫的辛酸故事
1、作者:老舍老舍,原名舒慶春,現代小說家、戲劇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須溝》等。
2、體裁:長篇小說
3、故事梗概:祥子來自農村,如同駱駝一樣健壯,堅忍。來到北京后,他選擇了拉洋車,原本想憑借自己的力氣掙飯吃,但希望一次又一次破滅,最終以慘敗告終。祥子的最大愿望是有一輛自己的人力車,但第一次被大兵搶走,第二次被孫偵探騙走,第三次因虎妞難產而死,賣車葬虎妞。
4、人物性格:
祥子:起初老實、堅忍、吃苦耐勞,后來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賭、自暴自棄的行尸走肉。
劉四:殘忍霸道
虎妞:大膽潑辣、有些變態
5、主題:小說無情地批判了那個社會“不讓好人有出路”。
6、藝術特色:運用肖像描寫、心理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創造性地運用北京市民的口語。小說洋溢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7、精彩名句:①雨下給富人,也下給窮人;下給義人,也下給不義的人,其實,雨并不公道,因為下落在一個沒有公道的世界上。②最偉大的犧牲是忍辱,最偉大的忍辱是準備反抗。
精彩情節:①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車。②祥子進城準備拉車為生那一部分對祥子的描寫。
《朝花夕拾》 :溫馨的回憶與理性的批判
1、作者:魯迅
2、書名含義:早上的花,晚上撿拾起來。所收集的文章都是回憶性的文章。
3、體裁:散文
4、內容簡介:這本回憶性的散文集收集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記》。都是回憶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時期不同生活經歷與體驗的文字,文字中透視出作者對人生的感悟與思考。
5、精彩點擊:《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五猖會》《二十四孝圖》等。
初中語文名著知識點(三)
《伊索寓言》 :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1、文學價值:《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學史上流傳最廣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兩千多年來以獨特的人生智慧和藝術魅力受到各國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愛。
2、內容提要:內容十分豐富,影射社會現實;批評為富不仁;表現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對惡人不能心慈手軟;要尊重自然規律,諷刺好逸惡勞等。
3、藝術特色:篇幅短小,寓意深刻;采用擬人化手法,形象鮮明。
4、精彩點擊:《龜兔賽跑》《狼來了》《農夫和蛇》《赫剌克勒斯和財神》《蚊子和獅子》《鼴鼠》等。
5、流傳諺語:“狼來了”“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理想主義的旗幟與人生教科書
1、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
2、體裁:長篇小說
3、內容:小說以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生活經歷為線索,展現了從到1930年前后蘇俄廣闊的歷史畫面和人民的艱苦卓絕的斗爭生活,塑造了保爾這一無產階級英雄形象。保爾當過童工,從小就在社會最底層飽受折磨和侮辱。后來在朱赫來的影響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大熔爐里,保爾經受住考驗,即使在雙目失明下,仍然不向命運屈服,毅然拿起筆,以頑強的毅力進行寫作,最終踐行了自己為理想而獻身的諾言。
4、藝術特色:寫人物以敘事和描寫為主,同時穿插內心獨白、書信和日記、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景物描寫、心理描寫、環境描寫相當出色。語言簡潔優美,富有表現力。
5、保爾名言: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初中語文名著導讀知識點 篇3
《海底兩萬里》 :科學與幻想之旅
1、作者:凡爾納(法國)
2、體裁:科學幻想小說
3、內容:《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科幻小說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女兒》,第三部是《神秘島》),主要講述諾第留斯號的潛艇,并且帶著仆人康塞爾和一個捕鯨手,跟隨尼摩船長乘坐這艘潛艇在海底作了兩萬里的環球探險旅行。尼摩是一個不明國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島上利用海洋來提供能源,后被阿龍納斯發現。
4、藝術特色:
(1)構思巧妙,情節驚險。
(2)科學與幻想巧妙結合。
5、資料鏈接:凡爾納被稱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
《水滸》 :反抗封建曓政的英雄傳奇
1、作者:施耐庵(明)
2、體裁:長篇章回體小說
3、之最:中國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小說。
4、主題:表現了“官逼民反”的主題。
5、內容:描寫了梁山好漢們從起義到興盛再到最終失敗的全過程,特別是描寫了眾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經歷和反抗道路。
6、思想意義:
⑴《水滸》體現了“平等互愛”的理想,不論富豪將吏還是貧賤子,“都一般兒哥弟相稱,不分貴賤高低。
⑵《水滸》印證了“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真理。
7、人物性格舉例:
⑴魯智深和李逵性格對比
相同點:疾惡如仇,俠肝義膽,脾氣暴躁。
不同點:魯智深粗中有細,豁達明理;李逵頭腦簡單,直爽率真。
⑵林沖和武松形象對比
相同點:武藝高強,有勇有謀。
不同點:林沖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一直安分守己,但受高俅陷害,不得不逼上梁山,是上層人物的典型。武松崇尚忠義,有仇必復,有恩必報,是個下層俠義之士。
8、精彩情節點擊:
武松斗殺西門慶,醉打將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等。宋江三打祝家莊。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拳打鎮關西,大鬧野豬林等。吳用智取生辰綱。楊志賣刀。
9、藝術特色:
⑴結構上采取先分后合的鏈式結構。第四十回以前先講述單個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匯海,發展到水泊梁山大聚義。第七十回后,寫他們歸順朝庭,走向失敗。
⑵語言上用的是古白話,生動形象,活靈活現,塑造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繪聲繪色。
10、資料鏈接:
⑴塑造人物形象一百零八將
⑵全書一百二十回
⑶對聯:“八方共域,異姓一家”、“相貌語言,南北東西各有別;心情肝膽,忠誠信義并無差
⑷電視劇:電視連續劇《水滸》的主題歌《好漢歌》由劉歡演唱。
⑸國外譯本:美國女作家賽珍珠用英文翻譯《水滸》時就定名為《四海之內皆兄弟》。
⑹水滸人物綽號舉例:
宋江——及時雨李逵——黑旋風武松——行者
林沖——豹子頭魯智深——花和尚楊志——青面獸
吳用——智多星扈三娘——一丈青
初中語文名著導讀知識點 篇4
《名人傳》 :痛苦和磨難造就的偉人
1、作者:羅曼•羅蘭
2、體裁:傳記
3、內容:敘述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贊美他們的高尚品格和頑強奮斗的精神。
4、價值:自古以來,傳記幾乎都是記載名人的豐功偉績,而《名人傳》卻使我們看到了三位名人和常人一樣有他們的痛苦、掙扎和矛盾。它告訴我們人生是艱苦的,生活是充滿了貧困、憂慮、孤獨和辛勞,人們卻彼此隔膜,不懂得互相安慰。《名人傳》就是要把偉大的心靈獻給苦難的人們,使他們得到安慰和鼓舞。
5、主題:三位偉人的經歷和成就驗證了孟子說的“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道理。
6、資料鏈接:
⑴貝多芬,德國音樂家,著名作品有:《英雄交響樂》、《命運交響樂》、《歡樂頌》等。
⑵米開朗琪羅,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著名作品有:《大衛》、《創世紀》等。
⑶列夫•托爾斯泰,俄國作家。著名作品有:《復活》、《安娜?卡列寧娜》、《戰爭與和平》等。
傅雷家書》 :苦心孤詣的教子篇
1、作者:傅雷
2、體裁:書信
3、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從20世紀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國文學的譯介工作,并翻譯了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中的大部分作品。
4、傅雷先生是一個嚴厲、盡責的父親,在兒子(傅聰)長大成人、留學海外之后,通過 (書信)的方式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悉心指導,教導兒子要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后來匯編成冊,這就是《傅雷家書》。
《格列佛游記》 :奇異的想象,辛辣的諷刺
1、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英)
2、體裁:長篇小說
3、內容:講述英國船醫格列佛因海難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以及慧駟國等地的經歷。
4、精彩情節點擊:
⑴小人國:萬物僅有正常尺度的1/12;人高不過15厘米;格列佛在那里有如一座大山;他吃一頓飯要吃好幾車食物。⑵大人國,居民身高18米;麥子有十多米高;格列佛成了小小的“寵物”。
5、思想內涵:
⑴寫小人國利里浦特的黨派之爭以鞋跟高低劃分陣營。“高跟黨”與“低跟黨”爾虞我詐,爭權奪利,實際上是挖苦英國兩個爭斗不休的政黨。
⑵講述利里浦特與鄰國兵戎相見,是影射英法之戰的連年征戰。
⑶在大人國,格列佛曾向國王介紹英國的歷史、制度、現狀,卻引來質問。
⑷描述飛島國等五島,表達對現代科技的懷疑,嚴詞痛斥殖民統治。
⑸在慧駟國,展示人獸顛倒的怪誕現象。它沒有金錢,沒有軍隊、警察,馬是理性的載體,而人形動物“耶胡”則是邪惡骯臟的畜生。無情嘲弄著“人類”社會。
6、主題:小說包含了某些對人性及人類社會的悲觀見解,但是在尖刻與悲觀的態度背后,卻藏著一種苦澀而熱切的憂世情懷。
初中語文名著導讀知識點(三)
魯濱孫漂流記》 :孤獨而頑強的冒險者
1、作者:笛福(英國)
2、體裁:長篇小說
3、內容: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魯濱孫,不甘平庸,一心向往冒險與挑戰的海外生活,于是私自離家出海航行,歷盡艱險。有一次,風暴將船打翻,魯濱孫只身漂流到一座荒島上。在荒島上種地,馴羊,還搭救一個野人,為他取名“星期五”。他在荒島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質和精神“王國”。
4、人物性格:魯濱孫敢于冒險;敢于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
5、人物的社會意義:魯濱孫的所作所為,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韌性格和英雄本色,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創造精神和開拓精神。在西方,“魯濱孫”已成為冒險家的代名詞。
6、藝術特色:小說有著非凡的想像力和藝術表現力,小說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顯得親切、真實,情節通過人物的自白串聯起來。語言明白曉暢,樸素生動。
《泰戈爾詩集》 :聆聽天籟:讀讀泰戈爾
1、泰戈爾簡介:印度文學巨匠,一九一三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一生創作了五十多部詩集,十幾部中長篇小說,九十多部短篇小說,二十余種戲劇,以及兩千多首歌曲和大量的繪畫作品,印度的國歌《人民的意志》就出自他的手筆。
2、詩集簡介:
⑴《吉檀迦利》是泰戈爾的代表作。
①思想內容:抒發對祖國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②藝術特色:以形象化的手法表現詩人宗教哲學思想。
⑵《新月集》一部以兒童生活和情趣為主旨的散文詩。
①思想內容:描繪童真童趣,刻畫母子親情。
②藝術特色:語言樸素,格調明快,是世界文學中的珍品。
⑶《飛鳥集》一部寓于哲理的格言詩集。
①特點:每首詩都不長,短的僅一、二行,長的不過三、四行。
②藝術特色:簡潔明快,發人深省。
⑷《采果集》
①內容:記述詩人追求和探索人生真諦的心路歷程。
②藝術特點:生動有趣。
⑸《園丁集》一部“關于愛情和人生”的英文抒情散文詩集。
①藝術手法:用象征手法表現戀愛情緒,含蓄而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