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文在高一時已經可以接近現實,在高二開學時我差強人意地選擇了文科,這促成了我的興趣最終轉移到文化上,不過有關科學的介紹我仍然非常熱衷,比如我的生物學仍然學得非常優秀,成績在理科生中都在前幾名。不過我更多的興趣轉向了民主政治,那時我開始了解世界發達國家的政黨政體國體之類的,我發現那些資本主義國家的制度更加合理,這在榆次時一個歷史老師的啟蒙下我最終堅定地成為一個民主主義者。
我的作文在高二時廣泛涉及現代主義諸流派,這得益于我的一個語文老師,就是我在《我最能記得的老師》中寫的老師,他在當時可以容忍我的那種對各種風格的嘗試。那時我被作為范文的第一篇習作是《祭奠中秋》,是寫一個少年在回到故鄉時發現自己當年的戀人已經為人妻的傷感的愛情的,那個故事就是本于我在老家默默喜歡的那個女孩的。之后我的作文就經常范文被老師在課堂上閱讀。
我的一篇寫足球的習作在投影儀上公布,讓當時著迷于足球的男生非常興奮,那時我的作文已為應屆生班級的許多人知道。后來一篇在一次高考模擬詩題中寫一個秀才的故事的有爭議的作文,讓我最終為全校的學生所知道。當時我的小說寫得非常有特色,那個閱卷的老師不知出于什么考慮故意沒有給高分,過后那些老師在各個班級都提到了,直到畢業后還有我高年級和低年級的學生跟我提起的。
由于我的風格的強烈,當時我們班掀起一股寫作的潮流,像許多根本不像適合寫作的五大三粗的足球迷都寫科幻作品。當時曾經有一個同我寫詩唱和的女生,另外兩個男生的詩也寫得不錯,還有一個男生已經寫了幾本手寫體的小說。當時我們在一個小報上看到漢語作家高行健獲得的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非常興奮,就開始意氣風發地計劃組建自己的文學社,后來不知為什么最終沒有成立。直到我上大學,那個寫小說的同學還給我寫信,提起我當時積極的寫作對他的影響。
我的第一首詩也是在那時寫的,我后來查日記確定是1999年8月1日寫的,就是《我》:我/戴著破草帽/窺天下”,這是我保存下來的高中時的唯一一首詩。那時我詩還并沒有受到海子詩的影響,雖然那時對他的《亞洲銅》和中國臺灣一個詩人的《豹》很欣賞,所受的影響大概是那種政治抒情詩,風格有點像郭沫若的。在高考前,我在構思著幾個長篇小說,后來都夭折了,不過在高考后我曾經寫過一部完整的色情中篇小說。
在高考時,我由于寫得太投入了,寫滿了紙格都無法結束,問監考老師又不能續卷,我只好將不完整的作文交了。高考完后我在校門口的書攤上買了兩本盜版的諾貝爾文學選回去讀,讓我接觸到許多大師的小說,我仍然記得黑塞的《荒原狼》、大江建三郎的《個人的體驗》、阿格儂的《婚禮的華蓋》。那年我沒有考到我理想的學校,就到榆次補習。
在那里,我第一次作文就寫我的骷髏和一個由拆除墓碑得來的回磚砌的小屋以及我高考后的失敗感,當時我的一個胖同桌看了之后非常喜歡,我就給她看我同我的那個人骷髏的合影,那張照片就被她據為己有了。那張我同骷髏的合影我是非常喜歡的,因為我感覺其中有種神秘的象征,我只好又去洗一張保存。她還要我的那篇文章一起送給她,我答應老師發下來就給他,但是后來老師一直沒有發,我討要的時候他居然在看之前就統一扔了。
后來還有一篇習作《古城夢游人》被作為范文讀。那時我抱著對前途的渺茫感,是寫我每天在學校和我租的屋子之間的景象的,我仿佛就是那被遺棄的古城。那一帶聽說現在已經被開辟為“榆次老城”旅游區了。因為我從外地來,所以我對班里的許多同學根本不熟悉,這篇習作給我帶來許多朋友。其中一個是我的奴隸sunday,還有那次同樣被一起作為習作讀的《桔子紅了》的作者。她是我在榆次認的唯一的妹妹,她是湖南來的一個柔弱的女生,我們當時非常要好,直到她到四川上學都有聯系。今年寒假在太原街頭,我居然奇遇到她,這讓我們都驚訝不已,于是我同她和sunday才又重新聯系上。
※本文作者:曹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