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訓讀后感
當然《朱子家訓》也免不了受時代的局限,殘余著封建禮教的糟粕,有著消極的傾向,比如“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守分安命,順時聽天。”這些內容就像美玉上的瑕疵,但瑕不掩瑜,《朱子家訓》仍然是醒世的鐘,震撼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不禁頂禮膜拜啊,這些跨時代的勸誡勢必代代相傳,成為衡量人行為的一桿秤,成為為人處事的度量啊————————
這篇一百多字的《朱子家訓》原來只是聽說過,卻從未看過。原來以為是很枯燥的文言文,讀后才發現全篇以偶句連成,讀來如金玉落地,頗具韻律之美,不僅不覺得枯燥,還令人愛不釋手。反復吟讀,更覺得蘊涵豐富,深意綿長。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即昏邊息,關鎖門戶。”從第一句我便有一種親切塌實的感覺,進而似乎看見一種田園般的悠然生活,與世無爭,恬然自若,每日清晨,趁著清露沁人的涼爽,持著掃帚將庭院打掃干凈,把自己也收拾清爽,干干凈凈地迎接新的一天,當最后一束陽光被收走 ,便就著月色進入夢鄉,緊緊的大門將煩擾關在門外,寧靜的是夢中人。這是一種讓人向往不已的生活狀態,這樣的生活需要一份怎樣的心情去經營呢?君子的如水心態才能享有這樣的安寧吧!
粥飯思不易,絲縷念維艱。這是一種對勞動的尊重。正如那古詩所講: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節約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即使是在物質已有很大發展的今天仍須大力提倡。經濟的快速發展消耗著大量的自然資源。現在石油煤炭的儲蓄量已所剩不多,更需要我們合理利用,節約資源,使得人類的發展可以延續下來。
《朱子家訓》中主張人要溫和理智正直,不貪意外之財,不飲過量之酒。對貧困的人不得落井下石,而要雪中送炭。這種脈脈溫情在古代和現代都是難能可貴的。對人刻薄,自己也總究會受到別人的反擊,不守倫理乖僻古怪,很容易為人所棄,在對貧富上,講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氣節,對爭訴,講究溫和甚至有點息事寧人的味道,但講究的也不無道理,與人爭訴,難免要結怨,結怨又易招禍災即“訟則終兇”。“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此話也有道理,但細想,似乎又有點古代士大夫明哲保身的味道:中國人身上根深蒂固的朱子理學,儒家孔孟之道讓“明哲保身”這個詞成了一個中性詞。但為人不搬弄是非,不說三道四就是一種道德操守,現在有些雜志和八卦,又有研究說明,八卦也是現代人壓力釋放的渠道,所以不八卦,不多言,相當不容易,是要人有很高的自覺,非同一般的自律,否則是很難管住自己的嘴的。
比較有意思的是書中有一句“勿念口腹,而恣殺生禽”,這一句是指不能因為自己的貪念而隨意地宰殺生禽,這句頗有環保意識。
“狎昵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這句講的是交友,與那些為人不良的惡少交往,長久必會被其所累,與老成有德人交往,危急的時候可以依靠,這也是孔子所說的交友之道。這句對我的啟發很大,對我而言。現在是一個即將跨入大二門檻的大學生,在交友方面有一種困惑,亦覺交友不易,“千金易尋,知音難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