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母親》教案(精選14篇)
《荷葉·母親》教案 篇1
荷葉母親
教學建議
七年級上冊是根據(jù)生活內(nèi)容編排單元的。第五單元是以親情為主題,《風箏》寫手足之間童年的故事;《羚羊木雕》寫子女與父母的矛盾;《散步》寫三代人的和諧美滿;《世說新語》兩則是寫少年兒童成長中的聰明機智的故事;而《金色花》及《紙船》則是表現(xiàn)母愛的兩篇詩歌;所以在教學時定位在感受母愛的位置上。泰戈爾的詩歌清新自然,想象豐富,語言秀麗,文中孩子天真的想法,頑皮可愛的形象,無不充溢著濃濃的對母親的愛和依戀。《荷葉母親》是冰心一篇很典型的以母愛為主題的文章。文章描述了一朵在雷雨之夜的盛開的紅蓮,被打得左右傾斜。作者站在屋檐下,不由的擔心那一朵剛剛展開花瓣的紅蓮。正當作者“無法可想”之時,紅蓮旁的大荷葉“傾側(cè)了,正好覆蓋在紅蓮上”,無懼無畏地守護著紅蓮,正如母親的手呵護著兒女一般……
在教學中,以朗讀教學為主,教會學生“美讀”,帶著美好的情懷,美好的想像,用優(yōu)美的聲調(diào),抑揚頓挫地朗讀詩歌,在美的詩歌里得到熏陶。
教學目的
⒈知識與能力目標:指導學生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⒉過程與方法目標: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理解詩句中限制、修飾性詞語的表達作用。
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重點難點:
⒈重點:體味詩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⒉難點:聯(lián)系生活,細致深入地體味親情之愛,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互動流程
一、情景導入。
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世上只有媽媽好
世上只有媽媽好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投進了媽媽的懷抱
幸福享不了
世上只有媽媽好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投進了媽媽的懷抱
幸福享不了
沒有媽媽最苦惱
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離開媽媽的懷抱
幸福哪里找
沒有媽媽最苦惱
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離開媽媽的懷抱
幸福哪里找
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一種感情,也是古今中外文學史上一個永恒的主題。泰戈爾的《金色花》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個頑皮的孩子形象,表達對母親的深情,而《荷葉母親》又是如何來體現(xiàn)的呢?
二、字詞積累。
并蒂:瓜、果等跟莖、枝相連的部分。
瑞:吉祥的。
菡萏(hàndàn):荷花。
徘徊(páihuái):在一個地方來回的走。
欹(qī):傾斜。
蔭蔽:遮蔽。
三、走近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詩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四、感知閣。
⒈把握文章大意。
明確:這是一篇借景寫人,托荷贊母的散文。寫荷花是為了寫“我”,寫荷葉是為了寫母親,達到“我”是雨打風擺的荷花,而母親則是替荷花抵擋風雨的荷葉的境界。是啊,連荷葉都會自覺地保護荷花,何況母親愛護自己的子女。
⒉理清結(jié)構(gòu)層次。
明確:文章從自家院子里的蓮花寫起,重點寫雨中的蓮花,在雨中作者發(fā)現(xiàn)荷葉掩蓋起蓮花,觸動了自己,于是產(chǎn)生了聯(lián)想,想起了母親,想起了母親愛護兒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發(fā)自己對母親保護兒女成長的感情。
五、品讀軒。
⒈文章寫蓮,先作平平淡淡的敘述,“有并蒂的,還有三蒂的,四蒂的”,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明確: 紅蓮是全文著力用墨的重點。作者先作平平淡淡的鋪墊,接著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認識,花瑞人祥,三蒂蓮的開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與人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伏筆。
⒉園里蓮花有很多,只擇其中兩朵來寫,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這樣有什么作用?
明確:兩朵蓮花,二紅一白,一謝一安然,以白襯紅,更突出紅蓮在勇敢慈憐的荷葉的庇蔭下的幸福。
⒊“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
明確: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坎坷磨難,只有母親是保護自己度過人生路上坎坷與磨難的人。母愛是偉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時候得到安慰,在孤獨中的到歡樂,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時得到幸福。
六、探究樂園。
⒈“雨點不住地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zhuǎn)無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動”,作者看到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側(cè)過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深受感動,是因為什么?
明確:因為荷葉傾側(cè)過來覆蓋紅蓮正如母親為自己遮風擋雨,無畏地為紅蓮遮蔽.作者被感動了。感嘆母親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難的時候,只有母親無私的幫助自己。
⒉“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一句在文章結(jié)構(gòu)中有何作用?
明確:簡單幾筆點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曲終見題旨,結(jié)尾宕開一筆,留給讀者更多想象空間,自然界的雨點是可見的,有形的,而“心中的雨點”涉及的面很廣,內(nèi)容紛繁,誰來蔭蔽,這就把母愛推向高潮。
七、課堂回眸。
這篇文章所描給的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場景,十分溫馨感人,既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又讓人順理成章的聯(lián)想到母親的呵護及關(guān)愛,從而使荷葉母親的形象美好又偉大,這種對母親愛戀的情感,在冰心的另一首《母親》詩中,收到了異曲同工的效果。 而這篇文章,讓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母愛。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但愿有一天當我們張開有力的翅膀翱翔于祖國遼闊的藍天時,能看到母親欣慰的笑容。
八、綜合實踐。
比較閱讀《紙船》
紙船——寄母親
冰心
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
總是留著,
留著,
疊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
總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來!
注:1923年初夏,冰心畢業(yè)于燕京大學。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約克遜號郵船赴美國留學。8月19日抵日本神戶,21日游覽了橫濱。從寫作時間來看,這首詩是詩人于游覽橫濱之后的第六天,在繼續(xù)向大洋彼岸進發(fā)的海輪上創(chuàng)作的。
明確:可以從主題、創(chuàng)作背景、表現(xiàn)手法、表達方式等出發(fā)作比較。
鞏固性練習
⒈《荷葉母親》的作者是我國現(xiàn)代詩人、女作家冰心,原名謝婉瑩,該詩人的代表作還有《繁星》、《春水》等。
⒉文字游戲:請你試一試,完成由“房子”和“茶”,“月亮”和“花”的聯(lián)想。
房子→(主人),(主人)→(客人),(喝水)→(喝水),(喝水)→茶
月亮→(太陽),(太陽)→(大地),(大地)→(花園),(花園)→花
⒊仿照示例。
例:音樂像一股晶瑩而又甘美的泉水,流進人們的心里,洗去心靈中的塵垢。
(1)冬天像個慈善的老人,給小麥蓋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過嬌弱的童年。
(2)老師的話像一把開心的鑰匙,打開了我的心靈之鎖,重新?lián)P起了我自信的帆。
(3)淋成落湯雞的我,感覺好像掉進了冰窖里,從頭到腳都涼透了。
提升練習
荷葉母親
父親的朋友送給我們兩缸蓮花,一缸是紅的,一缸是白的,都擺在院子里。
8年之久,我沒有在院子里看蓮花了——但故鄉(xiāng)的園院里,卻有許多;不但有并蒂的,還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紅蓮。
9年前的一個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涼。祖父笑著和我說:“我們院里最初開三蒂蓮的時候,正好我們大家庭里添了你們?nèi)齻姊妹。大家都歡喜,說適應了花瑞。”
半夜里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陰的天,我覺得有些煩悶。從窗內(nèi)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jīng)謝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個小小的蓮蓬,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
仍是不適意——徘徊了一會子,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欹斜。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
對屋里母親喚著,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側(cè)了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
雨勢并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地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zhuǎn)無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動——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⒋作者看到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側(cè)過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深受感動,是因為什么?
因為荷葉傾側(cè)過來覆蓋紅蓮正如母親為自己遮風擋雨,無畏地為紅蓮遮蔽.作者被感動了。感嘆母親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難的時候,只有母親無私的幫助自己。
⒌作者由此發(fā)出感嘆:“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是什么意思?
母愛是偉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時候得到安慰,在孤獨中的到歡樂,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時得到幸福。
⒍讀這篇文章,你是否也想起你得到的母愛?寫下來。
略。
拓展延伸
(一)
嫩綠的芽兒和青年說:“發(fā)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兒和青年說:“貢獻你自己!”
淡紅的果兒和青年說:“犧牲你自己!”
⒎這首詩所用的修辭手法有排比、擬人。
⒏詩中用發(fā)展、貢獻、犧牲三個詞,對不同時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⒐這首詩作者的寫作目的是什么?
鼓勵青年努力向上、自我奉獻、自我犧牲。
⒑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c )
a.詩中“嫩綠”“淡白”“深紅”等色彩詞匯,巧妙點明了時間正在向前移動,事物也在運動變化
b.詩中表現(xiàn)了詩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時的愿望和理想
c.“芽兒”“花兒”“果兒”其實是作者的化身
d.這首詩共三段,句式結(jié)構(gòu)基本相同
(二)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頭來
感謝春光的愛——
然而那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終于沉默
母親啊
你是那春光嗎?
⒒明明想“感謝春光”,卻“終于沉默”。為什么不說呢?這其中包含著怎樣的思想感情。
因為他認識到幾句感謝的話是不足以報答“春光的愛”的,沉默中包含著更深的感激與敬意。
⒓最后的一句話隱含著對母親的特別的感激之情,它的后面可以補充上一句話揭示出這種感激之情,發(fā)揮你的想象補充上。
我就是那朵小小的花。
⒔這首詩和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的一句表達的思想很接近,你能默寫出那句詩嗎?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寫作訓練
這兩首詩都借助一種具體的形象抒發(fā)對母親的愛。請你也用這種手法寫一段話或一首小詩,表現(xiàn)對父母的愛。
略。
相關(guān)鏈接
1923年前的冰心(李存光)
冰心屬于五四新文學運動中涌現(xiàn)出的第一批現(xiàn)代作家,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為文學研究會的重要成員。
五四運動的浪潮,把冰心卷出了狹小的家庭和教會學校的門檻,她參加罷課、游行、開會和街頭宣傳等活動,熱心閱讀《新青年》《新潮》等雜志,并發(fā)表了一些宣傳性的文章。
在新思潮的激蕩下,1919年9月以“冰心”的筆名發(fā)表了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小說用對比手法描繪兩個家庭的不同生活方式,提示了為著事業(yè)改良家庭生活的必要。
五四高潮以后,冰心“退縮逃避到狹仄的家庭圈子里,去描寫歌頌那些在階級社會里不可能實行的‘人類之愛’”(《〈冰心小說散文選集〉自序》)。《超人》《悟》等,便是以“愛”的哲學認識生活的作品。
與此同時,她寫作散文。
1921年發(fā)表的《笑》,委婉地抒寫了洋溢在心中的對于生活的愛,被認為是新文學運動初期一篇具有典范意義的“美文”。
1922年,發(fā)表《往事》。這組散文敘寫了童年時代留下的一些深刻而清晰的印象。
從1919年冬天起,她受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將自己“零碎的思想”不時用三言兩語記錄下來。后來在《晨報》的“新文藝”欄發(fā)表,并結(jié)集為《繁星》和《春水》于1923年先后出版。這300余首無標題的格言式自由體小詩,以自然和諧的音調(diào),抒寫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索,歌頌母愛、人類之愛和大自然,篇幅短小,文筆清麗,意蘊雋永,顯示了女作家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審美意識,在五四新詩壇上別具一格,很有影響。
1923年秋,冰心赴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研究院學習英國文學。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年版)
《荷葉·母親》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情感朗讀,甚至背誦課文。
2. 帶領學生感受作者的童心,品味文中自然景物美的描寫。
3. 體驗詩歌中母愛和自然之愛的偉大。
4. 帶領學生感受什么是冰心“愛的哲學”。
教學重點、難點:
1. 感受作者筆下的童心、自然和母愛三個主題。
2. 理解冰心“愛的哲學”的含義。
教學方法:誦讀法、賞析法、情感體驗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情感導入:
這是一個雨后的早晨,天仍是陰沉沉的,空氣中還透著些許沒有散盡的暑氣。有這樣一位年輕的女子正微微倚在窗邊守望庭院中那兩缸蓮花,一缸是紅的,一缸是白的……此時她的內(nèi)心泛起了層層漣漪!今天,就讓我們跟著這首散文小詩《荷葉母親》清新明麗的語言,一起走進冰心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
二、朗讀指導:
1.首先請同學們自由地大聲地朗讀這首詩,邊讀邊圈畫出詩中生字詞。
2.板書、正音:
蒂dì 瑞ruì 梗gěng 菡萏hàndàn 攲jī 蔭yìn
3. 全班同學集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一讀詩中美好的情誼。(提問學生讀的好嗎?)
過渡:朗讀詩歌就要學會“美讀”,帶著美好的情懷,美好的想像,用優(yōu)美的`聲調(diào),恰當?shù)耐nD,抑揚頓挫地讀。
三、感受詩中的“童心”、“自然”和“母愛”。
(一)感受“童心”
1.請問寫這首詩時,冰心幾歲? 明確:23歲
2.二、三兩個自然段中提到“八年之久”“九年前”,那么請問九年前她幾歲?明確:14歲,所以說九年前的她還只是一個孩子。
3.時隔多年,她為何要回憶兒時的那段往事?(請一位女生朗讀二三兩段)
明確:(1)父親朋友送的蓮花勾起了作者對故鄉(xiāng)園院里蓮花的回憶;(2)想起了祖父和祖父“笑”著說的話:“花瑞”(花瑞人祥,說明這段回憶是美好的、幸福的、吉祥的)——雖然此時的冰心已經(jīng)長大,但她依然少女懷蓮,童心未泯;(3)為下面寫蓮巧設鋪墊。
板書:童心
(二)感受自然之美
1.如今多年后,詩人再見蓮花,請問這時詩人筆下的蓮花美嗎?美、不美。
請同學們聽教師朗誦這首詩,劃出詩中描寫蓮花的語句,品一品詩中美好的語言,美在哪里?又不美在哪里?
明確:白蓮:(美)花瓣散落的姿態(tài)之美、色彩之美(不美)謝了、零落了
※過渡:白蓮如此,紅蓮亦如此。
《荷葉·母親》教案 篇3
案例說明
選自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本單元以親情為主題,歌頌人間濃濃的親情。《荷葉母親》是一篇愛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生動場景所感動,而聯(lián)想到母親的呵護與關(guān)愛,幻化出《荷葉母親》如詩如畫的美好形象。美文需要美讀。語文具有重要的審美功能,語文課應關(guān)注學生情感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是藝術(shù),文學也是藝術(shù),藝術(shù)是相通的,本堂課借助音樂的力量,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美美的朗讀,體會到詩情畫意之美。
教學目標:
1、品讀語言,體會感人至深的親情;
2、借用音樂,提高散文詩的朗讀能力。
案例描述
一、導入:《母親》音樂渲染,出示歌詞,撥動學生情感,創(chuàng)設情境。
(閻維文演唱得非常動情,歌詞里寫的生活細節(jié):拿新書包。打花雨傘。擦淚花等能使學生產(chǎn)生共鳴,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作好鋪墊。歌詞如詩行排列,也讓學生初步體會到詩與歌的聯(lián)姻。)
師:這首歌歌頌了什么?從古到今,歌頌母愛的藝術(shù)作品層出不窮。
(學生舉例:《世上只有媽媽好》、《燭光里的媽媽》、《游子吟》)
出示畫面詩句“母親啊!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里。”這首詩句來自哪本著作?
(本詩句與本課題的內(nèi)涵是一致的,與中心句:“母親!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有異曲同工之妙,有助于對課文的`理解。學生讀,不夠動情,尚未入情。)
二、簡介《繁星春水》及作者。(多媒體出示,突出“母愛,童真,自然”)
三、出示課題《荷葉母親》
集體朗讀,整體感知:
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學生幾乎能找出來,指點朗讀,感情還是不夠投入,文章的主旨很容易把握。)
師:請欣賞老師拍的荷葉圖,去年我去廈門旅游時在南普陀寺院前拍的,請問:“寺院前種為何種荷花?以歌頌母愛的圣潔為題有何用意?”
(學生答:純潔、高潔、圣潔。最后認為圣潔最恰當。體會作者以《荷葉母親》為題來歌頌母愛的圣潔。)
四、配樂朗誦:
師:詩歌,如詩如歌,當詩歌配上樂曲進行朗讀感覺會怎樣?
1、配樂《胡桃夾子》,學生自讀
師:配上這樣的樂曲,行嗎?
生:不行,此樂曲歡快,節(jié)奏感強,較深沉,很抒情。
(由于經(jīng)常進行配樂朗誦,學生樂感有所增強,因此把握比較好。)
師:找出作者情感變化的關(guān)鍵詞。
(學生找得很準,煩悶→不適意→散盡→感動)
2、再次配樂:《阿根廷,別為我哭泣》學生集體讀。
(學生感覺說可以,配上此樂曲后,與第一次朗讀形入情入境、傳情達意地朗讀,我們真真切切感受著語言藝術(shù)之美,與第一次朗讀形成鮮明的對比,學生自我評價也不錯,聲音的高低,語速的快慢,重音、停頓均較明顯。如最后一段學生很自然把聲音上揚,讀得很動情。趁此讓學生評價幾處讀得很不錯的語句,說說為何這樣讀。學生幾乎都能說出來。)
五、自主閱讀,小組合作:
用鉛筆圈點勾畫作者四次看紅蓮的心情、環(huán)境,紅蓮的表現(xiàn),分別用〈〉、[]表示,并通過小組合作:把自己最喜歡的一處讀給組內(nèi)聽,教師進行指導。
六、動情的朗讀最后一節(jié),與之前朗讀形成對比,釋疑“心中的雨點”指什么?(人生的挫折、困難)要求學生聯(lián)系實際談談,再次出示課前《母親》歌詞,產(chǎn)生共鳴。
(本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回答不夠積極,很多學生眼神較困惑,教師設計思考題“是我們得到的母愛太多還是我們?nèi)鄙僖环莞卸餍模俊备鲃e學生悄悄地說;“感恩不夠。”課堂上沉默了半分中,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沉默中學生感受到母愛的偉大,為下文的再次朗讀蓄勢。)
七、請個別學生(學生推薦)進行配樂朗讀。
(本環(huán)節(jié)設計以欣賞為主,學生多評價優(yōu)點,以激發(fā)學生的配樂朗讀興趣為主。學生讀得動情,學生聽得入迷)
八、拓展延伸:《紙船》
(《紙船》與《荷葉母親》同一主題,寫法上相似,有助于對教學目標的進一步落實。)
案例反思
朗讀,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只有瑯瑯書聲的語文課堂才是煥發(fā)生命的課堂。但是,怎樣讀得有效,一直說起來容易,操作起來亦難。讓我們?nèi)绾巫龅礁泳降囊I和指點,將語言文字的魅力傳達給孩子們,在讀中有所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配樂朗誦是一條很好的途徑。
朗讀,情感是第一位的。音樂是全世界通用的語言,音樂生活中無所不在,貝多芬說:“音樂最能爆發(fā)人類的精神。”音樂本身是一種情感藝術(shù),只要選擇恰當,音樂就可以為詩歌朗讀插上翅膀。
配樂朗誦很能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情感,是一種很好的朗讀方法。學生只有投入文章中,情感才能激發(fā)。音樂能激發(fā)人們的創(chuàng)造性,將音樂運用于課堂,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心境,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課前,音樂創(chuàng)設了情境。音樂能帶給人們良好愉悅的心境,激發(fā)想象力,陶冶情操。課堂也因藝術(shù)的介入,而變得更為互動、活躍、高效。上課初配樂朗讀,兩種樂曲對比中,讓學生揣摩到作者的情感,把握朗讀基調(diào)。學生的配樂朗讀再加上美麗的畫面,如本課課件選擇的荷葉畫面色彩較淡雅,整體畫面字體以荷花顏色為主,與文本語言風格和諧。讓學生能感到詩情畫意的美,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朗讀美文的興趣。
要使配樂朗誦出彩,課前要精選樂曲,了解樂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使曲中的情感和文中的情感相似。教《秋天》配上《秋日私語》,教《濟南的冬天》配上《安妮的仙境》,如選擇的兩首對比樂曲,一首選擇兒童歌劇《胡桃夾子》,讓學生較易把握,因為我們僅是借助音樂的翅膀,一首選擇《阿根廷,別為我哭泣》,它傳達的那種深沉的愛與文本較吻合,兩者和諧才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當然如果能為文本量身定做一首曲子那是多么好!
當然“乘著音樂的翅膀”,讓學生美美的朗讀,需要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如在休息時間經(jīng)常無意識地放一些經(jīng)典名曲,在早自修經(jīng)常進行配樂朗誦欣賞。但它不愧是詩歌閱讀教學的一條很好的途徑。
《荷葉·母親》教案 篇4
七年級上冊是根據(jù)生活內(nèi)容編排單元的。第五單元是以親情為主題,《風箏》寫手足之間童年的故事;《羚羊木雕》寫子女與父母的矛盾;《散步》寫三代人的和諧美滿;《世說新語》兩則是寫少年兒童成長中的聰明機智的故事;而《金色花》及《紙船》則是表現(xiàn)母愛的兩篇詩歌;所以在教學時定位在感受母愛的位置上。泰戈爾的詩歌清新自然,想象豐富,語言秀麗,文中孩子天真的想法,頑皮可愛的形象,無不充溢著濃濃的對母親的愛和依戀。《荷葉母親》是冰心一篇很典型的以母愛為主題的文章。文章描述了一朵在雷雨之夜的盛開的紅蓮,被打得左右傾斜。作者站在屋檐下,不由的擔心那一朵剛剛展開花瓣的紅蓮。正當作者“無法可想”之時,紅蓮旁的大荷葉“傾側(cè)了,正好覆蓋在紅蓮上”,無懼無畏地守護著紅蓮,正如母親的手呵護著兒女一般……
在教學中,以朗讀教學為主,教會學生“美讀”,帶著美好的情懷,美好的想像,用優(yōu)美的聲調(diào),抑揚頓挫地朗讀詩歌,在美的詩歌里得到熏陶。
教學目標:
⒈知識與能力目標:指導學生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⒉過程與方法目標: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理解詩句中限制、修飾性詞語的表達作用。
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重點難點:
⒈重點:體味詩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⒉難點:聯(lián)系生活,細致深入地體味親情之愛,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999年10月3日,在貴州的麻嶺風景區(qū),正在進行的纜車突然墜毀,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難,而就在悲劇發(fā)生時,一對年輕的夫婦,同時用雙手托起了自己兩歲半的兒子,結(jié)果兒子得救了,這對夫婦卻失去了生命,在生和死的瞬間,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們用雙手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兒子,這就是父母之愛。今天我們來學習冰心的《荷葉 母親》一起去感受那風雨中的母愛。(板書課題,作者)
(過渡:讓我們先走進作者)
二、走進作者
冰心(1900-1999),
原名謝婉瑩,中國現(xiàn)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
代表作有:
散文集《寄小讀者》
詩集《繁星》、《春水》
冰心的創(chuàng)作內(nèi)容大致包括:
母愛、童真、自然三個方面。
以宣揚“愛的哲學”著稱,而母愛,就是“愛的哲學”的根本出發(fā)點。
(過渡:這是一首散文詩,那就讓我們在朗讀中慢慢品味文章,請先聽課文錄音)
三、聽讀
1 聽錄音,注意停頓和語氣、語調(diào)的處理
2 學生自由朗讀,(提示:遇到不認識的字詞可以借助注釋,也可以問老師)
3 個別讀,(推薦學生讀)
《荷葉·母親》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親情為主題,歌頌人間濃濃的親情,本篇即是一篇歌頌偉大母愛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生動場景所感動,而聯(lián)想到母親的呵護與關(guān)愛,抒發(fā)了子女對母親的愛,在母親身邊,孩子沐浴母愛的光輝,是何等幸福快樂;心中的`雨來了,只有母親,才是子女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這篇課文,要讓學生學會用心靈去跟作者進行交流、對話,去分享那真摯美好的親情,使學習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心境,從而促進語文知識的獲得和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已有獨立識字能力,因此本課的生字詞由學生課前獨立預習,課上老師統(tǒng)一展示。這篇文章內(nèi)容簡單,學生容易理解,關(guān)鍵語句多角度感悟文章,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親人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文;體會詩的寫作特色。
2、過程與方法目標: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理解詩的思想內(nèi)容。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親人的感情,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詩的思想內(nèi)容
難點: 體會本詩的寫作特色
《荷葉·母親》教案 篇6
目標:
1、知識與能力:指導學生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鑒賞詩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品味詩歌的精美的語言。
3、情感與價值:體會母子情。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詩歌以物喻人的手法及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味母子情深。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交流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的《金色花》,我們被濃濃的母子情所感染和感動。是的,母愛是人世間最無私、最仁慈、最寬容、最偉大的愛。正是因為有了母愛我們每一個人才感到幸福無比。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著著名作家冰心去尋找一份幸福、一份感動。
二、 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
2、檢查預習情況(出示小黑板)
(1) 作者(2)字詞:并蒂、花瑞、菡萏、欹斜、慈憐、蔭蔽
三、 繼續(xù)感知,尋找感動
1、現(xiàn)在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思考:作者因什么而感動?(作者被紅蓮還是白蓮所感動?)
明確: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側(cè)下來,遮蓋住紅蓮,為其遮風擋雨。(畫圖)
2、那同學們能否找到文中描寫這個畫面的`段落呢?(引導學生尋找6、7自然段)
3、有感情地齊讀6、7段。(重點字:慢慢地、傾側(cè)、覆蓋、勇敢慈憐)
4、同學們,結(jié)合剛才這兩段文字,你認為給這幅畫起一個什么名字?(荷葉護蓮圖)
5、師過渡:這一朵紅蓮正在荷葉的庇護之下,安全地成長著……這畫面不僅讓作者感動,也深深地觸動了我們的心弦。試想一下:如果紅蓮沒有了荷葉的保護,結(jié)果會怎樣呢?
(學生回答——凋零、枯萎)
師:對,如果紅蓮沒有了荷葉的保護,就會像文中的那株白蓮。
請個同學說說:文中白蓮的結(jié)局怎樣?
師:(畫圖)作者通過對比的手法,白蓮和紅蓮都經(jīng)歷了一場風雨襲擊,因為白蓮沒有荷葉保護所以凋零散飄,而紅蓮在荷葉的細心保護之下,健康、安全、快樂地生活著。作者就是被這樣一幅畫面所感染和感動。作者(指著黑板上的圖)觸——景——生——情,以——花——喻——人,想到了自已就是一株什么?(紅蓮)而荷葉就是自己的什么?(母親)
6、齊讀最后一段。(出示小黑板)
荷花是我,荷葉是母親,母愛偉大無窮。“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只有母親是保護我們度過人生路上坎坷與磨難的人。母親就是我們生命中永遠為我們遮風擋雨的人。
7、師:同學們,母愛是一曲動人的歌,帶著我們云游四方;
母愛是一縷溫暖的春風,帶給我們無比的愜意;
就如作者所說,我是紅蓮,媽媽是荷葉!為了我們的健康、為了我們的快樂、為了我們的幸福,偉大的媽媽們甘愿付出,甘愿犧牲……我們在媽媽的呵護下一天天長大了,而媽媽的頭發(fā)也一天天變白了,皺紋也一天天加深了……
媽媽,我想大聲對你說:媽媽——我——愛——你!
8、再次有感情的齊讀課文。
四、 作業(yè):
1、書面:課時作業(yè)
2、課后:回家?guī)蛬寢屪鍪拢匠4騻電話去問候媽媽。
五、 板書設計:
六、 后記
《荷葉·母親》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⒈知識與能力目標:指導學生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鑒賞詩歌的能力。
⒉過程與方法目標: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
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重點難點:
⒈重點:體味詩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⒉難點:聯(lián)系生活,細致深入地體味親情之愛,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情景導入。
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一種感情,也是古今中外文學史上一個永恒的主題。泰戈爾的《金色花》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個頑皮的孩子形象,表達對母親的深情,而《荷葉母親》又是如何來體現(xiàn)的呢?
二、字詞積累。
并蒂:瓜、果等跟莖、枝相連的部分。
瑞:吉祥的。
菡萏(hàndàn):荷花。
徘徊(páihuái):在一個地方來回的走。
欹(qī):傾斜。
蔭蔽:遮蔽。
花瑞:花開的好預兆。
蓮蓬:蓮花開過后的花托。
適意:舒適。
亭亭:①形容高聳;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遮攔:zhē遮擋,阻擋。
三、走近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現(xiàn)代散文家、詩人、兒童文學家,詩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散文集《寄小讀者》。
冰心的創(chuàng)作內(nèi)容大致包括:母愛、童真、自然三個方面。以宣揚“愛的哲學”著稱,而母愛,就是“愛的哲學”的根本出發(fā)點。
四、關(guān)于散文詩:
散文詩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體,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詩的意境和散文表現(xiàn)力。
表象是散文,本質(zhì)是詩。
五、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把握大意。(聽讀結(jié)束,找學生來概括大意)
這篇散文借景寫人,托物寄情,以花喻人,激起自然地贊頌母親的愛、母女的情。寫荷花是為了寫“我”,寫荷葉是為了寫母親,達到“我”是雨打風擺的荷花,而母親則是替荷花抵擋風雨的荷葉的境界。是啊,連荷葉都會自覺地保護荷花,何況母親愛護自己的子女。純潔的母愛,總在我們遇到風雨的時候悄然而至,給我們慰藉和力量;無私的母愛,將永遠保護我們,伴我們一生。
2、理清結(jié)構(gòu)層次
從自家院子里的蓮花寫起,重點寫雨中的蓮花,寫自家院中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情景。在雨中作者發(fā)現(xiàn)荷葉掩蓋起蓮花,觸動了自己,于是產(chǎn)生了聯(lián)想,想起了母親,想起了母親愛護兒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發(fā)自己對母親保護兒女成長的感情。
3、本文用什么方法引出對家庭往事的回憶?
用觸景生情的方法,引出家庭往事的回憶。父親的朋友送的蓮花引出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紅蓮,引入自然。
六、探究品讀
1、作者為什么要從自家院子里的蓮花寫起?課文重點描寫的是什么?為什么還要提及九年前祖父和我的賞蓮呢?
2、四看紅蓮,當時的環(huán)境是怎樣的?紅蓮呢?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變化的呢?
3、課文中寫作者的情緒變化有什么作用?結(jié)尾“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有什么作用?
4、結(jié)尾一段“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蓋天空下的蔭蔽?”蘊含了怎樣的感情?
5、園里蓮花有很多,只擇其中兩朵來寫,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這樣有什么作用?
6、“雨點不住地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zhuǎn)無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動”,作者看到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側(cè)過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深受感動,是因為什么?
分組討論,展示,老師明確:
1、作者為什么要從自家院子里的蓮花寫起?課文重點描寫的是什么?為什么還要提及九年前祖父和我的賞蓮呢?
(1)因為自家院中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情景,觸動了自己,于是產(chǎn)生了聯(lián)想,“我”是雨打風吹下的荷花,而母親是替荷花抵擋風雨的荷葉。寫荷花是為了寫“我”,寫荷葉是為了寫母親,既充滿了愛意,有順理成章地聯(lián)想到母親的呵護及關(guān)愛,溫馨感人。于是借此景抒發(fā)自己對母親保護兒女成長的感情。
(2)紅蓮是全文著力描寫的重點。課文從自家院子里的蓮花寫起,重點寫雨中的蓮花。
(3)在寫雨打紅蓮、荷葉護蓮之前,作者先將九年前與祖父的賞蓮寫出,作平平淡淡的鋪墊,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認識,花瑞人祥,三蒂蓮的開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與人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筆。
2、四看紅蓮,當時的環(huán)境是怎樣的?紅蓮呢?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變化的呢?
3、課文中寫作者的情緒變化有什么作用?結(jié)尾“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有什么作用?
課文中作者的情緒從“煩悶”到“不適意”,從“不適意”到“不寧的心緒散盡”,這樣寫表露了作者關(guān)注花的命運的感情。
結(jié)尾直抒胸臆,卒章顯志。自然界的雨點是可見的、有形的,“心中的雨點”卻是無形的,涉及的面廣,內(nèi)容紛繁,除了母親,還有誰能蔭蔽?這就把母愛推向了高潮。
4、結(jié)尾一段“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蓋天空下的.蔭蔽?”蘊含了怎樣的感情?
荷花是“我”,荷葉是母親,溫馨感人,愛意濃濃。母愛博大無邊,偉大無窮。“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坎坷磨難。只有母親是保護我們度過人生路上坎坷與磨難的人。母親就是我們的生命中永遠為我們遮蔽風雨的人。
5、園里蓮花有很多,只擇其中兩朵來寫,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這樣有什么作用?
兩朵蓮花,二紅一白,一謝一安然,以白襯紅,更突出紅蓮在勇敢慈憐的荷葉的庇蔭下的幸福。
6、“雨點不住地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zhuǎn)無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動”,作者看到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側(cè)過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深受感動,是因為什么?
因為荷葉傾側(cè)過來覆蓋紅蓮正如母親為自己遮風擋雨,無畏地為紅蓮遮蔽.作者被感動了。感嘆母親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難的時候,只有母親無私的幫助自己。
七、拓展訓練:
(一)
小小的花/也想抬起頭來/感謝春光的愛——/然而那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終于沉默/母親啊/你是那春光嗎?
1、明明想“感謝春光”,卻“終于沉默”。為什么不說呢?這其中包含著怎樣的思想感情。
因為他認識到幾句感謝的話是不足以報答“春光的愛”的,沉默中包含著更深的感激與敬意。
2、最后的一句話隱含著對母親的特別的感激之情,它的后面可以補充上一句話揭示出這種感激之情,發(fā)揮你的想象補充上。
我就是那朵小小的花。
3、這首詩和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的一句表達的思想很接近,你能默寫出那句詩嗎?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二)
嫩綠的芽兒和青年說:“發(fā)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兒和青年說:“貢獻你自己!”
淡紅的果兒和青年說:“犧牲你自己!”
1、這首詩所用的修辭手法有排比、擬人。
2、詩中用發(fā)展、貢獻、犧牲三個詞,對不同時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這首詩作者的寫作目的是什么?
鼓勵青年努力向上、自我奉獻、自我犧牲
4、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A.詩中“嫩綠”“淡白”“深紅”等色彩詞匯,巧妙點明了時間正在向前移動,事物也在運動變化
B.詩中表現(xiàn)了詩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時的愿望和理想
C.“芽兒”“花兒”“果兒”其實是作者的化身
D.這首詩共三段,句式結(jié)構(gòu)基本相同
(三)
1、文字游戲:請你試一試,完成由“房子”和“茶”,“月亮”和“花”的聯(lián)想。
房子→(主人),(主人)→(客人),(喝水)→(喝水),(喝水)→茶
月亮→(太陽),(太陽)→(大地),(大地)→(花園),(花園)→花
2、仿照示例。
例:音樂像一股晶瑩而又甘美的泉水,流進人們的心里,洗去心靈中的塵垢。
(1)冬天像個慈善的老人,給小麥蓋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過嬌弱的童年。
(2)老師的話像一把開心的鑰匙,打開了我的心靈之鎖,重新?lián)P起了我自信的帆。
(3)淋成落湯雞的我,感覺好像掉進了冰窖里,從頭到腳都涼透了。
八、布置作業(yè):《導學練》。
《荷葉·母親》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⒈知識與能力目標:指導學生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鑒賞詩歌的能力。
⒉過程與方法目標: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
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重點難點:
⒈重點:體味詩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⒉難點:聯(lián)系生活,細致深入地體味親情之愛,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情景導入。
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一種感情,也是古今中外文學史上一個永恒的主題。泰戈爾的《金色花》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個頑皮的孩子形象,表達對母親的深情,而《荷葉母親》又是如何來體現(xiàn)的呢?
二、字詞積累。
并蒂:瓜、果等跟莖、枝相連的部分。
瑞:吉祥的。
菡萏(hàndàn):荷花。
徘徊(páihuái):在一個地方來回的走。
欹(qī):傾斜。
蔭蔽:遮蔽。
花瑞:花開的好預兆。
蓮蓬:蓮花開過后的花托。
適意:舒適。
亭亭:①形容高聳;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遮攔:zhē遮擋,阻擋。
三、走近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現(xiàn)代散文家、詩人、兒童文學家,詩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散文集《寄小讀者》。
冰心的創(chuàng)作內(nèi)容大致包括:母愛、童真、自然三個方面。以宣揚“愛的哲學”著稱,而母愛,就是“愛的哲學”的根本出發(fā)點。
四、關(guān)于散文詩:
散文詩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體,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詩的意境和散文表現(xiàn)力。
表象是散文,本質(zhì)是詩。
五、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把握文章大意。(聽讀結(jié)束,找學生來概括大意)
這篇散文借景寫人,托物寄情,以花喻人,激起自然地贊頌母親的愛、母女的情。寫荷花是為了寫“我”,寫荷葉是為了寫母親,達到“我”是雨打風擺的荷花,而母親則是替荷花抵擋風雨的荷葉的境界。是啊,連荷葉都會自覺地保護荷花,何況母親愛護自己的子女。純潔的母愛,總在我們遇到風雨的時候悄然而至,給我們慰藉和力量;無私的母愛,將永遠保護我們,伴我們一生。
2、理清結(jié)構(gòu)層次
文章從自家院子里的蓮花寫起,重點寫雨中的蓮花,寫自家院中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情景。在雨中作者發(fā)現(xiàn)荷葉掩蓋起蓮花,觸動了自己,于是產(chǎn)生了聯(lián)想,想起了母親,想起了母親愛護兒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發(fā)自己對母親保護兒女成長的感情。
3、本文用什么方法引出對家庭往事的回憶?
用觸景生情的方法,引出家庭往事的回憶。父親的朋友送的蓮花引出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紅蓮,引入自然。
六、探究品讀
1、作者為什么要從自家院子里的蓮花寫起?課文重點描寫的是什么?為什么還要提及九年前祖父和我的賞蓮呢?
2、文章四看紅蓮,當時的環(huán)境是怎樣的?紅蓮呢?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變化的呢?
3、課文中寫作者的情緒變化有什么作用?結(jié)尾“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有什么作用?
4、結(jié)尾一段“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蓋天空下的蔭蔽?”蘊含了怎樣的感情?
5、園里蓮花有很多,只擇其中兩朵來寫,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這樣有什么作用?
6、“雨點不住地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zhuǎn)無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動”,作者看到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側(cè)過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深受感動,是因為什么?
分組討論,展示,老師明確:
1、作者為什么要從自家院子里的蓮花寫起?課文重點描寫的是什么?為什么還要提及九年前祖父和我的賞蓮呢?
(1)因為自家院中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情景,觸動了自己,于是產(chǎn)生了聯(lián)想,“我”是雨打風吹下的荷花,而母親是替荷花抵擋風雨的荷葉。寫荷花是為了寫“我”,寫荷葉是為了寫母親,既充滿了愛意,有順理成章地聯(lián)想到母親的呵護及關(guān)愛,溫馨感人。于是借此景抒發(fā)自己對母親保護兒女成長的感情。
(2)紅蓮是全文著力描寫的重點。課文從自家院子里的蓮花寫起,重點寫雨中的蓮花。
(3)在寫雨打紅蓮、荷葉護蓮之前,作者先將九年前與祖父的賞蓮寫出,作平平淡淡的鋪墊,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認識,花瑞人祥,三蒂蓮的開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與人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筆。
2、文章四看紅蓮,當時的環(huán)境是怎樣的?紅蓮呢?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變化的呢?
3、課文中寫作者的情緒變化有什么作用?結(jié)尾“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有什么作用?
課文中作者的情緒從“煩悶”到“不適意”,從“不適意”到“不寧的心緒散盡”,這樣寫表露了作者關(guān)注花的命運的感情。
結(jié)尾直抒胸臆,卒章顯志。自然界的雨點是可見的、有形的,“心中的雨點”卻是無形的,涉及的面廣,內(nèi)容紛繁,除了母親,還有誰能蔭蔽?這就把母愛推向了高潮。
4、結(jié)尾一段“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蓋天空下的蔭蔽?”蘊含了怎樣的感情?
荷花是“我”,荷葉是母親,溫馨感人,愛意濃濃。母愛博大無邊,偉大無窮。“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坎坷磨難。只有母親是保護我們度過人生路上坎坷與磨難的人。母親就是我們的生命中永遠為我們遮蔽風雨的人。
5、園里蓮花有很多,只擇其中兩朵來寫,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這樣有什么作用?
兩朵蓮花,二紅一白,一謝一安然,以白襯紅,更突出紅蓮在勇敢慈憐的荷葉的庇蔭下的幸福。
6、“雨點不住地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zhuǎn)無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動”,作者看到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側(cè)過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深受感動,是因為什么?
因為荷葉傾側(cè)過來覆蓋紅蓮正如母親為自己遮風擋雨,無畏地為紅蓮遮蔽.作者被感動了。感嘆母親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難的時候,只有母親無私的幫助自己。
七、拓展訓練:
(一)
小小的花/也想抬起頭來/感謝春光的愛——/然而那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終于沉默/母親啊/你是那春光嗎?
1、明明想“感謝春光”,卻“終于沉默”。為什么不說呢?這其中包含著怎樣的思想感情。
因為他認識到幾句感謝的話是不足以報答“春光的愛”的,沉默中包含著更深的感激與敬意。
2、最后的一句話隱含著對母親的特別的感激之情,它的后面可以補充上一句話揭示出這種感激之情,發(fā)揮你的想象補充上。
我就是那朵小小的花。
3、這首詩和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的一句表達的思想很接近,你能默寫出那句詩嗎?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二)
嫩綠的芽兒和青年說:“發(fā)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兒和青年說:“貢獻你自己!”
淡紅的果兒和青年說:“犧牲你自己!”
1、這首詩所用的修辭手法有排比、擬人。
2、詩中用發(fā)展、貢獻、犧牲三個詞,對不同時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這首詩作者的寫作目的是什么?
鼓勵青年努力向上、自我奉獻、自我犧牲
4、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a.詩中“嫩綠”“淡白”“深紅”等色彩詞匯,巧妙點明了時間正在向前移動,事物也在運動變化
b.詩中表現(xiàn)了詩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時的愿望和理想
c.“芽兒”“花兒”“果兒”其實是作者的化身
d.這首詩共三段,句式結(jié)構(gòu)基本相同
(三)
1、文字游戲:請你試一試,完成由“房子”和“茶”,“月亮”和“花”的聯(lián)想。
房子→(主人),(主人)→(客人),(喝水)→(喝水),(喝水)→茶
月亮→(太陽),(太陽)→(大地),(大地)→(花園),(花園)→花
2、仿照示例。
例:音樂像一股晶瑩而又甘美的泉水,流進人們的心里,洗去心靈中的塵垢。
(1)冬天像個慈善的老人,給小麥蓋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過嬌弱的童年。
(2)老師的話像一把開心的鑰匙,打開了我的心靈之鎖,重新?lián)P起了我自信的帆。
(3)淋成落湯雞的我,感覺好像掉進了冰窖里,從頭到腳都涼透了。
八、布置作業(yè):《導學練》。
《荷葉·母親》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感動
2、感受母愛
3、以物喻人
教學流程:
課間播放《幸福拍手歌》
一、導入:
師:你們覺得自己幸福嗎?(學生發(fā)言)
師:那你們認為怎樣的人才是幸福的呢?(學生發(fā)言)
師:感謝于同學們這一份份真實的告白。其實老師覺得,幸福并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的約束,幸福其實很簡單。我認為一個容易被感動又能使別人感動的人,她也是幸福的人。因此,我認為著名的作家冰心,就是一個幸福的人。她的文章感動了千千萬萬的讀者,讓人倍覺人生的溫馨。
PPT:巴金說:我們喜歡她,跟著她愛星星,愛大海,我這個孤寂的孩子在她的作品里找到溫暖,找到失去的母愛。
師: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冰心尋找一份感動,也做一個幸福的人。
二、整體感知,尋找感動
1、現(xiàn)在,請同學們大聲地自由朗讀課文,并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的作者感動于一個怎樣的畫面?
明確:一個大荷葉慢慢傾側(cè)下來,覆蓋在紅蓮上面,為紅蓮遮攔了風雨。(顯示圖片)
2、那同學們能否找到文中描寫這個畫面的段落呢?(引導學生尋找段落6、7)
三、品析語言,感受感動
1、同學們,結(jié)合剛才這兩段文字,你認為該給這幅畫起一個什么題目才合適呢?說說理由。
(參考:荷葉護蓮圖、荷葉遮蓮圖、荷葉愛蓮圖)
師:老師覺得這個“遮”字似乎平淡了些,有沒有比“遮”字更有感情的?
學生說理由時,追問:你覺得這兩段中的哪些詞句能體現(xiàn)這個“護”字所蘊含的感情呢?
2、品析重點字詞:慢慢的,傾側(cè),覆蓋,勇敢慈憐(結(jié)合朗誦指導)
3、有感情地齊讀6、7自然段。
師:這一朵紅蓮正在荷葉的庇護之下,安全地成長著……這畫面不僅讓作者感動,也深深觸動了我們的心弦。同學們也不妨設想一下:如果紅蓮沒有了荷葉的蔭蔽,那結(jié)果會怎樣呢?(學生回答——花瓣凋零、枯萎)
師:對啊,同學們想象中的紅蓮就好像文中寫到的那朵謝了的白蓮。就請同學們找出文中描寫白蓮的句子。同學們認為這幾個句子應該怎么讀呢?
師:至于那朵白蓮,作者并未交代是怎么謝的,你能結(jié)合文中相關(guān)的語句作一下猜想嗎?簡述猜想依據(jù)。
師:請以“夜雨中的白蓮,我想對你說”為開頭,向白蓮傾訴一下你的感慨。
師:看來與白蓮相比,那一朵紅蓮是幸福的!其實仔細看來,它們都處于同樣的環(huán)境之下,都遭受了風雨的侵襲。請同學們找出文中描寫風雨的語句。
(學生尋找風雨語句,指出紅蓮的狀態(tài)和我的心情。)
四、提煉主旨,升華感動
在大自然的風雨中,那一朵白蓮早早凋謝了,而這一朵紅蓮因有了荷葉的蔭蔽必將開得愈加燦爛。同學們,聯(lián)系你們的生活實踐,說說這場暴風雨讓你們聯(lián)想到了什么?
明確:人生的風雨——挫折、困難
師:是啊,我們的人生也會遇到許多風雨,那么你會是風雨中的那一朵紅蓮還是那一朵白蓮呢?為什么?
(學生回答:紅蓮——因為有母親的時刻關(guān)懷和安慰。)
師:是啊,如果我們是那一朵紅蓮,那母親就是那一片為我蔭蔽人生風雨的荷葉!作者感動于這一幅畫面,更感動于這一份偉大的母愛。由此,作者道出了發(fā)自肺腑的感慨,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滿懷感情齊讀文章最后一段。
五、回歸生活,抒寫感動
在作者冰心的`筆下,我們尋找到了一份母愛帶來的感動。其實,感動是無處不在的。樓下的樹悄然綻放了一樹的芬芳,夜晚月亮撒下淡青色的光,都可能會令我們感動。那么,現(xiàn)在就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流瀉下心中的那一份感動。
請同學們仿造例句,抒寫你心中對母愛的感動。(寫后讀一讀)
六、拓展延伸,探尋感動
冰心簡介(原名,作品)
同學們一定會問,冰心何以能寫出那么多關(guān)于愛關(guān)于母愛的文章,是不是她的背后就有一位充滿愛的母親,一位像荷葉般勇敢慈憐的母親?確實如此,冰心的母親就是一位荷葉母親。(出示文章,擇有關(guān)章節(jié)介紹冰心母親,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有關(guān)作品,關(guān)注作家作品與生活的聯(lián)系。)
總結(jié):感動,無處不在。學會感動,是生活所需。老師始終認為一個容易被母親感動又能使母親感動的人,便是一個幸福的人。而我們沒有理由不做這樣的人。愿同學們都能成為幸福的人!
《荷葉·母親》教案 篇10
教材內(nèi)容:七年級人教版新教材第五單元,第24課,第2篇散文詩,原為《紙船》,今更新為《荷葉母親》
教材分析:
《詩兩首》是七年第五單元以親情為主題的一篇自讀課文,都抒發(fā)子女對母親的愛,在母親身邊,孩子沐浴母愛的光輝,是何等幸福快樂;心中的雨來了,只有母親,才是子女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讀這篇課文,讓學生學會用心靈去跟作者進行交流、對話,去分享那真摯美好的親情。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已有獨立識字能力。因此本課的生字詞由學生在家獨立完成。內(nèi)容簡單,學生容易理解,關(guān)鍵語句多角度感悟,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親人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文;
(2)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詩的思想內(nèi)容;
(3)體會詩的寫作特色。
教學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活動的積極組織者和引導者。語言教學應以讀為基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
2、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對有自主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兩首詩
(2)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詩的思想內(nèi)容
難點:體會詩的寫作特色
教學過程:
一、放歌曲《燭光里的媽媽》激情導入: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種感情,也最能集中地體現(xiàn)親情,所心在中外文學史上,母愛是文學作品中一個永恒的主題。提起它,我們的腦子里就會涌現(xiàn)出許多關(guān)母愛的語句,下面,就請同學們交流搜集的有關(guān)母愛的語句。
生1、“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生2、“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生3:世界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
師:是的,一次回眸,一個撫摸,每一個平凡的動作都會牽動為人子女的情思,今天我們來學習冰心的深情之作——《荷葉母親》。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先來了解作者
二、閱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快速默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要求學生:(1)標出生字詞,查閱工具書注音釋義。(2)抓住要點概括作者對蓮的情感態(tài)度。(3)引導學生評價,補充同學的概述的不足。
2、再讀課文(男女交叉朗讀,個人自由朗讀等各種方式)。要求學生進行朗讀評價。
三、朗讀感悟,感知作者情感
師:詩言志,詩傳情,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生1:母親對子女的愛,因為荷葉蔭蔽紅蓮。
生2:子女對母愛的贊頌,從文句“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可看出。
師:這兩位同學能通過自己的感悟,走進作者的心里表現(xiàn)很好。
四、在基本成誦的基礎上,感受寫作特色,激發(fā)情感體驗
生1:荷葉是母親的形象。
生2:紅蓮是子女的形象。
生3:風雨是生活中的困難。
師:本詩借助一種具體的形象抒發(fā)對母親的愛,請你也用這種手法寫一段話或一首詩,表現(xiàn)對母親的愛。
(學生試寫,老師指導)
生1:母親的傘,我是傘下的孩子。
生2:母親是春雨,我是幼苗。
生3:母親是挺拔的樹,我是樹上的果兒。
生4:母親是燈塔,我是夜航的船兒
……
五、拓展延伸
母親啊!
撇開你的憂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懷里
只有你是我靈魂的安頓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頭來
感謝春光的愛——
然而深厚的思慈,
反使她終于沉默。
母親啊!
你是那春光嗎?
本詩以花映人,抒發(fā)兒女對慈母的眷眷依戀之情,唱出了對慈母的愛的贊歌。比喻新穎,語言清麗,感人至深。
六、作業(yè):
1完成練習研討與練習一、二;
2、在名著導讀《繁星》、《春水》選擇一首詩進行賞析。
《荷葉·母親》教案 篇11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有這樣一條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你們能說說這條短信的故事嗎?
師生共敘:5.12汶川大地震中,在都江堰一處坍陷的民宅上,一位已經(jīng)死亡了的母親保持著雙膝跪地、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自己身體的姿勢。她的身下有個三四個月大的孩子,孩子安然無恙。已經(jīng)死亡了的母親的手機屏幕上是一條已經(jīng)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這位偉大的媽媽,和所有的媽媽一樣,不但用血汗培養(yǎng)孩子、而且用生命保護著自己的孩子。這位偉大的媽媽偉大無私的母愛,讓所有在場的戰(zhàn)士和醫(yī)生等救援人員淚流滿面。大家說說,是什么力量讓母親當時會有如此堅韌的毅力呢?這故事說明母愛是偉大無比的,是的,母愛是偉大的、無私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冰心的散文詩《荷葉母親》,再次感受作者所歌頌的偉大無私的母愛。
二、作者簡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現(xiàn)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讀者》等。
三、聽朗讀錄音,整體感知課文。
荷葉母親 蓮花 送蓮(眼前) 寫景
賞蓮(回憶)
荷葉 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眼前)
①雷雨到來之前的紅蓮
②雷雨越下越大時的紅蓮
③被荷葉覆蓋時的紅蓮
母親 由景入情,深情贊美母親 抒情
(寫作特色:生動形象,情景交融)
1、文中寫了蓮花、荷葉、母親,說說文章最主要要贊美的是哪一個呢?(明確:母親)
2、作者花大量的筆墨寫蓮花和荷葉,對贊美母親有什么作用呢?
(明確:為抒發(fā)對母親的贊美之情設置生動的情景)
小結(jié):寫母親是抒情,寫蓮花和荷葉是寫景,兩者結(jié)合,使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使文章達到生動形象,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
四、問題探究
1、為什么要寫與祖父賞蓮?
(提問學生,教師點撥)
寫“三蒂蓮”初開,與大家庭中添了“三個姊妹”映襯著寫,暗示花即是人,花瑞即人祥,為下文以花比喻子女做好充分的鋪墊。
2、為什么4―6段中作者情緒的變化總是和花的處境的變化呼應著?
(提問學生,教師點撥)
作者情緒:煩悶――不適意――不寧的心緒散盡
“煩悶”是因為半夜的雨讓白蓮凋謝了,白瓣兒像小船一樣飄散在水面上,開得正艷的紅蓮會不會遭遇白蓮的命運呢?
“不適意”的原因是雷雨越下越大紅蓮被打得左右傾斜。“我”無法可想。
“不寧的心緒散盡‘是因為母親喚我回屋的同時,紅蓮旁邊的大荷葉正傾側(cè)下來覆蓋在紅蓮上面。母親保護女兒的同時荷葉正保護這紅蓮(暗示母親像荷葉)。
作者情緒的變化與紅蓮的命運緊緊地連在一起。
花本無情人有情,荷葉因有保護紅蓮這一偉大的舉動,形象更美更高大了。那么像荷葉一樣的母親呢?
這樣文章由景自然生出對母親的贊美之情。
3、文章本是寫母親,但又寫了荷葉。試說說寫了荷葉和不寫荷葉對表現(xiàn)母親形象的影響。
(明確:寫了荷葉,把母親的形象置于充滿詩情畫意的意境中,讓母親的美好形象更加生動形象。)
4、文章結(jié)尾一段運用了什么修辭?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運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紅蓮,把母親比作荷葉。抒發(fā)了對偉大無私的母愛的贊美之情。點明主旨,深化情感。
五、用比喻的修辭仿寫幾句話,也表達我們自己對父愛、母愛或師愛的贊美之情。
(播放《燭光里的媽媽》,進行情景感染)
六、展示學生作品
(學生朗誦自己的作品,教師點評)
七、結(jié)課:
同學們,《荷葉母親》所描繪的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情景,溫馨感人,既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又讓人順理成章的聯(lián)想到母親對子女的呵護及關(guān)愛,從而使荷葉母親的形象美好又偉大。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啊。在我們的生活中,隨時隨地都融入了母親濃濃的愛,清晨廚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門前的一句句關(guān)愛的叮嚀;臨睡前掩緊的被角。用心愛著孩子是母親生命的習慣。母親就是孩子躲避風雨的港灣,當風雨襲來時,她們都會將孩子緊緊地摟在懷里。在母愛的傘下,一切暴風雨都是脆弱的水珠。母親一切的辛勞與無私付出,都是為了讓子女有一個健康、舒適的環(huán)境,這就是母愛的偉大。相信在我們的生命中總會有一張永遠為我們遮蔽的“荷葉”。我也相信當未來我們張開有力的翅膀翱翔于人生遼闊的藍天的時候,一定能看到母親欣慰的笑容。
最后讓我們再次深情地朗誦文章結(jié)尾處作者深情贊美母愛的句子――(師生共同朗誦)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下課。
《荷葉·母親》教案 篇12
初一語文《荷葉母親》教案
作者:陳云
教材內(nèi)容:七年級人教版新教材第五單元,第24課,第2篇散文詩,原為《紙船》,今更新為《荷葉母親》
教材分析:
《詩兩首》是七年第五單元以親情為主題的一篇自讀課文,都抒發(fā)子女對母親的愛,在母親身邊,孩子沐浴母愛的光輝,是何等幸福快樂;心中的雨來了,只有母親,才是子女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讀這篇課文,讓學生學會用心靈去跟作者進行交流、對話,去分享那真摯美好的親情。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已有獨立識字能力。因此本課的生字詞由學生在家獨立完成。文章內(nèi)容簡單,學生容易理解,關(guān)鍵語句多角度感悟文章,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親人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文;
(2)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詩的思想內(nèi)容;
(3)體會詩的寫作特色。
教學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活動的積極組織者和引導者。語言教學應以讀為基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
2、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對文章有自主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兩首詩
(2)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詩的思想內(nèi)容
難點:體會詩的寫作特色
教學過程:
一、放歌曲《燭光里的媽媽》激情導入: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種感情,也最能集中地體現(xiàn)親情,所心在中外文學史上,母愛是文學作品中一個永恒的主題。提起它,我們的腦子里就會涌現(xiàn)出許多關(guān)母愛的語句,下面,就請同學們交流搜集的有關(guān)母愛的語句。
生1、“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生2、“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生3:世界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
師:是的,一次回眸,一個撫摸,每一個平凡的動作都會牽動為人子女的情思,今天我們來學習冰心的深情之作——《荷葉母親》。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先來了解作者
二、閱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快速默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要求學生:(1)標出生字詞,查閱工具書注音釋義。(2)抓住要點概括作者對蓮的情感態(tài)度。(3)引導學生評價,補充同學的概述的不足。
2、再讀課文(男女交叉朗讀,個人自由朗讀等各種方式)。要求學生進行朗讀評價。
三、朗讀感悟,感知作者情感
師:詩言志,詩傳情,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生1:母親對子女的愛,因為荷葉蔭蔽紅蓮。
生2:子女對母愛的贊頌,從文句“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可看出。
師:這兩位同學能通過自己的感悟,走進作者的心里表現(xiàn)很好。
四、在基本成誦的基礎上,感受寫作特色,激發(fā)情感體驗
生1:荷葉是母親的形象。
生2:紅蓮是子女的形象。
生3:風雨是生活中的困難。
師:本詩借助一種具體的形象抒發(fā)對母親的愛,請你也用這種手法寫一段話或一首詩,表現(xiàn)對母親的愛。
(學生試寫,老師指導)
生1:母親的傘,我是傘下的孩子。
生2:母親是春雨,我是幼苗。
生3:母親是挺拔的樹,我是樹上的果兒。
生4:母親是燈塔,我是夜航的船兒
……
五、拓展延伸
母親啊!
撇開你的憂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懷里
只有你是我靈魂的安頓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頭來
感謝春光的愛——
然而深厚的思慈,
反使她終于沉默。
母親啊!
你是那春光嗎?
本詩以花映人,抒發(fā)兒女對慈母的眷眷依戀之情,唱出了對慈母的愛的贊歌。比喻新穎,語言清麗,感人至深。
六、作業(yè):
1完成練習研討與練習一、二;
2、在名著導讀《繁星》、《春水》選擇一首詩進行賞析。
《荷葉·母親》教案 篇13
教材分析:
《詩兩首》是七年第五單元以親情為主題的一篇自讀課文,都抒發(fā)子女對母親的愛,在母親身邊,孩子沐浴母愛的光輝,是何等幸福快樂;心中的雨來了,只有母親,才是子女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讀這篇課文,讓學生學會用心靈去跟作者進行交流、對話,去分享那真摯美好的親情。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已有獨立識字能力。因此本課的生字詞由學生在家獨立完成。文章內(nèi)容簡單,學生容易理解,關(guān)鍵語句多角度感悟文章,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親人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文;
(2)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詩的思想內(nèi)容;
(3)體會詩的寫作特色。
教學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活動的積極組織者和引導者。語言教學應以讀為基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
2、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對文章有自主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兩首詩
(2)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詩的思想內(nèi)容
難點:體會詩的寫作特色
教學過程:
一、放磁帶《燭光里的媽媽》激情導入: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種感情,也最能集中地體現(xiàn)親情,所心在中外文學史上,母愛是文學作品中一個永恒的主題。提起它,我們的腦子里就會涌現(xiàn)出許多關(guān)母愛的語句,下面,就請同學們交流搜集的有關(guān)母愛的語句。
生1、“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生2、“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生3:世界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
師:是的,一次回眸,一個撫摸,每一個平凡的動作都會牽動為人子女的情思,今天我們來學習冰心的深情之作——《荷葉母親》。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先來了解作者
二、閱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快速默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要求學生:(1)標出生字詞,查閱工具書注音釋義。(2)抓住要點概括作者對蓮的情感態(tài)度。(3)引導學生評價,補充同學的概述的不足。
2、再讀課文(男女交叉朗讀,個人自由朗讀等各種方式)。要求學生進行朗讀評價。
三、朗讀感悟,感知作者情感
師:詩言志,詩傳情,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生1:母親對子女的愛,因為荷葉蔭蔽紅蓮。
生2:子女對母愛的贊頌,從文句“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可看出。
師:這兩位同學能通過自己的感悟,走進作者的心里表現(xiàn)很好。
四、在基本成誦的基礎上,感受寫作特色,激發(fā)情感體驗
生1:荷葉是母親的形象。
生2:紅蓮是子女的形象。
生3:風雨是生活中的困難。
師:本詩借助一種具體的形象抒發(fā)對母親的愛,請你也用這種手法寫一段話或一首詩,表現(xiàn)對母親的愛。
(學生試寫,老師指導)
生1:母親的傘,我是傘下的孩子。
生2:母親是春雨,我是幼苗。
生3:母親是挺拔的樹,我是樹上的果兒。
生4:母親是燈塔,我是夜航的船兒
……
五、拓展延伸
母親啊!
撇開你的憂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懷里
只有你是我靈魂的安頓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頭來
感謝春光的愛——
然而深厚的思慈,
反使她終于沉默。
母親啊!
你是那春光嗎?
本詩以花映人,抒發(fā)兒女對慈母的眷眷依戀之情,唱出了對慈母的愛的贊歌。比喻新穎,語言清麗,感人至深。
六、作業(yè):
1、完成練習研討與練習一、二;
2、在名著導讀《繁星》、《春水》選擇一首詩進行賞析。
《荷葉母親》教學反思
荷葉,蓮花的葉子。文題之所以用“荷葉母親”,是因為文中作者借雨中荷葉為紅蓮遮風擋雨的情景書寫心中的感觸,抒發(fā)對母親的感激熱愛之情。文章語言清新自然,雋永淡雅,顯示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以前教課,我都是采用解題、了解作者、梳理情節(jié)、劃分段落、歸納中心等傳統(tǒng)教學模式,講得多,分析細,結(jié)果往往是老師累、學生煩、效果很差。
在講授《荷葉母親》這節(jié)課時,我決心把課堂交給學生,按照“朗讀——探究——發(fā)現(xiàn)”這樣的教學思路,引導學生去感受這篇課文的文質(zhì)之美,探究詩文的構(gòu)思美,使學生對詩歌的賞析上升到一定的審美層次。
新課程強調(diào)學生要“讀”,朗讀、誦讀、默讀、精讀……總之要多讀。在課堂上,我加強了對學生的朗讀指導,運用多種朗讀方式,讓學生借助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使詩文中所抒發(fā)的情感叩擊學生的心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感受到語言文字表達情意的表現(xiàn)力,又提高審美情趣。
在探究過程中,通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體驗、感悟出荷葉對紅蓮的蔭蔽也就是母親對兒女的庇護,從而清楚地認識借物抒情的寫法。在課堂上學生動腦還動手,運用同類寫法發(fā)表個性化的見解,抒發(fā)對母親的愛。
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的角色轉(zhuǎn)變成了組織者、引導者、啟發(fā)者,要求盡最大可能尊重學生學習的個性。這堂課之后,我自己覺的輕松,學生也學的愉快。我深切地感悟到,做為教育者,要跟上時代步伐,轉(zhuǎn)變教學觀念,使教與學成為一種生命的活力。
《荷葉·母親》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
2、賞析課文;
3、用比喻 的修辭寫一段話表達自己對父母的贊美之情;
4、感受偉大的母愛。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同學們,在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一組描寫自然、歌頌自然的優(yōu)美詩文。在這組課文中,作者以其慧眼發(fā)現(xiàn)自然之美,以其飽滿的熱情、細膩的筆觸描繪贊美自然之美。在他們的筆下,(課件出示){我們看到了春的慈愛、溫暖、明凈、祥和;看到了濟南冬天的慈愛、溫暖、明凈、祥和;看到了夏的緊張、熱烈;還看到了秋天的農(nóng)家小院、滿載而歸的小漁船、豐收的歡暢。}是呀,其實,大自然不僅給予我們美的享受,只要我們也能像那些作家一們用心去感受、體 悟大自然的生命與靈性,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它還帶給人一份親切、澄澈、單純、深邃;給予我們?nèi)松伎寂c啟示。比如:(課件出示){當你看到滴水穿石,你會想到 我們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 ;當你看到大地能承載萬物,你會想到 我們要博覽群書、博采眾長;當你看到 ;你會想到 。}
2、下面讓我們再來看一幅自然之景(多媒體展示)荷葉圖
問:看到此圖你會聯(lián)想到什么?(學生自由說)你們知道著名愛心作家冰心先生看到此景聯(lián)想到了什么嗎? 預設(不知道,如果知道,加以表 揚并就讓該生說說對冰心的相關(guān)知識:哦,你說對了,那老師猜想你也一定對冰心奶奶有了解了。能說說嗎)
3、 師生交流了解作家冰心(問:關(guān)于冰心你有了解嗎?)
(課件出示)
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一個具有愛國、維新思想的海軍軍官家庭, 很長時間生活在煙臺的大海邊。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開闊了她的心胸;而父親的愛國之心和強國之志也深深影響著她幼小的心靈。曾經(jīng)在一個夏天的黃昏,冰心隨父親在海邊散步,在沙灘,面對海面夕陽下的滿天紅霞,冰心要父親談談煙臺的海,這時,父親告訴小女兒:中國北方海岸好看的港灣很多,比如威海衛(wèi)、大連、青島,都是很美的,但都被外國人占領了,“都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只有煙臺是我們的!”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幼小冰心的心靈。歌頌自然、歌 頌母愛,歌 頌一切美好的東西,是冰心作品的思想內(nèi)核,讓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使冰心的這種致純致美的愛更加發(fā)揚光大,讓它滋潤著每個孩子的心田,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二、 初讀課文 把文讀通讀流利 整體感知
3、指一名同學讀課文,其他認真聽,聽后評價讀得怎樣?你們覺得該以一種怎樣的語調(diào)來朗讀這篇詩情畫意的散文詩呢?
4、范讀課文,學生思考:(課件出示)
1、荷葉何以讓作者聯(lián)想到母親?這種寫法叫什么?
(荷葉保護紅蓮)(觸景生情、寄情于物、借物喻人)
2、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什么的情感?找出關(guān)句子
句子: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情感:贊頌母親、歌詠母愛
三、 品讀課文 體悟作者情感變化
1、品析第一次
作者是什么樣的情形下看到紅蓮的?(指名讀句)體味“繁雜、煩悶”也不知是心煩感覺到天都很討厭呢還是真的連天公也不作美,烏云密布,陰沉沉的,鬧人心煩,令作者如此郁悶。但也并不是真的天意要弄人呀!你看,昨天還是菡萏的紅蓮,今晨卻都已開滿了呢!大自然是那么地善解人意,通曉人情哪!此乃真是物著人情呀。作者看到這些情景心情有些好轉(zhuǎn)嗎?在這里, 我們似乎聽到作者心底的 一聲呼喚請聽:
母親啊 !
請頓時撇開你的憂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懷里,
只有你是我靈魂的安頓.
2、品析第二次看蓮(小組讀句)
重點體味“在無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作者想 下階去嗎?想下去干什么呢?作者無法可想,她又無法想像什么呢?(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想像意境,明白作者有心相幫助,卻沒辦法可想,由 此更不敢去想紅蓮的不幸遭遇、悲涼結(jié)局)想到這些人生的坎坎坷坷、風風雨,我們似乎又聽到了作者心底的一種聲音,請聽:
母親呵!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而蓮呢?你能這首詩中加一句進去嗎?是呀,蓮此時此刻肯定也正有這樣的心愿呢,荷葉媽媽又怎能聽不到呢?請看:(讓學生們齊讀寫作者第三次看蓮的句子)
3、品析第三次看蓮:面對人生的風雨,母親是什么樣的?而那些所謂的暴風雨在母親的.這把大傘下又能怎樣呢?作者被什么感動了?
四、 小結(jié)課堂
同學們,《荷葉 母親》所描繪的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情景,溫馨感人 ,既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又讓 人順理成章的聯(lián)想到母親對子女的呵護及關(guān)愛,從而使荷葉母親的形象美好又偉大。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啊。在我們的生活中,隨時隨地都融入了母親濃濃的愛,清晨廚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門前的一句句關(guān)愛的叮嚀;臨睡前掩緊的被角。用心愛著孩子是母親生命的習慣。母親就是孩子躲避風雨的港灣,當風雨襲來時,她們都會將孩子緊緊地摟在懷里。在母愛的傘下,一切暴風雨都是脆弱的水珠。母親一切的辛勞與無私付出,都是為了讓子女有一個健康、舒適的環(huán)境,這就是母愛的偉大。相信在我們的生命中總會有一張永遠為我們遮蔽 的“荷葉”。我也相信當未來我們張開有力的翅膀翱翔于人生遼闊的藍天的 時候,一定能看到母親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