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依依惜別的深情》教學設計(精選2篇)
五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依依惜別的深情》教學設計 篇1
語文知識:通過學習使學生深知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愿軍戰士與朝鮮人民朝夕相處,生死與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友誼是中朝人民用鮮血和生命凝成的。1958年10月,志愿軍完成了祖國交給的光榮使命,奉命凱旋回國,在離別的時刻,志愿軍戰士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難舍難分。
內容:《依依惜別的深情》
目標:
1、讓學生收集查閱資料,了解作者魏巍及作品。
2、了解時代背景,通過看電影《英雄兒女》、《打擊侵略者》等,看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朝鮮人》、《火線春節夜》、《依依惜別的深情》等,相互補充資料,并說出來源,以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一、匯報朗讀,讀中理解詞語。
戰爭:敵對雙方開戰到最終一方宣告投降為止的年限。
戰役:在一定時間內進行的一系列戰斗的總和。
戰斗:戰役中的一次敵對雙方的較量。
二、再讀,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
培養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概括能力。
學生順序,先講道別路上的情景;再講車開動時依依惜別的情景。
三、根據寫作順序,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學生b:記敘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軍離朝回國時,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情景。
四、找出最喜歡的一段讀出感情。
深入學習理解志愿軍和大娘、小金花、大嫂話別時感人情景,體會中朝人民用鮮血和生命凝成的偉大友誼。
文章是以志愿軍對道別的超眼人民的談話的口氣寫的,志愿軍滿懷深情的追述許多難以忘懷的往事,從中選舉三個較有代表性的人物分別是 、 和 。
這是因為這三個人代表著 、 、和 。
五、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段用自己的方式學習。(把學習的時間、方法的選擇交給學生,做到自主學習。)
1、理清大娘為為志愿軍做的三件事,洗補衣服、送打糕、失去小孫子。
2、通過挖野菜一事說明大嫂對志愿軍大深情厚誼。
六、朗讀依依惜別一部分,讀中體會中朝兩國人民勝似親人,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以讀代講,在朗讀中體會情感,升華中心。)
七、實踐體驗,課堂練習。
1、按要求改寫句子。
a、您為我們付出這么高的代價,難道還不足以表達您對中國人民大友誼?(改為本陳述句)
b、這難道不是雪中送炭嗎?(改為陳述句)
c、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怎么能忘懷?(改為陳述句)
2、本文是以志愿軍的口氣來敘述的,在依依惜別的時候,朝鮮人民是怎樣想的,他們會說些什么呢?結合自己收集的資料,同樣以《依依惜別的深情》為題,說說朝鮮人民的心聲,先練說,再寫下來,交流分享。
本站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自中小學教育資源站
五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依依惜別的深情》教學設計 篇2
【目的要求】
1.理解文章選材上的繁而不亂的特點。
2.理解文章所歌頌的中朝兩國人民的偉大友誼。
【課文解析】
1.注音釋義
沉甸甸(diān) 髫(tiáo) 悠悠冉冉(rǎn)
2.內容主旨
課文分成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卻是無限地依戀!保⿲懺趧P歌聲中,離情牽動著中朝軍民的心。
第二部分(從“用什么來表達自己的心意呢”到“怎么會不深深地依戀!”)寫志愿軍戰士在離別前的活動。這一部分有兩個層次:第①層(從“用什么來表達自己的心意呢”到“……中朝友誼比海深。”)寫志愿軍戰士美化營地,為人民軍戰友留贈禮品;第②層(從“在這有限的時刻里”到“怎么會不深深地依戀!”)寫志愿軍戰士們多方尋思,為當地父老們盡力。
第三部分(從“可是,志愿軍的行期……”到“所以才出現了這樣美麗的彩虹。”)寫朝鮮父老對志愿軍的深情依戀。這一部分有兩個層次:第①層(從“可是,志愿軍的行期……”到“從頭到腳都摸了一遍!保⿲懗r老媽媽為志愿軍戰士餞別;第②層(從“在這惜別的時刻”到“所以才出現了這樣美麗的彩虹。”)寫送行詩章和東陽里人民為蔡定琪烈士遷葬。
第四部分(從“離別的日子”到結尾。)寫離別時的動人場面。這部分有三個層次:第①層(從“離別的日子”到“站在寒氣襲人的曉風中”。)寫離別的日子來臨時的情景;第②層(從“部隊集合了”到“仍然沒有哭!保⿲憢D女們強忍淚水為戰士們送行;第③層(從“可是,當戰士們握著老媽媽的手……”到結尾)寫朝鮮人民為戰士們送行的情景,并借淚水抒情來結束全文。
文章以通訊形式,將報導的鏡頭對準中國人民志愿軍從朝鮮撤軍時與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情景。歌頌兩個民族,兩個社會主義國家,在共同抗擊帝國主義野蠻侵略的戰爭中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極其具有的不可戰勝的偉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