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名言
☆ 責己厚而責人薄耳
☆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當,次求變化;辦事無聲無臭,既要精當,又要簡捷
☆ 養得胸中一種恬靜
◎ 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獨利則敗,眾謀則泄。
◎ 只是一個見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盡墮。
◎ 嘲戲人自事惡事,尤不可入一二壯語,入壯語則戲者皆真,每令人恨。若規人過失,不可入一二戲語,入戲語則真者畢戲。每令人玩,失規人之旨矣。
◎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氣,力戒自滿,毋為人所笑,乃有進步也。
◎ 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則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寬厚,寬厚則福亦厚矣。
◎ 定靜安慮得,此五字時時有,事事有。離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 名節至大,不可妄交非類。
☆ 寡言養氣,寡視養神,寡欲養精
◎ 見人耳語,不可竊聽。恐所言之事,其人避我。又恐正值議我短長,聞之未免動意,且使其人慚愧無地自容矣。 ◎ 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物極則反,害將及矣。
◎ 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見異思遷
◎ 提出良心,自作主宰,決不令為邪欲所勝,方是功夫。
☆ 隘路打勝仗,全在頭敵
☆ 兇德致敗者約有二端:曰長傲,曰多言
☆ 胸懷廣大,須從平淡二字用功
◎ 功不獨居,過不推諉 ◎ 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 溺愛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貴。大丈夫見善明,則重名節如泰山。用心剛,則輕死生如鴻毛。
☆ 不隨眾從之喜懼為喜懼
◎ 薄福之人過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禍。貫貧之人不安其貧,必有意外之憂。
☆ 為人不可過于聰明
1.蓋世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財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 不可背后攻人之短
◎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則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則難望有成
☆ 腳踏實地,不敢一毫欺人
◎ 以舉世皆可信者,終君子也。以舉世皆可疑者,終小人也。
☆ 有其功,必有其效
◎ 行事常思退一步。
◎ 兇德致敗者約有二端:曰長傲,曰多言
心至苦,事至盛也 米已成飯,木已成舟,只好聽之而已
☆ 從人可羞,剛愎自用可惡。不執不阿,是為中道。尋常不見得,能立于波流風靡之中,最為雅操。
◎ 既有定識,又有定力 ◎ 人不可無缺陷
☆ 既有定識,又有定力
☆ 人以氣為主
◎ 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 凡辦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 傲人不如者必淺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 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 經一番挫折,長一番識見。多一分享用,減一分志氣。
◎ 思與學不可偏廢 ◎ 常存一不敢為先之心 ◎ 見得天下皆是壞人,不如見得天下皆是好人
◎ 責過太直,使人慚恨,在我便是一過。
◎ 勿揚人過,反躬默省焉,有或類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 夫知之而不用,與不知同;用之而不盡,與不用同
☆ 見得天下皆是壞人,不如見得天下皆是好人
◎ 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
◎ 人見其近,吾見其遠,曰高明;人見其粗,吾見其細,曰精明
◎ 貧賤時眼中不著富貴,他日得志必不驕。富貴時意中不忘貧賤,一旦退休必不怨。
◎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 ◎ 為人不可過于聰明
☆ 須有寧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 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時之官爵,而恃長遠之家規,不恃一二人之驟發,而恃大眾之維持
☆ 人見其近,吾見其遠,曰高明;人見其粗,吾見其細,曰精明
◎ 陰,小人者。陽,君子也。進君子而退小人,燮理之能事畢矣。
◎ 須有寧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 百種弊病,皆從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