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名言
◎ 尖酸語最易傳布,正經話卻無人稱說,即此可知世道惡薄。
◎ 既愛其才,宜略其小節
☆ 禁大言以務實
◎ 作善豈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謗招禍也。
☆ 知足天地寬
◎ 馭將之道,最貴推誠,不貴權術
◎ 凡有用之物,不宜拋散也
◎ 總宜獎其所長,而兼規其短 ◎ 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預為之計
☆ 總宜獎其所長,而兼規其短
◎ 遇憂患橫逆之來,當稍忍以待其定 ◎ 寡言養氣,寡視養神,寡欲養精
◎ 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
◎ 不深思則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 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滿意之選不可得,姑節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 常存冰淵惴惴之心
☆ 不怕打不著,只怕打不勝
☆ 既愛其才,宜略其小節
◎ 寧可數日不開仗,不可開仗而毫無安排算計
◎ 不怕打不著,只怕打不勝
◎ 受挫受辱之時,務須咬牙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
◎ 靜坐自我妄為,讀書即是立德。
☆ 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預為之計
◎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
☆ 居心平,然后可歷世路之險。盤根錯節,可以驗我之才;波流風靡,可以驗我之操;艱難險阻,可以驗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驗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驗我之操。
◎ 處事速不如思,便不如當,用意不如平心。
☆ 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時之官爵,而恃長遠之家規,不恃一二人之驟發,而恃大眾之維持
◎ 人皆有愛生惡死之心,人皆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見善不明耳。
◎ 改過則長善矣,甘貧則足用矣。
◎ 從人可羞,剛愎自用可惡。不執不阿,是為中道。尋常不見得,能立于波流風靡之中,最為雅操。
◎ 有其功,必有其效 ◎ 廣其識則天下大
☆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 有才干,定要表現之
☆ 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 不隨眾從之喜懼為喜懼 ◎ 有才干,定要表現之
◎ 好便宜不可與共財,狐疑者不可與共事。
◎ 以德遺后者昌,以禍遺后者亡。謙柔卑退者,德之余,強暴奸詐者,禍之始。
◎ 君子之道,以知命為第一要務
☆ 吾觀鄉里貧家兒女,愈看得賤愈易長大,富戶兒女,愈看得嬌愈難成器
◎ 貴視其所舉,富視其所興,貧視其所不取,窮視其所不為。
☆ 馭將之道,最貴推誠,不貴權術
◎ 任事者當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當設身利害之中。
◎ 失意事來,治之以忍,方不為失意所苦。快心事來,處之以淡,方不為快心所惑。
☆ 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
◎ 清高太過則傷仁,和順太過則傷義,是以貴中道也。
◎ 無實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禍
◎ 凡有橫逆來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處之之法,不可便動氣,兩個人動氣,就成了一對小人,一般受禍。
◎ 亂世之名,以少取為貴。
☆ 富貴功名皆人世浮榮,惟胸懷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 務須咬牙厲志,蓄其氣而長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餒也
◎ 凡天下事,慮之貴,詳行之貴,力謀之貴,眾斷之貴獨。
◎ 易搖而難定,易昏而難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則定而明。
◎ 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 短不可護,護則終短。長不可矝,矝則不長。尤人不如尤己,如圓不如好方。用晦則天下莫與汝爭智,謙則天下莫與汝爭強。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納者仲尼所臧。妄動有悔,何如靜而勿動?太剛則折,何如柔而勿剛。吾見進而不己者敗,未見退而自足者亡。為善則游君子之域,為惡則入小人之鄉。吾將書紳帶以自警,刻盤盂而思防。豈若長存于座右,庶鳳夜之不忘。
◎ 人茍能自立志,則圣賢豪杰何事不可為?何必借助于人?
☆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