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字讀后感(通用23篇)
30字讀后感 篇1
讀了小豬唏哩呼嚕后,我最喜歡的是小豬唏哩呼嚕,因為他幫助別人,他又善良、又智慧。他有困難的時候,他就慢慢想問題,比如月牙熊把八哥小姐抓住了,他就慢慢想了一個辦法,自己故意撞到石頭上暈倒,月牙熊把八哥小姐扔掉,他們就逃跑了。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他還去幫助,比如他幫大狼的三個孩子拱蚯蚓吃。最有意思的是,那個大狼先生把小豬唏哩呼嚕叫成稀里糊涂了,月牙熊把小豬叫成肉球球了。
這本書很有意思,我會繼續讀下去。
30字讀后感 篇2
今天,我讀了《圍魏救趙》,是《三十六計》的第二計。
圍魏救趙,是指當敵人實力強大時,要避免和強敵正面決戰,應該采取迂回戰術,迫使敵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敵人的薄弱環節發動攻擊,致敵于死地。水往低處流,兵往虛處走。圍魏救趙之計告訴我們,當敵人過于強大時,要避其主力,擊其虛處方能得勝。
晉國攻曹、衛救宋國、孔明一紙救江東、二王出奇解圍,這些都是關于圍魏救趙的故事。圍魏救趙之計是一種迂回戰術。同樣,在生活中,有許多事直接去做就算付出再大努力也難有成效,只有以迂為直、旁敲側擊,抓住事物的關鍵,才能馬到成功。
30字讀后感 篇3
有一個人,他的名字沒有人知道,別人都叫他“傻子”。因為他干什么都干不好。有一次,他為了能讓師兄睡覺,讓自己挨了打。還有一次,國王去大閱兵,因為他們頭一回打了敗仗,國王很憤怒,希望現在能殺一個人來解解憤怒,這時,傻子說:“國王,您要是想殺一個人,那就殺了我吧!”可是,國王突然笑了起來,并為傻子建了一座“和平牌樓”,并發誓永遠主動不發動戰爭了。每當有人路過牌樓的時候,都會說:“這是傻子的成績。”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傻子并不傻,而是有一種舍己為人的精神,我們要向他學習這種精神。
30字讀后感 篇4
我今天讀了《農夫和他的兒子們》的故事。講的是有個農夫快要去世了,想要把他的耕作經驗告訴給他的兒子們,就對他們說葡萄園里埋了東西。他的兒子們以為是金銀財寶,就在父親去世后把葡萄園的地都翻了一遍,什么也沒有,卻使葡萄園的地很好的耕作了一番,所以,這年比往年結了更多的葡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自己的勞動所得是最好的寶物。
30字讀后感 篇5
今天,我讀了“一千零一夜”這本書。我覺得黃鸝和蛇的故事看了。
這個故事是說一個夏天,蛇因為怕熱爬到了黃鸝窩中避暑,這期間黃鸝一直流浪在外。冬天,蛇回到山洞冬眠了,黃鸝才回到窩里。又到了夏天,蛇又要到黃鸝的窩里避暑了,黃鸝很害怕,就當蛇快到達黃鸝窩時,一只鷹飛下來啄了一下蛇的后背,蛇立刻昏過去了,一群螞蟻立刻奮勇上去,把蛇肉撕下來,蛇痛得在地上滾,但只掙扎了幾下,死了。
我覺得蛇非常壞,鷹幫助了二只動物,一只是饑餓的螞蟻,另一只是膽小的黃鸝。我也要象鷹一樣幫助別人。
30字讀后感 篇6
讀到動手做做看,我感受到郎志萬科學家說一件事,他們以為是真的,有兩個小朋友說了兩個原因,可伊琳娜覺得他們說的都不對,但自己也說不出道理來。她回到家里問媽媽,媽媽說‘你自己動手做做看,她做過以后,郎志萬說的不對,他去找郎志萬,郎志萬說‘科學家的話不一定都對。’
30字讀后感 篇7
學了《詹天佑》這篇課文,我十分感動,想了很多很多。
詹天佑經常對技術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一點馬虎。’大概‘、’差不多‘之類說法不就應出自工程人員之口。”他還親自扛著標桿,背著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測繪。在開鑿居庸關隧道的時候,隧道里滿是泥漿,但又沒有抽水機,詹天佑就帶頭挑著水桶去排水。他常和工人們同吃同住,不離開工地。他真是吃苦耐勞啊!
30字讀后感 篇8
小蜜瓜很想做個守規距的孩子,他和同學們相處的時候,懂得謙讓。下午新蘭老師去開會,小蜜瓜就自己管自己,寫完了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他多想讓老師表揚他呀想。可是放學的時候,老師只是說了寫些回家完成作業的話。看了這章,我覺得小蜜瓜是個懂事的孩子,我也要做個懂事的孩子。
30字讀后感 篇9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叫:《安妮日記》,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不公平的。下面我來寫一寫吧!
這本書作者是:安妮·弗蘭克,他已經16歲了,想當一名作家,可是被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候失去了生命。在安妮的世界里:她沒有安靜的上課,沒有和孩子們嬉戲玩耍,只因為她痛恨戰爭。
這本書中我痛恨戰爭。因為戰爭讓許多可愛的孩子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也讓安妮這樣失去了生命,讓我們像社會發誓:請不要再有戰爭出現。
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要向安妮學習,憎恨戰爭!維護和平!
30字讀后感 篇10
今天,我看了一本名叫《逃家小兔》的書。
這是一本有關母愛的書。就是小兔不管變成什么,它媽媽都會變成它身邊物體。無時無刻都陪伴在它身邊。直到最后,小兔說:“我要變成小男孩跑回家,”媽媽說“我正好是你媽媽,我會張開雙臂好好的抱住你。”“天哪!”小兔說“我不如就待在這里,當你的小寶貝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母愛大于山,母愛是最偉大的愛。
30字讀后感 篇11
小布頭奇遇記講的是小布頭離開萍萍后,過著艱險的生活。
萍萍一家人對小布頭很好,可是小布頭不珍惜,硬要離開萍萍家,然后,遇到很多困難 ,沒有飯吃又很冷,幸好遇到好心人,可是又被老鼠抓到洞里,遇見小蘆花后 大家一起克服困難才又回到萍萍身邊,大家過著幸福的生活。 小布頭奇遇記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勇敢的人,還要做一個知錯就改,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改掉自己的不良習慣。從小要聽爸媽的話,要認真讀書。要是離開了爸爸媽媽也會像小布頭一樣。
30字讀后感 篇12
她是荒野上怒放的荊棘,為求獨立人格,獨立的尊嚴,將自己的追求放飛在荒野的春天,蓬勃出旺盛的生命力。
簡愛,一個傳奇的女子,她反抗,掙扎,充滿對生活的追求,又果敢的放手。縱低微,渺小,平凡,但她的獨立,理性,真摯和熾熱的靈魂無一例外給了她一個別人無法企及的高度。在那肥沃的心靈土壤,在那自由的歌聲歡唱的地方,足夠讓億萬女性永恒的向往。
讀《簡愛》,讓人生多了一種更加精彩的可能。
30字讀后感 篇13
今天,我讀了《愛的教育》這一本書,在這一本書中我認識到了很多的朋友:比如說,主人公安利柯和他最要好的一個朋友,他是心地善良的卡隆。這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醫院的天使”。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叫齊啟祿的小男孩,由于他的父親到法國做工,前天回意大利。在那不勒斯市下船后突然生病,因此住進了醫院。一面寫信給他妻子,告訴她自己已經回國,及因生病入院的事。
《愛的教育》這一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主人公安利柯在三年級這一年中所經歷的事,觀察和感受到的一切,其間穿插了他的父親和母親,還有姐姐給他的話。
我喜歡這一本書。
30字讀后感 篇14
小鹿斑比是一個可愛的小鹿,它對一切充滿好奇,一有不明白的都問媽媽“為什么”,當它長大時它的媽媽已經離它而去。我感受到:親人比什么都重要。
30字讀后感 篇15
我讀了語文書第9課的推敲,主要寫了,唐朝有個詩人叫賈島,早年因家竟貧寒,出家當了和尚,他去郊外拜訪一個叫李疑的朋友,他沿著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疑的家,不巧今天李疑不在家,他就把一首題李疑幽居的詩,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留了下來,他在回長安城的路上他一直感覺詩里中的一個字眼,是不是應該把“推”改為“瞧”最后早韓愈的幫助下,把推改成了瞧。
我的感想是:我以后在寫作文是寫完后,要讀一讀有沒有錯別字,句子通順不同順,有的地放是不是可以用一些成語代替,我不管寫什么我寫完后都要仔細的檢查檢查。
30字讀后感 篇16
暑假里,在老師的推薦下,我重新讀了《書本里的螞蟻》。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女孩看到了小螞蟻,她問:“你是一個字嗎?”小螞蟻說:“是的,我原本是一只螞蟻,現在我是一個會走路的字。”“會走路的字?”小姑娘明白了,這本書里的字一到晚上,就會走來走去,變成一個個新故事。
從此,小女孩愛上了這本書,也愛上了讀書。我也想有一本這樣的書,每天都有新的故事,該多好呀!
30字讀后感 篇17
拜讀余秋雨先生的文章不下一次了,這次又品讀了他的著作,令我這個所謂的文化人貌似沒什么文化。這本書從理論,生命,文明和古典四個方面逐一分析,解答文化是什么再展開敘述。
同時回憶著名的作家例如:巴金、導演謝晉等文化巨匠與他的交往經歷,談古論今。我相信如果讀者身在此中必定樂淘淘。因為眾多的文人把豐富的見識傳授、交流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啊!
雖然還沒細細研究完這本書但我還是會抽出時間再此閱讀,希望能幫助自己這個所謂的“文化人”!
30字讀后感 篇18
《我的爸爸叫焦尼》這本書講的是小朋友狄姆的爸爸和媽媽離婚了,狄姆和爸爸好久沒見面了,有一天媽媽帶狄姆到火車站,讓他和爸爸見面。火車到來的時候,從車上下來了狄姆的爸爸焦尼。他和狄姆一起去了熱狗店、電影院、比薩店、圖書館、咖啡店。他們過了幸福的一天。最后,為了趕火車,爸爸不得不又走了。我感覺這個故事很感動人,狄姆真可憐,不能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生活。
讀完這個故事后,我還懂得了要珍惜親情。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
30字讀后感 篇19
今天,我在圖書館里讀了《岳飛傳》這本書,太好看了!
我知道了岳飛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民族英雄。他是一位有膽有識、智勇雙全的軍事統帥。他武藝高強、用兵如神,訓練了一支紀律嚴明、作戰勇敢的抗金武裝——岳家軍,為挽救民族的危亡、屢戰屢勝。可惜被昏庸的宋高宗和奸臣秦檜害死了。嗨!
30字讀后感 篇20
雷鋒是一個熱愛祖國,熱愛學習的人。他不顧自己只顧別人。 黨讓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他遇到難題就會積極的想辦法去解決。他把黨當作自己的母親,把祖國當作自己的家。
雷鋒同志堅守信仰,無私奉獻,愛崗敬業,銳意進取,勤儉節約的品德值得我們大家不斷的學習!
30字讀后感 篇21
在寒假里,我看了許多文學作品,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它的每個故事都精彩動人、環環相扣、振奮人心。里面的人物有很多,一共有一百零八將,有及時雨宋江、花和尚魯智深、赤發鬼劉唐、智多星吳用、黑旋風李逵等人物。
30字讀后感 篇22
這部由奧斯卡獎獲得者,來自法國的讓——雅克·阿諾擔任導演的巨作從立項到上映,耗時接近XX年,耗資7億,其中大部分的時間和資源投在了這部電影的主角 “狼”身上。
因為導演要拍一部真正是狼的電影,而不想用狗來冒充狼,所以劇組花了4年時間馴養了100多頭狼,從中選出了17匹“狼中狼”參與拍攝。來自加拿大的馴獸師甚至在電影拍完后,把大部分的狼帶回了加拿大,讓它們回顧原野。
30字讀后感 篇23
假期里,我讀了《水孩子》這本書。
《水孩子》講的是一個掃煙囟小男孩的故事,這個小男孩的名字叫湯姆。湯姆的師傅經常打罵他。有一天,師傅帶他到哈特荷佛掃煙囟,湯姆在打掃煙囪時迷失了方向闖進了小主人艾莉的房間。大家誤會他是個小偷,便追趕他,他跑到一個森林里,一個老婆婆救了他。后來在仙女的引導下,湯姆在河邊洗臉時失足落水,人們都以為他死了,其實他并沒有死,而是變成了一個水孩子。在仙女的指引下,湯姆經歷了各種奇怪的事情及考驗后,改掉了以前不講衛生、缺乏教養、自私、愛撒謊的壞習慣,成長為一個熱愛真理、正直勇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