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語言出彩四法
語言是文章的外衣。一篇文章如果語言運用得好,內容也許就會妙筆生花:刻畫人物栩栩如生,敘述事件生動活潑,寫景狀物繪聲繪色。有的同學們也許會說,“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之功啊!”道理上是這樣,但在考場上,我們倘若能熟練地掌握一些語言技巧,一定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一、運用修辭添魅力。修辭是一項富于實效性的語言表述方式,用得好,可以達到化抽象為具體、化貧瘠為豐滿、化粗略為細膩的效果。運用比喻,語言更加形象生動;運用擬人,文字親切活潑;運用排比,語句韻律和諧;運用夸張,內容不失幽默……這樣,文章平添了幾分與眾不同的筆觸。作文時我們應當盡量發揮自身思維活躍、富有想像力的特點,學會把修辭恰到好處地引入文中。如一位同學在中考作文《我們的家園》一文中,是這樣描寫地球的:
在遠古時代,地球就像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子。綠蔭如蓋的大地,是她美麗的肌膚;浩瀚無垠的大海,是她美麗的衣裳;交錯分布在她周身的江河湖泊,是她日夜奔騰不息的血管。
一篇以《第一次海上觀日落》為題的中考作文也有同樣漂亮的文字:
“這,是一片銀亮的海,仿佛一塊巨大的寶石,又像一匹湛藍的錦緞。夕陽那已不太刺耳的金光傾瀉下來,注入萬頃碎金鋪成一條注河。那一道道金光的波痕,似一雙雙明亮而又調皮的眼睛,一眨一眨地閃著。”
兩段文字都大量地運用比喻,或熱情洋溢地寫出了森林大海和江河湖泊的美麗可愛,或形象地描繪出了日落時大海美麗而又與眾不同的景觀,這樣和文字,既文采飛揚,情感充沛,自然容易吸引閱卷老師的目光。
二、善用名言增文彩。名言警句,經過了歷代時空的檢驗,具有鮮明的表達效果。我們在寫作時恰當運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畫龍點睛”之效。
如寫勤奮之類的文章時,可以引用“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談理想時,可以引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名句;要頌揚人物的品質,你就可以用“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來形容。在《春》一文中便有這樣的話: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在這里,朱自清先生古為今用,生動地繪出了春風拂面時的柔和、飄逸和清新之感。一位同學在作文《生命的宣言》一文中,巧妙地引用魯迅先生的詩句,巧妙地概寫出了魯迅先生的偉大人格:
當魯迅拿起筆桿“怒向刀叢覓小詩”的時候,我看到了,我看到了那灰白的長衫,那不屈的胡須中所揭示的一個偉大的靈魂,他在黑暗中尋找光明之路,他無負于“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生命宣言,他在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努力中付出了誠信,得到了他應得的不朽的贊頌和敬仰。
三、巧用幽默出生氣。看電影,大家喜歡詼諧有趣的;同學之中,會調侃的最有“人氣”。寫作文也是這個道理。許多佳作,往往寫得意到筆隨,甚至在稍稍閃出的那么一點點不正經里,文章頓然有了生氣。 一位同學在考場作文《我有同學》一文中是就有這樣妙趣橫生的描寫:
魚二有一張早熟的臉,配上濃濃的胡子,老師見了他,以為是家長,于是趕緊點頭哈腰;家長見了他,以為是老師,于是也趕緊點頭哈腰。基于這點,哥幾個都尊稱他為魚二爺。
這段文字,以漫畫的筆調勾畫出了同學魚二可笑的形象,尤其老師、家長為此鬧出些笑話更是幽默。這樣的文字可以說是風趣中跳蕩著一絲叛逆,幽默中蘊含一縷真情,捕捉住了濃郁的生活氣息。中考作文《老姐笑話》一文中作者對姐姐的描寫也有些夸張:
姐,不算漂亮,主要緣于那一臉的痘痘。她每天對著鏡子擠呀擠,時不時發幾句感嘆:“唉,老了,我老了!”雖說常言道“紅顏易逝”,可姐不過才十六歲啊,她鬧出來的笑話,這都是有史料考證的:一次,姐走在街上,賣小菜的大叔湊過來說:“大姐,買菜嗎?”“買!買!買你個頭!你怎么不叫我大媽?”老姐忿忿然的溜出了市場,留下一頭霧水的大叔。
宋代詩人黃庭堅說:“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確,文章用幽默式的語言寫生活、訴真情,引人入勝。
四、活用歌詞求情趣。生活中,一些俗語、歌詞、順口溜等,都極富生活情趣。我們靈活地把它們引進作文里,顯得很有意思。如寫母子親情的文章,開篇可以由《常回家看看》引出;寫自己理想的文章,中間可以傾聽一下《少年壯志不言愁》;寫見義勇為的事跡,結尾時不妨來一曲氣勢磅礴的《該出手時就出手》……這樣的文字既新穎獨特,又含蓄地表露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要做到語言推陳出新,我們平時一定要留心生活,多讀書、多看報、多練筆。作文時,還要積極嘗試,大膽使用一些個性鮮明的哲理性語言、獨特的句式等。掌握了這些技法,你會寫出充滿情趣、充滿生活氣息的好文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