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鄉孩子的信》教案(精選13篇)
《給家鄉孩子的信》教案 篇1
授課教師
吳凌凌
授課班級
六(8)班
課 時
課 題
給家鄉孩子的信
課 型
閱讀課
1-2
學材分析
《給家鄉孩子的信》這篇課文洋溢著濃濃的人文精神。作者杰出的寫作才華和他高尚的人品,必然對學生的心靈產生深深的震撼。
學情分析
本課的設計過程,教者著意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挖掘文本內涵,通過相關資料的拓展,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旨在讓學生通過與文本進行更深層次的對話,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在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掌握本課生字。
能力目標
品味重點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表達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標
通過對信中語言文字的感悟,體會巴金爺爺對下一代無比關懷的情感,激發為社會添光彩、為別人奉獻愛、讓生命開花的愿望。
學習重難點
通過對信中語言文字的感悟,體會巴金爺爺對下一代無比關懷的情感,激發為社會添光彩、為別人奉 獻愛、讓生命開花的愿望。
導學準備
安排預習作業,上課前,學生必須充分閱讀課文。
學法教法
抓住重點語句,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操。
導學流程
學生學習活動
教師導學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新課
出示課題
。3分鐘)
傾聽
2.跟著老師書空課題
3.齊讀課題
有這樣一位老人,一生創作了20多部長篇小說,12本散文游記,大量的短篇小說和譯文。有這樣一位老人,著名劇作家曹禺稱贊他是文學巨人,高舉火把照亮人心。他是光,是熱,是二十世紀的良心。有這樣一位老人,法國前總統密特朗說:“他來了,坐在那里,哪怕不發言,也是一種威嚴。”有這樣一位老人,他把一生的愛和熱情全部都奉獻給了文學事業。就是這樣的一位老人,在2005年10月17日,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同學們,知道這位老人是誰嗎?讓我們一起大聲說出他的名字。(板書“巴金”)巴金爺爺走了,可他留下的文學巨著還在,他當年寫給家鄉孩子的信還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巴金爺爺寫的——《給家鄉孩子的信》!
教師這段深情的導入,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心,調動起了學生心中迫切想了解巴金爺爺的愿望,使學生內心充滿了對巴金爺爺逝世的悲痛。這樣的一段作者介紹,把學生帶入了情境之中。
呈現目標
滲透學法
。2分鐘)
1.請同學們大聲地讀讀這封巴金爺爺寫給家鄉孩子的信。想一想,巴金爺爺這封給家鄉孩子的信里都寫了哪些內容?
2. 把最受感動的語句多讀幾遍,用筆畫出來,再靜靜地想一想。
自主學習
討論研究
。10分鐘)
自主閱讀課文,思考,可以同小組的同學相互合作,交流看法。
巡視,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
這個教學環節旨在讓學生充分地閱讀文本,因為學生才是閱讀的主體。
交流點撥
達成目標
(10分鐘)
討論交流:巴金爺爺信中什么地方感動了你?
1.不要把我當作什么杰出的人物,我只是一個普通人。
*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我用作品表達我的這種感情。
*我今年87歲,今天回顧過去,說不上失敗,也談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實實、平平凡凡地走過了這一生。
2. 我思索,我追求,我終于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
1.體會巴金的為人謙遜(相機出示有關巴金的資料)巴金是一位文學家,也是一位翻譯家、出版家。他一生創作和翻譯了1300萬字的作品。中長篇小說《滅亡》《家》《春》《秋》《霧》《雨》《電》《火》《憩園》《第四病室》《寒夜》。短篇小說集《復仇》《光明》《電椅》《抹布》。
散文集《旅途隨筆》《巴金自傳》《隨想錄》。文學譯著《父與子》《處女地》《快樂王子》《笑》《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說集》。
點撥指導朗讀:巴金爺爺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一生有著那么多輝煌的成就,是個杰出的人,一位著名的文學大師,可是他從不以文學家自居,一生謙遜,過著低調的生活,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地做人。讓我們把這段話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出我們的敬意。
2.體會巴金的樂于奉獻
1)巴金爺爺認為,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巴金爺爺所說的“奉獻”到底指什么?請學生說,可用書上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話。
巴金爺爺就是這樣無私地奉獻著他的一生。他不止一次說過“我活下去,不是為了取”,他還說過(投影巴金語錄):
——我們必須開花。——道德、自尊心就是人生的花……投影巴金生平:
巴金沒有領取過國家的工資,他一直靠稿費生活。
巴金關心災區和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他為幫助災區和希望工程默默地做了許多工作,但總有一個條件:不要宣傳、報道。
近十多年來,他幾乎每年都要給“希望工程”辦公室捐款,捐款額累計達到了50多萬元。
101歲的文學老人巴金兩次托人以“上海作家李堯棠”的名義為印度洋海嘯災區共捐款6萬元。
他不贊成設“巴金文學獎”,曾把在日本獲獎的500萬元獎金,全部捐贈給上海作協基金會。
抓住“杰出”與“普通”這對反義詞,通過學生的討論和課外資料的補充,大量的作品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巴金一生杰出的成就,更襯托出他的謙遜的品格確實令人敬佩!有了情感上的認識,對學生朗讀文本是有指導作用的。
這是作者自己對人生要開花結果最好的詮釋。詩一樣的語言,在老師動情的配樂朗讀下,孩子們的心弦被輕輕地撥動,一下子就明白了“讓生命開花結果”之意。再來讀文中那些謙遜的文字,真心的話語,學生的情感就自然地流露出來。
如果說在此之前,學生還僅是沉浸在感動之中,那么現在學生的心靈已經被深深地震撼了。一個多么偉大的靈魂!此時,學生的學習已經不僅僅停留在理解課文語言、欣賞語言上,而是進入了迷戀語言、崇尚文本作者的境界,從而實現了與文本、與作者的智慧對話。
同步訓練
關注慢生
。10分鐘)
1.體會巴金對孩子的關愛
是啊,巴金爺爺晚年患上了嚴重的帕金森綜合癥,手會不停地抖動,可是盡管如此,他還是強迫自己拿起筆,親自給孩子們回信。這是為什么呢?
2.巴金爺爺就是這樣一個人,此時此刻,同學們一定心潮起伏,你們想用怎樣的詞語來贊揚他呢?(學生說后,請他們上黑板寫出。)
質疑問難
總結拓展
(5分鐘)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欣賞《有的人》
讀巴金爺爺寫給家鄉孩子的信,我們感受到他是那樣博愛,那樣樂于奉獻,那樣謙虛,那樣珍惜時間,讓我們感動,讓我們充滿敬意。這普普通通的一封信,既打動了同學們,也打動了老師,我們的心靈一次又一次地被震撼了。我想起了詩人臧克家的一首詩——(投影)
鞏固練習,延伸拓展
作業設計:(可以任意選一題)
1.可以給天國里的巴金爺爺寫一封簡短的回信。注意書信的格式。
2.可以用名言概括巴金爺爺的品質。
3.可以寫一首情真意切的小詩獻給巴金爺爺。
4.抄寫一個課文中讓你感動的片段。
5.有興趣的同學課下去讀一讀巴金的作品。
設計意圖:作業的設計又一次體現了教師對學生這個學習主體的尊重,旨在讓學生學會表達,并激發出學生的閱讀期待。
《給家鄉孩子的信》教案 篇2
第二課時教學思路設想:由上節課學習第一段感受巴金愛孩子入手,以問題(巴金愛孩子還體現在什么地方?)引入對文章第二——六段的學習。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能力,這一問題提出后,應能將2、5、6三個次要段解決,進而過渡至重點學習3、4兩段。這兩段既是巴金對自己一生的評價,同時暗含著對孩子的教育,對于作文,要用情為之,對祖國和同胞的愛使他成功,希望孩子們也能有對祖國和同胞的愛;對于做人,奉獻是根本,為社會、為他人奉獻自己的愛、同情、精力、時間,這是稱巴金為仁者的最根本原因,這也應該是我們在解讀文本、感悟文本的重點所在。一、導入新課1、激趣導入導語: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給家鄉孩子的信》。(板書課題)請回憶: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你能簡單介紹他嗎?學習第一段,你體會到了什么?2、同學們回答得很好,請齊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巴金爺爺對孩子的喜愛之情。二、自讀課文,學習第2、5、6段。過渡語:巴金爺爺愛孩子并不僅僅體現在第一自然段中,文中許多語句都有體現,你能找到這樣的語句嗎?1、帶著問題快速瀏覽課文,動筆圈畫。(第二、五、六段) 2、匯報交流(1) 學習第二段 1、終于:寫信不容易,但還是堅持寫信,體現了對孩子的喜愛。 a、巴金爺爺寫這封信的時候,已經87歲了,寫字困難,手不聽指揮,寫信多不容易啊。朗讀課文第二段第一句,體會寫信的不容易。b、在這種情況下,巴金爺爺還是拿起了筆,給家鄉孩子寫信,這是為什么呢?c、讀出情感。2、(a)多么、多么:表達強烈的感情。理解“我多么想看見你們天真的笑臉,多么想聽見你們歌唱般的話語,但是我沒有體力和精力支持這樣一次長途的旅行”句子的意思,體會巴金爺爺思念孩子們,但力不從心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讀出無奈的語氣。(b)理解“多么……多么……”表達的強烈感情,并用“多么……多么……”練習說話。3、有感情朗讀第二段。(2)學習第五、六段a.交流句子,說出感受;b.用親切的語氣朗讀課文,把巴金爺爺對孩子們真誠關懷的情感讀出來。c、課堂小結從1991年到1995年的4年里,巴金先后8次給家鄉的孩子們或寫信或贈閱圖書,與孩子們建立了深厚的情誼,這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這位年邁的老人對孩子深深的愛!三、精讀課文第3、4段過渡語:除了對孩子的愛,巴金爺爺這封信還要告訴我們什么呢?讓我們靜下心來,默讀第3-4自然段,用“——”畫出使你最受感動的語句,并把你的感動簡單批注在旁邊,一個詞,一句話都可以。不動筆墨不讀書,這可是個良好的習慣! (2)小組交流:給同小組的同學讀一讀你畫的句子,說一說你為什么深受感動?
(3)集體交流:誰來讀讀你最受感動的句子?
指名讀,出示:
、傥覍懽,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我用作品表達我的這種感情。
a.為什么受感動?(巴金爺爺是一個愛祖國、愛人民的人,他用作品表達祖國和人民的愛)b.誰來讀這一句?聽得出你把“無限”讀得很重,為什么?(從哪個詞中你體會出了巴金爺爺對祖國和同胞的愛很深?(無限))
突出這個詞,把巴金爺爺這種深刻的愛放到句子中讀一讀,學生練讀,指名讀。
師:讀得真好!那你知道巴金爺爺都寫過哪些作品嗎?
生答。
師:巴金爺爺的作品不但展示了他的才華,而且飽含著對祖國、對同胞深沉的愛。這也告訴我們,要想寫好文章,一定要有感情,這可是著名作家巴金爺爺的寫作秘訣呀!誰還畫了其他的句子?
、谖宜妓,我追求,我終于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學同學們的信中說:“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學習,重新工作,讓我的生命開花結果。”老師范讀,故意漏掉“終于”,引導學生談:強調巴金爺爺對生命意義的感悟是通過種種努力“思索”“追求”得到的。
師:從巴金爺爺的話中,我們領悟到生命的意義是什么?(生答:在于奉獻)
你對“奉獻”怎么理解?你用身邊的事情說一說怎么做是“奉獻”?(生舉例說明)
師:巴金爺爺不僅奉獻了他的作品,而且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祖國和人民。年近九十的老人仍然在不斷思索、不斷追求,怎能不令我們感動和敬佩?請你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讀給同位聽一聽(評一評)
指名讀,評:將感動、敬佩讀出來了嗎?
讓我們再齊讀這兩句話,用心地體會一番吧!
你還畫了哪些感人的句子?指名朗讀(同時出示句子):
③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為別人花費了它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
師:為什么感動?(生答)
師:巴金爺爺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他一生不僅寫出了很多有名的作品,他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擔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全國文聯副主席等一些要職,但一生不拿國家一分錢工資,全靠自己的稿費生活。他不管是在年輕的時候,還是在年老的時候,都滿腔熱情地幫助別人,做過許多感人的事:他曾經一次又一次不留姓名捐款給希望工程、受災難民;他曾經將他的所有藏書都捐給了國家。巴金爺爺就是把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奉獻給別人的人。2003年,巴金老人被評為感動中國杰出人物,當時的頒獎辭是這樣的: 穿越一個世紀,見證滄桑百年,刻畫歷史巨變,一個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間燃燒的,點亮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在人生中真誠的行走,叩響多少人心靈的大門。他貫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熱情、憂患、良知,將在文學史冊中永遠閃耀著璀璨的光輝!巴金爺爺用他的一生、用他的作品來教育我們該怎樣做人,此時此刻,面對巴金爺爺,你想對他說些什么?(生思考)
。ㄒ魳菲穑┥f:巴金爺爺,我……
在我們生活中,像巴金爺爺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的付出常常令我們感動不已,你都知道哪些人在默默奉獻?做了什么?(費俊龍、聶海勝、雷鋒的事跡……)
這些人都是把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獻給了祖國、獻給了人民,他們的生命才會燦爛無比!的確,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為別人花費了它們,我們的生命才會---(生齊說)開花。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你打算怎樣讓你的生命開花?(請2-3人回答)評價
讓我們一起合作讀一下這兩句話,再次領悟生命的意義吧!同學們,巴金爺爺的信,看似平淡,含義深刻啊,請再一次默讀全文,想一想,讀了巴金爺爺的信,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啟示?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寫下來。指名展示讀!∪、課外拓展巴金爺爺的許多語言都是可以作為座右銘來指導我們的人生的。老師記住了一句: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老師還搜集了一些巴金名言,選擇你喜歡的名言來讀一讀。四、總結
巴金爺爺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書,其實,他本人就是一本書,一本厚厚的書。我們今天的學習僅僅是打開這本厚厚的書的扉頁,希望在課余時間大家可以進一步與巴金交流,真正了解巴金。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可愛可敬的老人,以巴金爺爺為榜樣,帶著巴金爺爺的希望,踏上我們的生命旅程,綻放我們燦爛的生命之花吧!
五、作業
1、課外讀一讀巴金的書,如《鳥的天堂》、《海上日出》等;2、給你心中的巴金爺爺寫一封信,把你學習此文的感受告訴巴金爺爺! 板書設計:
給家鄉孩子的信
巴金 寫作 重在有情 做人 樂于奉獻
《給家鄉孩子的信》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會認1個生字。
2、通過自主讀書、相互討論,了解巴金爺爺信中的內容,領悟“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等重點句子的含義,體會巴金爺爺對孩子們寄予的希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從字里行間、從課外書以及網絡中了解巴金爺爺,受到巴金爺爺為人之道的感染,從而珍惜時間,學會做人,讓生命更有意義。
教學重點:
1、了解信的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希望。
2、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對文中重要句子的體會。
教學難點:
1、理解“生命開花”。
2、理解巴金爺爺是“杰出人物”同時又是“普通人”。
教學準備:搜集巴金的有關資料、圖片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題質疑,簡介巴金。
板書課題,讀題,質疑:誰給家鄉孩子寫的信?信中寫了些什么?他的家鄉在哪里?巴金是個什么人?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 歲。他1920年入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1923年從封建家庭出走,就讀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學。1927年初赴法國留學,寫成了處女作長篇小說《滅亡》,發表時始用巴金的筆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從事創作和翻譯。從1929年到1937年中,創作了主要代表作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夢》、《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等中長篇小說,出版了《復仇》、《將軍》,《神·鬼·人》等短篇小說集和《海行集記》、《憶》!抖毯啞返壬⑽募。
他曾說:“我不是文學家。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國家和人民,我有無限的愛,靠用作品來表達我無窮無盡的感情。如果我的作品能夠給讀者帶來溫暖,我就十分滿意了。
“生的目標是什么?是豐富滿溢的生命。一個人的生命應該為他人放射,在必要的時候還應該為他人犧牲……自我犧牲是人的天性,就像植物不得不開花!
“我們的生活信條應該是:忠實地行為,熱烈地愛人民,幫助那需要愛的,應對那摧殘愛的;在眾人的幸福里謀個人的快樂,在大眾的解放中求個人的自由。”
二、初讀課文,自主預習。
1、自學生字,把課文讀正確。
2、利用工具書和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爭先恐后”、“辜負”的含義。
3、在文中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在感受深刻的地方作上批注。
4、整體了解課文大意,試著理清信中的主要內容。
三、檢查預習,互動交流。
1、檢查生字讀音。注意:“鬧”是鼻音。
2、交流信中的主要內容。
(1)感謝家鄉孩子的來信;
。2)克服困難回信;
(3)原諒不能回鄉;
(4)寫作是為了表達感情;
(5)珍惜有限的時間;
。6)對孩子們的羨慕與祝福。
3、提出不懂的問題,小組或班級交流與解答。
四、回歸課文,練習正確、流利朗讀。
五、導析字形,練習書寫。
“添”右上為“天”,“!弊筮叢灰狱c,
六、巡視指導,評價書寫。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引領“標”。
“信”,是由單人旁和“言”字組成。實際上就是指的人在說話。這封信是巴金爺爺對他的家鄉的孩子所說的話。我們讀來也很受教益。你對哪些話感受很深呢?從這些話中你看出巴金爺爺是個什么人呢?字里行間又表達了他的什么情感呢?
二、細讀課文,感悟“話”。
同學們,自由小聲朗讀或默讀全文,細讀給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補充完善批注。
小組交流自己對有關句子的所感所悟。
全班交流重點句子,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體會。
——“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一心為自己,一生為自己的人什么也不能得到!
共三句話,三層意思:一是我們的愛、同情、精力、時間,除了維持自己的生存外,還有更多的可以奉獻別人;二是為別人奉獻了它們,生命才會有意義;三是一心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自己以及自己身邊的人舉例。
三、品讀話語,認識“人”。
1、品讀:“不要把我當成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個普通人!
在矛盾處激發學生思維:“杰出”與“普通”是一對意思相反的詞,為什么都用在巴金爺爺身上?他杰出在哪里?普通又在哪里?
2、結合文本與課外資料,解讀巴金爺爺的“杰出”。
。1)受愛戴;(2)作品多;(3)求奉獻;(4)惜時間。
相機理解“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和“生命開花”。
相機補充2003年感動中國頒獎詞:巴金:穿越一個世紀,見證滄桑百年,刻畫歷史巨變,一個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間燃燒的,點亮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在人生中真誠的行走,叩響多少人心靈的大門。他貫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熱情、憂患、良知,將在文學史冊中永遠閃耀著璀璨的光輝。
3、結合文本與課外資料,解讀巴金爺爺的“普通”。
相機理解“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我和別人一樣”等。
四、回讀全文,體會“情”。
1、再讀全文,體會巴金爺爺的情感:愛孩子、愛家鄉、愛祖國、愛同胞、愛生命。
2、重點體會巴金爺爺對孩子的喜愛和希望。
五、總結全文,激發“行”。
1、師:巴金爺爺用真誠、樸實的話語,讓我們明白了時間的寶貴,更讓我們領悟到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正如巴金爺爺所說,同學們的面前有無比寬廣的道路,心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請大家好好學習吧!
2、請同學們把下面句子中的“你們”換成“我們”再讀讀吧!
——“你們面前有無比寬廣的道路,你們心里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愛惜你們的寶貴時間,好好地學習吧。希望在你們身上!
六、課堂作業,檢測“標”。
1、聽寫詞語:
熱鬧 無論 如何 原諒 無限 添彩 維持 羨慕 祝福
2、文中三次提到“生命開花”,每次是在說什么?你如何理解“生命開花”?
3、選做題:讀了這封信后,請給巴金爺爺寫一封寄往天堂的信。
《給家鄉孩子的信》教案 篇4
一、情感導入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把自己的愛和熱情都奉獻給文學、奉獻給人類的世紀老人——巴金。他以不朽的作品和人品影響,感召了幾代人,為我們樹立了人生的目標、奮斗的航程。他曾說——“把心交給讀者”今天,我們在座的每一位都是讀者,讓我們打開這本智慧的大書,去感受他的心懷。
2、(出示:時光是水,巴金是金。真心真愛,深意深情。大智大悟,舉重若輕。大作大家,淡泊寧靜。……)這是詩人眼中的巴金。誰來給我們朗誦一下。
二、感悟形象
1、巴金的愛,情、悟在他的作品中隨處可見,默讀這封信的第3小節,哪些句子飽含這些感情,找出來細細地品一品,在旁邊寫上你的感受。
2、交流感悟
過渡:讀完了第3小節,讀出了巴金心中的愛和感悟了嗎?
a: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我用作品表達我的這種感情。
。1)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巴金?
。2)你讀過巴金爺爺的什么作品?
(3)他一生有1300多萬字作品,他的作品不但展示了卓越的才華,更包含著對祖國對同胞深沉的愛。
。ǔ鍪九錁穭忧槔首x)巴金在創作《家》這部作品時有這樣一段內心獨自:每天每夜熱情在我的身體內燃燒起來,好像一根鞭子在抽我的心,眼前是無數慘痛的圖畫,大多數人的受苦和我自己的受苦,它們使我的手顫動。我不停地寫著,我的手不能制止地迅速在紙上移動,似乎許多許多人都借著我的手來傾訴他們的痛苦。我忘了自己,忘了周圍的一切。我就是這樣寫完我的長篇小說《家》和其他作品的作品的。”
。4)體會到巴老的感情了嗎?(他把一生的時間、精力都傾注在作品中)
。5)有了這樣的理解讀這句話會更有感覺。
巴金曾說過“我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個愛國者——我那一顆愛祖國、愛人民的心還是像年輕時候那樣熱烈,今天仍然如此。我過去所有的作品里都有從這顆心滴出來的血。這顆心就是打開我全部作品的鑰匙。”
師:正是緣于這種愛,巴金爺爺所理解的生命意義才會如此偉大。巴金寫作因為他對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他是用作品表達愛。愛是巴金老人寫作的動力、源泉。
2、師:巴金老人是怎樣看待生命的意義的?
學生讀出圈畫的重點句子,教師將文字出示在屏幕上。
•“我思索,我追求,我終于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
•“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學習,重新工作,讓我的生命開花結果。”
•“人活著不是為了白吃干飯,我們活著就是要給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這個我們辦得到,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為別人花費它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一心為自己、一生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我思索,我追求,我終于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
(1)你又讀出了一個怎樣的巴金?(理解這句話)
。2)這是巴金老人窮盡一生的精力才悟出的深刻道理。
(3)巴金老人的奉獻不僅在于完成了很多的作品,還付出了同情和感受。
。4)(出示)巴金不是一位富翁,他是中國作家中唯一一個幾十年不要國家工資,而靠稿費生活的人。
。5)他盡其所能地奉獻著,多么可敬的巴金爺爺,年近九十還在思索、追求這樣的人生信條——
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學習,重新工作,讓我的生命開花結果。
什么是生命開花結果?(給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
說說生命開花的意義。你同意巴金的觀點嗎?(我們有更多的愛、同情、時間、精力,我們有能力給別人付出,在付出的同時,我們也能享受到快樂,這樣的生命才是最有意義的。)
巴金爺爺的一生是不是奉獻了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點句子)
。ò徒鹉贻p時拿著筆去戰斗,用他的熱情喚醒了一代青年;在他的創作旺期,義務當了14年總編輯,幫助了一大批文學青年,壯大了文學隊伍;晚年,當他那只顫抖的手再也無力握起筆時,他將他的稿費、將他的藏書,一一捐了出去。)巴金爺爺活了101歲,他用一生的時間去思索、去追求,他終于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他在回答同學的信中說——“我愿意再活一次……開花結果。”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這是一位老人用一生感悟到的人生哲理,值得我們用一輩子去感悟、去實踐。
。3)我們知道,梨花滿枝頭,為人們帶來清香,到了秋天,碩果累累,供人品嘗,我們人怎樣做才能讓自己的生命開花結果?
讓自己的生命為別人開一朵花:一次無償的獻血是一朵花,一句關切的問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評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為別人開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為別人生活絢麗而付出的人是不尋常的人。
。3)你覺得巴金的一生開花結果了嗎?
(4)讓我們再來讀讀他質樸的語言。
。5)他的真誠感動了所有的讀者,感動了全中國。
2003年,他成為中國古六大感動中國人物之一,讓我們聽了給他的頒獎牌(視頻)“穿越一個世紀,見證滄桑百年,刻畫歷史巨變,一個生命竟如此原重,他在字里行間燃燒的激情,點亮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在人生中真誠地行走,叩響多少人心靈的大門……”
三、聆聽期望,升華情感
1、越是成熟的稻穗,頭就埋得越低,奉獻者總是低調的,巴金是怎樣評價自己的?
師:巴金爺爺在信中還說,(朗讀:我和別人一樣,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開花。但是我不可能再活一次。)巴金爺爺是多么想再次延續自己的生命,繼續讓自己的生命開花結果,但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巴金爺爺把希望寄托在了我們身上。
師:巴金爺爺給我們提出了什么希望呢?同學們快到課文中看看。(出示第五節,齊讀)
師:能用一句話概括老人對我們的期望嗎?
生: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師:珍惜時間是為了什么?
生:好好學習。
師:學習是為了什么?
生:為了將來能給社會做更大的貢獻,為了能給別人付出更多的愛心。
師:是啊,巴金爺爺希望我們也能像他那樣,把更多的愛,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時間花費在別人身上。
3、讓我們牢記巴金爺爺對我們的希望。
。1)你們前面有無比寬廣的道路,你們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愛惜你們可以使用的寶貴時間,好好地學習吧,希望在你們身上。
。2)我們應該自信地對巴金爺爺說:……(把你們改為我們)
師:捧讀著巴金爺爺那散發著墨香的信,感受著巴金爺爺親切的關懷,品味著他的謙虛,聆聽著他讓生命開花結果的殷切希望。你會說些什么?親愛的巴金爺爺——請你以這句話開頭,寫上幾句你最想說的話。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說出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正確掌握書寫格式;
3、通過信中的語言文字,體會巴金老爺爺對下一代的關懷,激發學生為社會添光彩,為別人奉獻愛、讓生命開花的愿望。
教學重點:通過信中的語言文字,體會巴金老爺爺對下一代的關懷,激發學生為社會添光彩,為別人奉獻愛、讓生命開花的愿望。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給家鄉孩子的信》教案 篇5
在讓我選擇一堂課進行公開教學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給家鄉孩子的信》。因為,我最敬佩的人就是巴金,這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卓越的文字,更在于他的真誠。
《給家鄉孩子的信》是作家巴金寫給家鄉孩子們的信。這封信感情真摯,表達了作家巴金對家鄉孩子關心、熱愛的思想感情。抒發了要讓自己的生命開花的美好情感,同時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
這篇文章的文字看似貧乏普通,其實不然,我覺得巴金將他所有的愛傾注其間,因此文字質樸感人,散發著濃濃的愛意和樸素的情懷,這倒是那些唯美文字所不具備。由此,巴老的愛的凝結,歸結為對生活的感恩,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孩子的無限期待。
從課文內容而言,上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為文中講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要感悟這些比較深的做人道理,對這群小學生而言確是不太容易。
導入部分,出示巴金的圖片,誦讀詩人對巴金的評價,讓學生對文學大師有了直觀的感知,激發學生進一步走進巴金、了解巴金的欲望,為本課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
在感悟巴金爺爺對孩子們的愛,也就是第二小節時,我設計了兩個層次。巴金的這段文字包含真摯的感情, 怎樣有效地去體會這份愛呢?首先是“聽你”,教師范讀,讓學生想象巴金在寫信時的情形。通過文字,學生想象巴金寫作時因為身體不便帶來的艱難,感受巴金對下一代的一片真誠。但對他外貌、神態、動作的想象還是淺層次的。第二層次我設計了“讀你”。學生輕聲地讀課文,想象巴金爺爺的內心世界。學生在閱讀時,體會了“終于”、“多嗎……多么……”等詞語蘊含的情感。通過深入的閱讀,學生與文本對話,與巴金爺爺對話,讀懂了一個仁者、一個前輩對下一代的拳拳愛心。
文中第三小節中幾個重點句如何處理,一直是我心中存在的一大難點,既要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又要作適當的引領,不要讓學生的思想跑得太遠。既要讓學生感悟到重點句的意思,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又要上出語文課的特色。經過反復琢磨,我選擇了學生讀悟在先,教師再引導抓重點詞句品讀,拓展,最后讓學生把自己感悟到的用“美讀”形式把它展現出來,從課堂效果看,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課堂中我還重視學生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如結合巴金爺爺闡述自己用感情來寫文章的句子,擴展巴金在介紹自己寫作時的心理感受,使學生懂得文學作品只有飽含深情,才能打動讀者的心。在組織學生探討巴金爺爺對生命的意義的論述時,我通過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進行語言拓展訓練等方法,使學生在感受語言文字美的同時,感受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是享受,體會巴金爺爺對生命的理解和對我們的殷切期望。
對“生命開花”的理解是本文學習的難點。為更好地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在思路上采取直接進入重點段,引導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生命開花”的意思。然后設計一個小練筆“只有 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結果”,既培養了學生搜集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又讓學生通過閱讀明白了生命開花結果的內涵。巴金爺爺很謙虛地說要讓自己的人生開花結果,其實他的生命已然已經開花結果了。怎樣讓學生獲得這樣的感知呢?我讓學生通過理解巴金爺爺的一生付出的愛、精力、時間,通過補充課外資料,讓學生了解巴金爺爺在別人身上也花費了更多的同情,進一步體會“生命開花”的含義。最后通過課外資料的拓展,將學生情感激發到最高潮,懷著對巴金爺爺的崇敬與愛戴深入的體會到了“生命開花”的深刻含義。
《給家鄉孩子的信》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會認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整體感知課文。
2、學寫一封信,注意書信格式,注意對象,說話得體。
3、抓住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聯系上下文反復品讀、體會巴金爺爺對孩子們的真誠關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準備:
PPT、巴金資料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脈絡,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巴金對家鄉孩子關心、熱愛的思想感情。
一、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進入11單元的學習——書信。
2、從古至今,中國對于“信”的稱呼有很多種,一起讀讀吧,出示PPT。
3、提到書信,我想起一個故事。
記得去年我班上的小敏同學的爸爸到外地工作了,有一天他難過地對我說,他十分想念爸爸,于是我告訴他可以把你的思念用寫信的方式告訴爸爸:告訴爸爸你最近又看了哪些課外書,最近你和媽媽去看了什么好看的電影,還可以告訴爸爸希望他早點回來看你們。
4、聽了這個故事,你覺得書信有什么作用?(傳遞信息,交流情感)
5、我們平時說一( )書信呢,講“封”,后鼻韻母,怎么記這個字?
6、今天我們就來讀一封書信——出課題PPT
7、齊讀課題。這可是作者從小生活的地方啊,再讀課題,突出“家鄉”。
二、初讀
1、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板書:畫信紙
板書:誰?寫了什么?為什么寫?
評:同學們很善于提問,真會學習!
2、孩子們對這封信充滿了好奇,到底寫了什么呢?自讀課文,讀準生字,遇到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它。讀吧。
評:大家讀得很認真,老師想考考大家。
3、小老師教讀,其他同學認真聽,如果有讀得不準確的地方,請你真誠地幫助他。
4、齊讀詞語,讀準字音。
5、每個字音都讀得很準確,聲音也很洪亮,老師真喜歡你們。把生詞放回課文,同桌共用一本書,一人讀一個自然段,互相幫助讀通句子。
小結:在同學幫助下,已經能把課文讀通順流利的孩子請坐直。孩子們精神真是飽滿啊!
三、解決三個問題
(一)寫了什么。
1、現在回到之前提出的問題,這封信是誰寫的?
、倌阒腊徒饐?
、诔鍪景徒鹳Y料生讀資料。
、圩x了這段資料,巴金給你留下什么印象?(自豪、偉大)
2、這么了不起的巴金爺爺到底在信里寫了些什么?默讀課文。
、傥覀冮_火車說,張老師有個要求:認真聽,不能說重復的內容。
、谏f,概括出:感謝、請求原諒、告訴理由、祝福(希望)板書在旁邊
3、引讀:你們很會讀書,信中寫的有……有……有……還有……,但這封信也是按一定順序來寫的啊。
4、再看看書,理一理巴金爺爺先寫了______,再寫_____,然后寫_______,最后寫__________。板書四個詞
5、PPT對,合起來就是這封信的主要內容了,讀。
過渡:可巴金爺爺為什么寫這封信呢?我們來看看1—3自然段。
(二)哪些句子打動你?為什么?
PPT請同學們默讀1—3自然段,勾畫出這三段中最打動你的句子,想想為什么打動你?——思考好后,同桌交流。
巡視:點抓詞理解,是學習的好方法。
第一段
1、“溫暖”:是什么樣溫暖?PPT句子個讀第二句
2、齊讀:40個孩子,40封信,40顆滾燙的心,齊讀這句話。
每封信,每句話都是孩子們的一片好意,讀著讀著仿佛這40個孩子都站在他的面前,齊讀這句話。
回扣”無論如何,”無論如何,我不能辜負你們的好意,我不能使家鄉的孩子失望,我終于拿起筆”
第二段:艱難、辛苦、吃力卻堅持寫信
1、 “無論如何”——個讀,生評,再個讀PPT出示第二段
2、巴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一定要回信呢?(找2句話)
3、圖渲染:是啊,已經87歲高齡的巴金一直被病痛折磨,手腳不受控制的發抖,連洗臉、吃飯這些簡單的事都沒辦法做,更別說提筆寫字了。但就是這樣,他仍然堅持回信,你再來讀讀這句話呢。
3、想象讀:你仿佛看到了巴金在怎樣寫信?
師評:多么艱難啊!讀二段
多么辛苦啊!讀二段
多么吃力啊!讀二段
回扣”無論如何,”無論如何,我不能辜負你們的好意,我不能使家鄉的孩子失望,我終于拿起筆”
第三段:PPT:“多么”句思念之情
1、個讀,補充再個讀。
2、齊讀:巴金爺爺19歲離開成都求學,他生前僅僅回過五次家鄉,而寫這封信的時候他已87歲了!因此他十分思念家鄉,迫切想見到孩子們,齊讀。
回扣”無論如何,”無論如何,我不能辜負你們的好意,我不能使家鄉的孩子失望,我終于拿起筆”
總結
這位慈祥的老人在信里字字充滿著對孩子們的愛,讓我們滿含深情地讀出巴金的心聲吧,齊讀1—3段。
四、寫字
過渡:巴金爺爺這么愛家鄉的孩子,我們作為巴金爺爺家鄉的孩子也不能辜負他對我們的希望,所以要努力學習,認真練字。
接下來我們來寫寫這幾個生字吧,這2個都是會意字。讀一讀,每個字念三遍。
1、“封”。
、倜瑁趺磳懖藕每?
、谡_地寫在田字格里
③注意占位,把字寫得更漂亮。展示
2、“揮”。
占位,謙讓,左窄右寬
五、總結全文
今天這節課上,我們了解了書信的由來,知道了書寫的作用,還認真地讀了巴金爺爺用真誠地語言寫給家鄉孩子的信,體會到了他對家鄉孩子無限的愛。下課后,請同學們收集巴金的資料,以便下節課深入理解文章,進一步了解和認識巴金。
板書設計:
11、書信
給家鄉孩子的信
誰?
寫了什么?
為什么寫?
替換: 感謝
道歉
教導
祝福
巴金
《給家鄉孩子的信》教案 篇7
一、導入新課
師:(出示巴金照片)同學們請看,這位是我國享譽世界文壇的著名作家巴金爺爺,今天這節課孫老師和同學們共同學習巴金爺爺的《給家鄉孩子的信》。
師:請同學們看老師板書課題。
師:齊讀兩遍課題。
[由巴金圖片導課,讓學生首先認識巴金爺爺,知道他是一位世界有名的大作家,為學習下文奠定基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首先請同學們把課文讀一遍,遇到不認識的生字解決一下,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師:課文讀完了,我們再來讀一讀這些詞語吧!
一堆 捏著筆 指揮
辜負 困難 羨慕
師:(出示“辜負”一詞,“辜”變紅帶田字格)“辜負”的“辜”我們在寫時應該注意什么呢?
生:上邊一個“古”,下邊一個“辛”。
生:上下結構,“辛”不要寫成“幸”。
師:(師邊板書邊講)同學們說的對,“辜”是上下結構的一個字,我們在寫這個字時一定要注意“辛”的第五筆一定要寫長,這樣看上去才漂亮。
師:同學們,你們也快把這兩個字練寫兩遍吧。
師:同學們寫的字真漂亮。
師:(出示句子:無論如何,我不能辜負你們的好意,我不能使家鄉的孩子失望,我終于拿起筆。)同學們再來看看“辜負”一詞在這句話中的意思是什么?
生:讓人失望的意思。
師:你真會結合句子理解詞義。
[以上由認詞到寫字再到理解詞意,使學生能夠通過讀文,全面掌握基礎知識]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讀課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巴金爺爺寫這封信的時間是1991年5月15日。
師:這位同學讀到了寫信的時間,同學們,這是書信的格式之一,寫完內容后,要在右下角寫上日期,日期的上面是寫信人的署名。
生:我讀到了巴金爺爺在這封信中提到了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
生:我讀到了巴金爺爺身體不好,寫字困難。
生:我讀到了巴金爺爺在信中提到了生命開花。
……
師:剛才幾位同學的讀書收獲都非常有價值。
三、抓住匯報重點內容,突破難點
師:有位同學讀到了巴金爺爺在信中提到了“生命開花”,“生命開花”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生讀文中話: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為別人花費了他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一心為自己,一生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師出示這段話。
師:請同學們自己讀一下這段話,看看能讀出什么?
生自由讀。
師:哪位同學來說一下你都讀出了什么?
生:只有為別人花費了他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
師:它們指的是什么?
生: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
師:同學們,我們都知道,春天花滿枝頭,為人們帶來清香。到了秋天,碩果累累,可供人欣賞和品嘗。那么,我們人怎樣做才能讓自己的生命開花呢?
生:為別人付出自己的愛。
師:還有呢?
生:同情、精力、時間。
師:帶著自己的理解讀出這段話。
師:同學們很會讀,把“更多的”(板書)做了語氣上的強調。
[從學生的整體匯報中,抓住“生命開花”,直奔難點,以類比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生命開花”的意思進行初步的理解,并帶著對“生命開花”初步的認識感情讀這段話。]
四、精讀課文,深入感悟“生命開花”
師:同學們,巴金爺爺的一生就是開花結果的一生,巴金爺爺把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花費在了別人身上。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前3個自然段,看看巴金爺爺對孩子是怎樣的一種愛,邊讀邊標出有關語句。
師巡視指導。
師:誰愿意把你標的句子讀給同學們聽一聽。
生:我標的是“無論如何,我不能辜負你們的好意,我不能使家鄉的孩子失望,我終于拿起了筆。”
師:為什么標這一句。
生:巴金爺爺身體有病,還是堅持給孩子寫信。
師:是啊,哪位同學還標了這一句,談談自己的體會。
生:巴金爺爺寫字困難,但是還是終于拿起了筆。
師:同學們,是什么給了巴金爺爺終于拿起筆的動力?
生:巴金爺爺很愛這些孩子,不想讓孩子們失望。
師:巴金爺爺八十七歲了,身體有病,寫字都成了很大困難,但為了不讓孩子失望,他終于拿起了筆,有時候右手不聽使喚了,他就用左手推著右手些,因為巴金爺爺的心里裝著這些孩子們,是他們給了巴金爺爺這樣頑強的動力。
師:同學們,讓我們齊讀這段話。
師:你們還標了哪句話,讀一讀,和同學們分享一下。
生:請原諒,我今年不能回家鄉。并不是我不愿意去看望你們,正相反,我多么想看見你們天真的笑臉,多么想聽見你們歌唱般的聲音,但是我沒有體力和精力支持這一次長途的旅行,那么就讓這封信代替我同你們見面吧。
師:能說一下你的理解嗎?
生:巴金爺爺很想與家鄉的孩子見面,但是由于身體原因,不能與他們見面。
師:哪句話最能體現巴金爺爺很想與孩子們見面?
生:我多么想看見你們天真的笑臉,多么像聽見你們歌唱般的聲音。
師出示:我想看見你們天真的笑臉,想聽見你們歌唱般的聲音。
師:同學們來齊讀這句話,你發現了什么?
生:比課本上的那句話少了兩個“多么”。
師:你讀書真仔細,那么你認為哪句話好呢?
生:我認為課本上的那句話好,因為“多么”能讀出巴金爺爺很想見家鄉的孩子。
師:那你能把這句話讀出來嗎?
師:巴金爺爺是那么想念這些孩子,如果不是身體原因,他一定會來到孩子們面前,和他深愛的孩子們見面。
師:同學們齊讀這句話。
師:同學們,你從第一自然段中標了那些句子或詞語?
生:家鄉的孩子們,謝謝你們給我這個老人帶來溫暖。
師:談談你的理由吧。
生:巴金爺爺認為孩子們的這些信給他帶來溫暖,說明巴金爺爺很喜歡這些孩子。
師:是啊,巴金爺爺都八十七歲了,面對著孩子們四十封來信,一封封數,一行行看,讀著這些信,他感覺孩子們就在眼前。巴金爺爺是多么想念這些孩子們!
師:哪位同學愿意把這句話讀給大家聽。
生讀。
師:你讀得非常投入,讓我們仿佛看到了正在高興地讀信的巴金爺爺。
師:同學們,老師還從“親愛的同學們”讀出了巴金爺爺對家鄉孩子深情的愛。
師:這是信的稱呼,如果你給老師寫信怎么稱呼?
生:敬愛的老師。
師:給你的媽媽寫信怎么稱呼?
生:親愛的媽媽。
師:在這里,巴金爺爺給家鄉的孩子寫信是怎么稱呼的?
生:親愛的同學們。
師:感受到什么?
生:巴金爺爺很愛家鄉的孩子們。
師:是啊,巴金爺爺對家鄉孩子的愛是深情的,他對孩子們的這種深情的愛滲透在前三自然段的字里行間。那位同學愿意把前三個自然段讀給同學們聽聽,讀出巴金爺爺對孩子們濃濃的愛。(板書:愛)
生讀。
師:你是在用心、投入地讀,因為大家都被你的朗讀感動了。
[引導學生通過感悟前三個自然段的語句,體會巴金爺爺對家鄉孩子的熱愛,然后感情讀出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師:同學們,巴金爺爺不僅愛家鄉的孩子,他還愛祖國、愛同胞。
。ǔ鍪尽安灰盐耶敵墒裁唇艹鋈宋,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我用作品表達我的這種感情。我今年八十七歲,我思索,我追求,我終于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保
師:自己讀一讀這段文字,看看巴金爺爺明白了什么?
生: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
師將這句話點擊變紅。
師:齊讀這句話。
師:巴金爺爺奉獻了什么?
生:對祖國和同胞奉獻了自己的愛。
師:他是如何表達對祖國和同胞的愛的?
生:用作品。
師:是啊,(出示巴金爺爺的部分作品)巴金爺爺的一生在用很多的精力,很多的時間完成很多的作品,他的每一部作品字里行間都滲透著對祖國和人民的愛。(板書:精力 時間)
師:齊讀這段話。
師:巴金爺爺不僅付出了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完成了很多的作品,他還付出了自己的同情。(板書:同情)巴金爺爺不是富翁,他是中國作家中唯一一位幾十年不要工資的作家,全靠自己的稿費生活,但他卻始終沒有忘記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自1995年以來,巴金爺爺向希望工程捐款59萬5千7百多元,即使在病重期間,他還沒有忘記叮囑他的兒女們,別忘了定期向希望工程捐款。多么可敬的巴金爺爺呀!
師:(出示: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為別人花費了他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一心為自己,一生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相信大家對巴金爺爺又有了更深刻地認識,誰想再讀一下這段話。
師:讓我們齊讀出這段話。
[通過引導學生體會巴金爺爺同樣把更多的“精力、時間、同情”花費在了別人身上,讓學生再次深入地感受“生命開花”的意思,通過學生的再次感情朗讀這段話,能聽出學生對“生命開花”有了更深刻地認識]
師:巴金爺爺在信中還說,(出示:我和別人一樣,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開花。但是我不可能再活一次。)巴金爺爺是多么想再次延續自己的生命,繼續讓自己的生命開花結果,但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巴金爺爺把希望寄托在了我們身上。
師:巴金爺爺給我們提出了什么希望呢?同學們快到課文中看看。
生: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師:學習是為了什么?
生:為了將來能給社會做更大的貢獻。
生:為了能給別人付出更多的愛心。
師:是啊,巴金爺爺希望我們也能像他那樣,把更多的愛,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時間花費在別人身上。
師:(出示巴金爺爺圖片,播放《同一首歌》音樂)同學們,相信讀完這封信后,大家都深深地愛上了這位可敬的巴金爺爺,但是他已經于2005年10月17日走完了他101歲開花結果的一生,在他的追悼會上,很多來自不同地方的小學生都前來悼念他,他們有的手中捧著自己親手折疊的千紙鶴,上面寫著:“巴金爺爺您一路走好,我們一定會像您一樣,把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花費別人身上,讓自己的生命開花結果!蓖瑢W們,讓我們再次齊讀這段話,也讓我們向巴金爺爺學習,讓自己的生命開花。(出示: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為別人花費了它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一心為自己,一生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這是引導學生理解“生命開花”的第三次感情讀文,通過學生這次讀,能夠感受到學生的情感已被激發到了高潮,相信學生們也對“生命開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師:同學們請起立,讓我們齊生讀出這段話,向巴金爺爺立下我們的決心。(出示:我們面前有無比寬廣的道路,我們心里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愛惜我們的時間,好好的學習吧。希望在我們身上。)
生充滿高聲朗讀。
師:巴金爺爺,相信我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再次齊聲朗讀。
生的情感又一次被激發起來,讀得那么投入,那么動情。
[此環節將文中的“你們”換成“我們”,引導學生把自己帶進角色,以表決心的方式朗讀出這句話,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次濃厚的情感熏陶。]
教學后的反思:《給家鄉孩子的信》重點是第四自然段的學習,對“生命開花”的理解是本文學習的難點。為更好地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在思路上采取直接進入重點段,引導學生通過“類比”的方式首先初步理解“生命開花”的意思。然后回扣前三段及第四段前半部分,讓學生通過理解巴金爺爺的一生付出的愛、精力、時間,然后通過補充課外資料,讓學生了解巴金爺爺在別人身上也花費了更多的同情,進一步體會“生命開花”的含義。最后通過課外資料的拓展,將學生情感激發到最高潮,懷著對巴金爺爺的崇敬與愛戴深入的體會到了“生命開花”的深刻含義。課上我讓學生反復朗讀。一段話,一句話都要朗讀上好幾遍。在學生讀第一遍的時候,還沒有完全進入。第二遍的時候有點懵懵懂懂。第三遍的時候感覺已經深入的體會到了“生命開花”的深刻含義。這時讓學生來交流自己的想法,他們理解得很到位,我想這是真正地有感而發!
當然,上完課后感覺遺憾也很多,比如在引導學生感悟巴金爺爺對家鄉孩子的愛幾個自然段時,沒有做到將更多的孩子完全帶入文本,使得部分學生學習的時候不是很投入,以至于感情讀這部分文字時感情不到位。再如理解“生命開花”這段文字時,沒有做到讓學生充分地讀,還有應該多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生命開花”,所以感覺部分學生對“生命開花”的理解還是很淺,當然,課堂上的不足是教師教學的不足,作為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感悟每段文字時,自己首先要感悟到一定的位置,不然怎能帶領學生走到一定的高度。這是我教學的最大不足之處。
《給家鄉孩子的信》教案 篇8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 猜老師。今天很高興又見到同學們,我們玩個游戲叫“猜猜看”,看,在這個棋盤下藏著一個人,猜猜她是誰?
2. 猜“巴金”。咱們再來猜一次,這張棋盤下也藏著一個人,注意看,猜猜他是誰?(板書:巴金)
3. 這是老師搜集到的巴金資料,你們搜集到了那些關于巴金的資料呢?(請你有選擇地重點介紹一下)
生平、作品、經歷、獲得的榮譽、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4. 巴金不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他還很愛孩子。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閱讀他寫給家鄉孩子的信。(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 請同學們把課本翻到108頁,認真讀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語句讀通順。
2.指名分段讀課文。
。1)理解“好不熱鬧”。
(2)朗讀“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為別人花費它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一心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三、整體感知,品讀課文。
1. 這封信寫于1991年,那時巴金爺爺已經87歲高齡了,而且身患重病,雙手連筆都捏不住,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了這封信。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這封信最打動你的是那些地方?把他們畫下來。
2. 生交流,這封信哪里最打動你呢?
。1)第一自然段
收到如此多的來信,不僅不覺得麻煩,還覺得溫暖,這真是一位慈祥、和藹的老人呀!
。2)第二自然段
、僦笇Ю首x,這是一位87歲高齡、有病的老人,該怎樣讀呢?
②是呀,那時候巴金爺爺患有“帕金森氏綜合癥”兩手不停地發抖,不要說寫信,就算拿起筆也很不容易,可是他卻說——
出示:無論如何我不能辜負你們的好意,不能使你們失望,我終于拿起了筆。
讀到這句話,你對其中的哪個詞最有感觸?
預設:a“無論如何”(感受到巴金爺爺寫信的決心。)
b“兩個不能”(兩個“不能”看似重復,其實是巴金爺爺在向孩子們表白自己的心意。)
c“終于”,從“終于”里讀出了什么?是什么讓他終于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還親手寫下了這么長的一封回信?(板書:愛)
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注意讀好那些讓我們有感受的地方。
。3)第三自然段。
還有什么原因讓巴金爺爺動手寫這封信?(生:“我多么想看見你們天真的笑臉,多么想聽見你們歌唱般的話語”)正是因為這深深的愛,巴金爺爺寫下了這封信。
(4)第四自然段。
①“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
a巴金爺爺有才華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他才華橫溢,卻謙遜地說“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他其實想告訴我們什么?
b寫作需要什么樣的感情?
c是呀,“愛”是他寫作的動力。
、诘谒亩“我今年87歲,我思索,我追求,終于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學同學們的信中說:“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學習,重新工作,讓我的生命開花結果。”有人問我生命開花結果是什么意思。我說:“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為別人花費它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一心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a這些話你讀懂了嗎?誰來談談你的感受?
b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巴金先生的原文。
c是呀,他就是這樣想的,這樣做的,他也希望我們做這樣的人。
d指名讀“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為別人花費它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一心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生一讀,師:我們知道了,每個人都有更多的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
生二讀,師:我們了解了,幫助別人的人生命才更有意義。
生三讀,師:我們懂得了,只為自己的人生命毫無價值。
同學們一起讀:師:我們終于明白了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讓我們一起牢記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師生齊讀)“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為別人花費它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一心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5)打動我們的還有,巴金爺爺對家鄉孩子的殷切的希望和祝福。
、僦该x第六自然段。
②請同學們把句子中的“你們”換成“我們”齊讀。
四、總結
1.讀了這封信我們心潮澎湃,我們被巴金的真摯情感所感動,被他的殷切希望所鼓舞,讓我們再次走近巴金爺爺——
他是一位熱愛家鄉,熱愛孩子們的老人——無論如何我不能辜負你們的好意,不能使你們失望,我終于拿起了筆。
他是一位對祖國和同胞有著無限愛的老人——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我用作品表達我的這種感情。
他是一位對生命有著思索和追求的老人——我今年87歲,我思索,我追求,終于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
他是一位對孩子們有著殷切希望的老人——你們前面有無比寬廣的道路,你們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愛惜你們可以使用的寶貴時間,好好地學習吧,希望在你們身上。
2.巴金爺爺已經離我們而去,但他永遠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可愛可敬的老人,讓我們以巴金爺爺為榜樣,伴著爺爺的希望踏上我們生命的旅程,綻放我們燦爛的生之花吧!
教學目標:
1、能夠掌握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并會運用生字進行組詞、造句。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錄并背誦自己認為重要的語句。
3、了解課文內容,懂得書信的一般格式。
4、能結合文章的重點詞句,圍繞中心句談出自己的真實感想,加深對巴金爺爺的認識。
5、體會巴金對家鄉孩子關心、熱愛的思想感情,同時懂得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信中的語言文字,體會巴金爺爺對下一代的關心,激發為社會添光彩、為別人奉獻、讓生命開花的愿望。
2、能結合文章的重點詞句,圍繞中心句談出自己的真實感想,加深對巴金爺爺的認識。
教學準備:課件
第三屆迎江區教壇新秀評比活動中,我執教的是北師大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的《給孩子們的信》。這是一封書信,是作家巴金寫給家鄉孩子們的信。這封信感情真摯,表達了作家巴金對家鄉孩子關心、熱愛的思想感情。通過學習,可使學生了解有關書信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讀巴金爺爺的信領悟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含義。
這篇文章的文字質樸感人,散發著濃濃的愛意和樸素的情懷,從課文內容而言,上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為文中講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要感悟這些比較深奧的做人道理,對三年級的孩子而言不是太容易。
縱觀整個教學過程,有得有失,有悟有感。
在設計這節課時,我主要圍繞著“這封信哪些地方最打動你?”這根主線,組織學生或匯報讀書、討論的所得,或提出沒讀懂的問題,教師從一旁適時加以點撥。采取了“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教學步驟,先整體默讀,找到信中最打動自己的地方,整體感知文中包含的豐富情感。再分步去細讀文本,體會情感。在引導學生細讀文本,體會情感時指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文本的情感。最后再將文中重點語句,連起來朗讀,整體感受。這樣,學生和文本、教師、同學進行著心靈的對話,情感得到了升華,個性得到了凸現,學生真正成為了閱讀的主體。教師把握航向,重交流,促體驗,在學生的情感充分地與課文的情感融合之時,引導其通過朗讀來表現,水到渠成。
其次,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重視閱讀的積累感悟。教師的教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學。如初讀課文時,提出讀書建議:讀準生字,讀通句子,把感覺困難的句子多讀幾遍。在讀通順、流暢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讀書建議:默讀或小聲讀課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和段落標出,多讀幾遍。這樣一步步有層次、有目的的閱讀,使學生不知不覺地在閱讀實踐中掌握讀書的方法,形成了閱讀的能力。
再次,抓關鍵語段,重點突破。文中第四小節中幾個重點句如何處理,是一大難點。反復思考后,在課堂上我著重指導學生在讀課文的過程中畫出重點的句子,促使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如讓學生在文中畫出讓自己感悟深刻的句子,畫出巴金爺爺闡述生命的意義的句子等,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感情朗讀,體會其中的含義。課堂中我還重視學生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如結合巴金爺爺闡述生命意義的句子,我先通過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再出示巴金原文,使學生在感受語言文字美的同時,感受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是享受,體會巴金爺爺對生命的理解和對我們的殷切期望。
在本課教學中,存在著有許多不足之處。由于時間倉促,再加之對教材不熟,所以我沒能夠吃透教材,沒有做到與文本的充分對話。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引導不夠到位,沒有走向更深處。另外,師生互動與對話本應是課堂上一道亮麗的風景,可在這堂課上,我由于教學經驗的不足,教學基本功的不扎實,在與學生對話時,沒能做到敞開心扉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也沒能做到在學生言說的基礎上認真傾聽以及與學生深入地交流和探討。對話教學是生成的、創造性的,所以它對教師的教育教學知識、教學智慧的要求非常高,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耐心地、深刻地挖掘教材,找出可以對話的空間,設置可以交流的問題,然后再從其他途徑來深化教學內容。還要多和同事交流,從同行那里吸取經驗,同時要在業余時間盡可能從理論專著、報刊、雜志、網絡中獲取知識,總之要制定長遠的計劃,廣泛地閱讀,為對話教學的順利進行創造條件。
《給家鄉孩子的信》教案 篇9
一、金手指
課文主要內容及全文思路導讀
一個遠離了故土很久的游子,一個在中國乃至其他國家也很有影響的作家,一個把一生的愛和熱情奉獻給文學的老人--巴金,在87歲的時候,在他收到家鄉的孩子寫給他的信的時候,克服著年老的衰微,提起筆追述他的一生的信念和渴望。他的言語從容而舒緩,娓娓道來,一個仁者的風范從他的文字間彌漫出開來,一種恬淡和溫情洋溢出來,一份美好的祝愿和希冀任思緒流淌。讀《給家鄉孩子的信》,我們去感受老作家的真誠情懷--
巴金在信中這樣說道:"……家鄉的孩子們,感謝你們給我這個老人帶來溫?quot;,傳達出他對孩子們的謝意;
他說:"不要把我當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個普通人" ,謙遜的姿態躍然紙上;
他說:"……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樂……",言談間盡是親切的勸勉;
他說:"我和別人一樣,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開花",抒發出對珍愛生命的禮贊!
文章6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寫孩子們的信給巴金帶來溫暖。
第2自然段寫為了不讓孩子們失望,巴金帶病寫了這封回信。
第3自然段寫巴金也也認為自己是個平凡的人,但仍要讓自己的生命開花。
第4自然段寫巴金爺爺認為自己的時間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
第5自然段寫巴金希望家鄉的孩子們愛子時間,好好學習。
第6自然段是對孩子們的祝福。
信中還有許多的句子富含哲理意趣,如"人活著不是為了百吃干飯,我們活著就是要給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為我們的人生航程指路,但愿能成為同學們的精神坐標。
二、精品屋
課文精彩片段欣賞點評
不要把我當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我用作品表達我的這種感情。我今天87歲,今天回顧過去,說不上失敗,也談不上成功,我只是老老實實、平平凡凡地走過了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終于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學同學們的信中說:"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學習,重新工作,讓我的生命開花結果。"有人問我生命開花結果是什么意思。我說:"人活著不是為了白吃干飯,我們活著就是要給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這個我們辦得到,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為別人花費它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一心為自己、一生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欣賞】
人生使個不朽的話題,許多人在各種場合抒發著人生的理想。有人高談闊論,慷慨激昂,志向高遠;有人淺吟低唱,從容瀟灑;有人不茍言辭,埋頭實干,用行動書寫人生的理想……
人生的理想不盡相同,有人務實,貪圖實利;有人奉獻,不求回報;有人庸庸,不問世事……
人生的意義究竟何在呢?巴金老人的人生信條像是航標之燈,它可以點亮我們心靈的黑暗角落,引導我們走向光明!
"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巴金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自認為"平平凡凡地走過的這一生"其實并不平凡,他用作品"表達對祖國和同胞無限的愛的感情"。他活著就是為了"不白吃干飯,就是要給社會添上一點光彩",這是怎樣的胸襟和高尚靈魂的體現!
一個人維持生命的時間、精力、同情的其它部分用在何處呢?巴金以為要讓生命開花--為別人花費它們,而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讀了這些,再加上我們對巴金作品的了解,我們怎能不為他的人生信念而深表欽佩和折服呢?
縱觀巴金的這段文字,他實在不僅是個作家,還是個哲人,更是個充滿愛與情感的賢人。
三、金手指
表達方法提示
讓思想的光芒照亮文章
《給家鄉孩子的信》是巴金在87歲高齡給家鄉孩子的回信,此時的巴金,已經是聲播海內外,名揚五湖四海的大作家,享有崇高的聲譽。然而,從他給家鄉孩子的信中,卻讓人感受不到一個功成名就的人的得意與沾沾自喜,也感受不到專橫跋扈的囂張與凌厲。而留給人們的是翩翩君子般的謙遜與和善,是老當益壯的雄心壯志,是老而彌堅的鍥而不舍。讀他的這封信,還給人以深刻的人生啟迪,他以他深邃的思想之光,點亮了自己的人生,也為每一個讀者照亮了靈魂和前進的路。究竟是怎樣的語句使得文章深刻而促人反思,催人進取呢?人們常說"空袋立不直",一篇文章要挺立起來,離不開思想的高度。這篇《給孩子的信》就是極好的例子。我們同學在讀這篇文章時,是否已經留意到其中含義深刻,令人回味的句子了?我們就來看這些句子--
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我用作品表達我的這種感情。
這段文字雖然是在說自己創作的動力機制,其實蘊含著所有成功的文學作品之所以成功,并受人歡迎的原因--讓愛充滿自己心靈的角落,讓愛感動讀者的心靈,撥動他們心弦。這樣的論述涉及到的正是文藝創作的根基啊!
我思索,我追求,我終于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
人活著不是為了白吃干飯,我們活著就是要給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
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為別人花費它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一心為自己、一生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以上三則都涉及到人生的意義、生命的價值,是作者思考的關于有意義的人生狀態的宣言。如果說第一則只是個原則性的結論,第二則則是對它具體的闡釋,而第三則則指出了其在做法上的可能性。說的是有理有據,巴金的人生經驗在這里高度濃縮。他的奉獻社會、關愛他人的道德理念即使在今天也依然有重要的啟示意義,甚至是永恒的價值追求。于是,巴金以他的思想境界的高度征服了讀者,感化了讀者,啟迪了讀者。
我們同學同樣可以有自己的思想,有對社會、生活的領悟和看法,其中肯定有值得銘記的方面。不要輕視自己,讓你的思想的光芒點亮的你的文章吧。
四、益智園
創新與實踐
1、巴金是"五四"以來的著名作家,在國際上享有崇高聲譽。他的小說、散文創作以及翻譯的作品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你讀過他的作品嗎?如果還沒有,建議你讀一讀他的小說--被稱為激流三部曲的《家》、《春》、《秋》。相信你一定會大有收獲的,趕快行動起來吧!
2、信是人們交流思想,表達感情的媒介之一。古往今來,許多書信為人們津津樂道,它們或者因為思想深邃而令人推崇,或者因為感情真摯而受人稱道,或因為清新雅致而招人玩味……你有什么要跟身邊的親朋好友說嗎?不妨拿起筆,寫一封信吧,帶去你的祝福和傾訴!
《給家鄉孩子的信》教案 篇10
學習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本課詞語。會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通過信中的語言文字,體會巴金爺爺對下一代關懷的情感,激發為社會添光彩、為別人奉獻愛、使生命開花的愿望。
學習重、難點: 理解重點句的意思,說出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掌握書信的格式。
課時安排:兩課時
作者小資料: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從小他立志做社會活動家,卻成為小說家、散文家,創作小說《激流三部曲》、《愛情三部曲》。
預習導學案:
課前搜集:
巴金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習課文:
1、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畫出本課新詞。
2、巴金為什么寫這封信?信中寫了哪些內容,表達了他的哪些希望呢?
3、提出自己學文后不懂的問題,等待課堂上與老師、同學交流。
自學測試:
1、我會書寫:
duī fàng wēn hé kùn nàn niē zhù gū fù jié chū
( ) ( ) ( ) ( ) ( ) ( )
2、我會填合適的詞。
一( )信 一( )火車 一( )好意
一( )衣服 一( )星星 一( )春風
3、我會比較。
揮( ) 限( ) 惜( )
輝( ) 跟( ) 錯( )
4、我會仿寫句子。
我多么想看見你們天真的笑臉,多么想聽見你們歌唱般的聲音,但是我沒有體力和精力支持這一次的長途旅行,那么就讓這封信代替我同你們見面吧。
我多么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么想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指導案:
一、交流探究。根據你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完成以下探究任務,遇到苦難的在小組內共同解決,做好展示準備。
1.巴金爺爺寫這封信的時候,已經石7歲了,寫字困難,手不聽指揮,寫信比較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巴金爺爺還是拿起了筆,給家鄉孩子寫信,這是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理解“多么……多么……”表達的餓強烈感情,并用“多么……多么……”聯練習說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巴金是個普通人嗎?巴金是五四以來著名作家,創作了二十幾部中、長篇小說,十二本散文、游記,大量的短片小說還有許多譯著,在國際上享有崇高的聲譽。但他卻為什么把自己當作普通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巴金為什么說自己的一生是老老實實、平平凡凡的一生?巴金思索、追求,明白了生命的意義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疑難點撥。
1、學法指導——采用不同形式的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批注,在讀中想象畫面,在情感朗讀中感悟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2、學法指導。
訓練測評案:
請你寫出帶有“信”字的四字詞語或成語。
《給家鄉孩子的信》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掌握書信的格式——稱呼、正文、祝福語、署名、日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病魔纏身的老人所特有的力不從心,讀出對自己因病不能回鄉的無奈,讀出對孩子們朋友般的親切與真誠,讀出對孩子們的羨慕與美好祝福。
3、理清文章脈絡——表達了怎樣的情感,交流了哪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書信格式
師:今天,我們學的課文是一封信。寫過信嗎?信,有固定的格式。它分為五個部分,誰來具體說說——稱呼、正文、祝福語、署名、日期。
師:瀏覽下面這封信,看出它在格式上的三處錯誤嗎?看出的同學,請舉手示意。
爺爺,您好!
首先向您報告一個喜訊,我在全市小學生作文中獲得一等獎。
…………(正文略)
最后,祝您身體健康。
孫:李軍
2008-10-6
二、認識這封信的寫信人、收信人。
師:《給家鄉孩子的信》從課題上,我們知道信是寫給——家鄉孩子的。從結尾的署名,我們知道寫信人是——巴金。了解巴金嗎?
(簡單交流)
師:打開課本第110頁,默讀作家卡片,你會對巴金多一些了解。同時,你也會發現這里缺少一條我們所期待的信息。(巴金的家鄉在哪兒?)補充:巴金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2005年去世。他是穿越百年的世紀老人。
三、再讀課文,理解文章思路
師:課文大家都預習了,請大家在預習的基礎上,再一次一段一段地讀讀這位老人的回信,細細體會巴金老人在信中表達了哪些情感,與孩子們交流了哪些想法?
教師歸納并板書: 謝意(謝謝、感謝)、歉意(請原諒)、羨慕
杰出人物?寫作才華?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生命開花結果)。
四、指導讀書——重點指導
1、師:巴金老人讀孩子們的信,好像大家都站在他面前,爭先恐后的講個不停,好不熱鬧。我們讀信,也要想象著,仿佛坐在巴金爺爺的病床上。聽巴金爺爺緩緩道來。先讀信的第一段,在這一段里,你注意到了哪些詞語、哪些標點了?
2、師:第二段的哪些詞引起你的注意?(千斤重)
3、讀讀課文第五六自然段。讀出內心的羨慕、真誠的祝福。
五、學習生字詞——郭 娟 原諒
《給家鄉孩子的信》教案 篇12
教學要求: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重點句的意思,說出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掌握書信的格式。
3、 通過信中的語言文字,體會巴金對下一代的關心,激發為社會添光彩、為別人奉獻愛、讓生命開花的愿望。
重點、難點:
理解重點語句,領悟讓生命開花的含義。
課前準備:
搜集有關巴金的資料。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出示詩一首:
敬壽巴老百歲
王火
時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愛,深意深情。
大智大悟,舉重若輕。大作大家,淡泊寧靜。
1、指名讀。
2、教師適當點撥,解讀這首詩。
3、齊聲有感情地朗讀。
4、 通過課前預習,你對作者巴金了解多少呢?能用一兩句話來簡單介紹介紹嗎?(生介紹)
5、 從同學們的交流中,我們知道了巴金爺爺是一位享譽文壇,著作很多,特別關心少年兒童的作家。其中影響的有激流三步曲:《家》、《春》、《秋》等。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巴金爺爺在87歲時寫給家鄉孩子的一封回信。
二、初讀感悟
1、 巴金爺爺在信里都說了什么?讓我們趕快讀讀這封信吧!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巴金在信里都說了什么?(2-3名學生概括主要內容:巴金爺爺在性能里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表達了他對家鄉孩子的關心。)
師:這是巴金爺爺寫給家鄉孩子的信,也是寫給我們所有少年兒童的信,所以我們應該用心地讀一讀,感受巴金爺爺的那份良苦用心。
三、精讀感悟,體會情感
(一) 第一自然段
1、 師:巴金爺爺對家鄉的孩子有著無限的愛,這種深深的愛都融入了字里行間,讓我們來讀一、二自然段,自己邊讀邊體會
2、 請同學們再次默讀一、二自然段,靜靜地讀,細細地品,畫出能體會到巴金對孩子們愛的地方,在旁邊寫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①生默讀思考
、谥该涣
A、第一自然段的內容
1、你仿佛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畫面?
(一群孩子圍在巴金爺爺面前爭先恐后、嘰嘰喳喳,講個不停,好不熱鬧。)
2、一群孩子在巴金爺爺面前嘰嘰喳喳,巴金爺爺卻感到溫暖,說明什么?
(說明巴金爺爺對孩子們的非常喜愛。)
(二) 第二自然段
1、87歲的巴金爺爺寫信容易嗎?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有關語句。(生讀)
2、指名交流(我有病,寫字困難,……有千斤重。)
3、 請大家伸出你們的右手,拿起一支筆,你們的感受是什么?(輕而易舉、小菜一碟……)
一支輕如鴻毛的筆,在巴金爺爺的手中卻有千斤重,他要用這千斤重的筆給家鄉的孩子回信,這種困難可想而知,所以,他不能給——每個同學寫一封回信,也不能——給每個同學回一小段話,就連——給你們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
你能把你的體會讀 出來嗎?(2生)
讓我們將自己的體會融入語言文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齊讀)
4、 師:怎么辦呢?無論如何,我不能使家鄉的孩子們失望,我終于拿起了筆。
、倌膫詞語最讓你感動?說說你的感受(對家鄉孩子的關心、熱愛),讀出你的感受(將你的感受讀出來)
②從怎么辦呢?你感受到什么呢?(巴金爺爺為自己身患病而寫信困難感到十分著急:他心有余而力不足。)
③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感受,齊讀這一句。
5、 師:請原諒,我今年不能回家……就讓這封信代替我同你們見面吧。
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了什么?
①巴金爺爺因為體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回家鄉,只能以信代面
師:你從書中找到了答案,真不錯!
②我讀出了巴金爺爺對孩子深深的愛
師:你從哪里感受到的?(多么……多么)
是啊,我多么想看見你們天真的笑臉,多們想聽見你們歌唱般的話語,表達了巴金爺爺思念家鄉孩子但力不從心的強烈思想感情。我們也從中感受到了這位年邁的老人對家鄉孩子深深的愛。
師:相信我們此時再來地這一句話,一定能讀得更好。(齊讀)
四、指導寫字
五、作業
1、朗讀課文,練習感情朗讀一至二自然段。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巴金爺爺以他的愛感動了家鄉的孩子們,更以他的真誠感動了所有的讀者,感動了全中國。他被評為20xx年度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之一,請看評委會的頒獎辭。
穿越一個世紀,見證滄桑百年,刻畫歷史巨變,一個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間燃燒的激情,點亮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在人生中真誠的行走,叩響多少人心靈的大門。他貫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熱情、憂患、良知,將在文學史冊中永遠閃耀著璀璨的光輝。
(生齊讀)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就是這樣一位文壇巨匠,一位感動全中國的偉大作家,他又是如何評價自己的一生的呢?(請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
3、 巴金爺爺是如何評價自己的一生的?(不要把我當作什么杰出的人物,我只是一個普通人。)
4、(1)讓我們再靜下心來,用心默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想
哪些內容給你的印像最深刻或者使你感動,你是如何理解的?(生邊讀邊思考)
師:我們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拿出筆來用“——”畫出你感動的句子,并想一想:為什么感動?寫一寫,一個詞,一句話都可以。
(2)誰來讀讀你感動的句子?
指名讀
、傥覍懽鳎皇俏矣胁湃A,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我用作品表達我的這種感情。
a.問:為什么受感動?(巴金爺爺是一個愛祖國、愛人民的人,他用作品表達祖國和人民的愛)巴金爺爺為什么而寫作?(為表達對祖國和同胞無限的愛而寫作)
b.巴金爺爺對祖國和同胞的愛的程度如何?(深刻)
從哪個詞中你體會出了這種愛很深刻?(無限)
突出這個詞,把巴金爺爺這種深刻的愛放到句子中讀一讀,學生練讀,指名讀。
師:理解得非常好!
師:巴金爺爺的作品不但展示了他的才華,而且飽含著對祖國、對同胞深沉的愛。怎能不讓我們敬佩、怎能不讓我們贊嘆呢?請你用你的朗讀表達出來。
誰還畫了其他的句子?
指名讀
、谖医衲臧耸邭q,我思索,我追求,我終于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學同學們的信中說:“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學習,重新工作。讓我的生命開花結果。”
師:從巴金爺爺的話中,我們領悟到生命的意義是什么?(生答:在于奉獻)
師:巴金爺爺不僅奉獻了他的作品,而且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祖國和人民。年近九十的老人仍然在不斷思索、不斷追求,怎能不令我們感動和敬佩?請你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讀給同位聽一聽(評一評)
指名讀,評:將感動、敬佩讀出來了嗎?
讓我們再齊讀這兩句話,用心地體會一番吧!
你還畫了哪些感人的句子?指名朗讀
③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為別人花費了它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
師:為什么感動?(生答)
師:巴金爺爺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他一生不僅寫出了很多有名的作品,他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當著很大的官,但一生不拿國家一分錢工資,全靠自己的稿費生活。他不管是在年輕的時候,還是在年老的時候,都滿腔熱情地幫助別人,做過許多感人的事:他曾經一次又一次不留姓名捐款給希望工程、受災難民;他曾經將他的所有藏書都捐給了國家。巴金爺爺就是把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奉獻給別人的人。
在我們生活中,像巴金爺爺這樣的人很多很多,他們的付出令我們感動不已,你還知道哪些人在默默奉獻?(老師、費俊龍、聶海勝、雷鋒……)
這些人都是把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獻給了祖國、獻給了人民,他們的生命才會燦爛無比!的確,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為別人花費了它們,我們的生命才會——(生齊說)開花。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師:在巴金爺爺看來,生命開花結果靠什么?
我們再次來看這句話: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學習,重新工作,讓我的生命開花結果。
巴金爺爺覺得自己的生命開花結果了嗎?生談理解。
補充如下材料
A、巴金的成就
創作了《滅亡》《新生》及《愛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等一系列中長篇小說,創作了大量短篇小說,出版了散文集《隨想錄》
B、20xx年感動中國的頒獎詞
穿越一個世紀,見證滄桑百年,刻畫歷史巨變。一個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間燃燒著的熱情點亮了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在人生中真誠地行走,叩響多少人心靈的大門。
(3)我們的啟發是什么?
A學生自己談看法
B出示小練筆
讓自己的生命為別人開一朵花:一次無償的獻血是一朵花,一句關切的問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評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能為別人開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為別人生活絢麗而付出的人是不尋常的人
四、巴金爺爺在信中還寫了什么內容呢?他對孩子們提了什么希望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五、作業
1.不管是今天我們所學習的這封信,還是你們所搜集的資料中,巴金爺爺的許多語言都是可以作為座右銘來指導我們的人生。老師就記住了兩句,一句是課文中的 “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另一句是課外的“掏出心來”。課后,同學們也可以搜集巴金爺爺的語言作為你自己的座右銘,或者選幾條喜歡的背一背,把它記在心上。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可愛可敬的老人,以爺爺為榜樣,伴著爺爺的希望,踏上我們的生命旅程,綻放我們燦爛的生命之花吧!
2、以正規書寫格式,給巴金老爺爺回一封信。
六、板書:
給家鄉孩子的一封回信
巴金 讓生命開花結果
為社會添光彩
為別人奉獻愛
孩子們 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給家鄉孩子的信》教案 篇13
小豆。鹤x了巴金爺爺寫的《給家鄉孩子的信》一文,我感動得流淚了。
大博士:是啊,因為這篇文章太感人了。巴金爺爺在體弱多病的情況下,還給小朋友寫回信,而且還說:“就讓這封信代替我同你們見面吧!闭f得多么真誠、親切!讓我們覺得看到了信,就仿佛看到了巴金爺爺。這是多么巧妙地想象啊,足以看出巴金爺爺對孩子們愛得很深,才會讓孩子們有這種認同感,多么不容易啊!雖是一種想象的寫法,但卻融入了真情——巴金爺爺愛我們,我們更愛巴金爺爺。
大博士:小豆丁,你接了解“想象”的寫法嗎?想象就是在現實生活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造出新的形象。 如“天空中的太陽像一個大火球”。這一句就采用了想象的寫法。雖然是想象,但可不是憑空設想,要貼近生活實際。小豆丁,你明白想象的用法了嗎?
小豆丁:嗯,知道了。想象是以現實生活材料為基礎的,而且要符合現實生活實際,不要搞得太懸喲!
大博士:那好,你再找找《給家鄉孩子的信》一文中,還有運用想象寫法的地方嗎?
小豆丁仔細閱讀了課文,一會兒就舉手向大博士報告。
小豆丁:大博士老師,我認為第一自然段“謝謝你們給我寫信,一大堆信!我數了數,一共四十封,好像你們都站在我面前,爭先恐后,講個不停,好不熱鬧!家鄉的孩子們,謝謝你們給我這個老人帶來溫暖!敝杏邢胂蟮牟糠,就是“好像你們都站在我面前,爭先恐后,講個不停,好不熱鬧!”這一想象是巴金爺爺看到了孩子們的來信油然而生的,而且,我還發現,想象的句子中通常含有“好像”、“仿佛”等詞語,這也是判斷想象的標志。
大博士:小豆丁,你真聰明。而且這一句想象,也體現了巴金爺爺對孩子們深深地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