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名言
◎ 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
☆ 人宜減者決減之,錢宜省者決省之
◎ 不可背后攻人之短 ◎ 帶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禮
☆ 王政不能有恩而無威
◎ 一身能勤能敬,雖愚人亦有賢智風味
◎ 事以急敗,思因緩得。
◎ 或曰:交處乎世,如何可以免乎謗。曰:去六邪,用四尊,則可矣。曰:◎;諫未深而謗君,交未至而則友,居未安而罪國家,家不儉而罪歲,道不高而凌貴,志不定而羨富,此之謂六邪也。自尊其道,堯舜不得而卑也。自尊其親,天下不得而絀也。自尊其己,孩孺不得而娛也。自尊其志,刀鋸不得而威也,此之謂四尊也。
☆ 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 見人有得意事,便當生歡喜心。見人有失意事,便當生憐憫心。皆自己真實受用處。忌成樂敗,何預人事,自壞心術耳。
◎ 人之處于患難,只有一個處置。盡人謀之后,卻須泰然處之。
◎ 智慧愈苦而愈明 ◎ 治軍之道,總以能戰為第一義,能愛民為第二義,能和協上下為第三義
◎ 守篤實,戒機巧,守強毅,戒剛愎
◎ 世間事各有恰好處,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則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則失難。存心君子,自得之體驗中耳。
◎ 遇詭詐人變幻百端,不可測度,吾一以至誠待之,彼術自窮。
☆ 盛世創業之英雄,以襟懷豁達為第一義
◎ 前世所襲誤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創之
☆ 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 見面前之千里,不若見背后之一寸。故達觀非難,而反觀為難。見見非難,而見不見為難。此舉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獨覺也。
◎ 勸人不可指其過,須先美其長。人喜則語言易入,怒則語言難入,怒勝私故也。
◎ 好便宜不可與共財,狐疑者不可與共事。
◎ 學而廢者,不若不學而廢者。學而廢者恃學而有驕,驕必辱。不學而廢者愧己而自卑,卑則全。勇多于人謂之暴,才多于人謂之妖。
◎ 清則易柔,惟志趣高堅,則可變柔為剛;清則易刻,惟襟懷閑遠,則可化刻為厚。
☆ 見異思遷,欲求長進難矣
◎ 尖酸語稱快一時,當之者終身怨恨。
◎ 人之精神,貴藏而用之,茍炫于外,鮮有不敗者。
☆ 凡事豫則立
3.無恒者,見異思遷也,欲求長進難矣.
☆ 艱苦則筋骨漸強,嬌養則精力愈弱
☆ 智慧愈苦而愈明
◎ 血氣盛,則克治難。欲養心者,先治其氣。
◎ 居鄉勿為鄉愿,居官勿為鄙夫。
☆ 人茍能自立志,則圣賢豪杰何事不可為?何必借助于人?
◎ 人之氣質,由于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 ◎ 舉止端莊,言不妄發
◎ 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 聞人之善而疑,聞人之惡而信,其人生平必有惡而無善。故不知世間復有作善之人也,若夫造作全傅會以誣善良,鬼神必殛之。
◎ 向人說貧,人必不信,徒增嗤笑耳。且人即我信,何救于貧,嘵嘵者可厭也。
◎ 勿以人負我而隳為善之心,當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嘗責報也?v遇險徒,止付一笑。
☆ 養生以少惱怒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
◎ 凡人皆不可侮,無用人尤不可侮。
☆ 受挫受辱之時,務須咬牙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
☆ 書蔬魚豬,一家之生機;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氣
☆ 悠悠疑忌之來,只堪付之一笑
9.心常用則活,不用則窒.常用則細,不用則粗.
◎ 靜坐然后知平日之氣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費間;閉戶然后知平日之交濫;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 氣為心害,養心當先制氣。
☆ 國家之強,以得人為強
◎ 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 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 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