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
1、學生能夠選擇合適的紙質材料制作圓筒基本形及其變式。
2、學生愿意嘗試借鑒某種形式,運用適當的裝飾手法美化燈飾。
3、學生能有興趣地表述自己對燈與光的綜合知識及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 學生通過看書、討論、探索做紙制燈飾的方法步驟。
教學難點 : 學生如何合作制作一個漂亮的紙制燈飾。
教學過程 :
導入新課 :
1、 燈與光是光明的使者,引出學習主題《燈與光》。
( 1、)請學生閉上眼睛,然后播放“月光曲”和“二泉映月”,讓學生聽一聽,猜一猜是誰寫的曲子。
(2、)“月光曲”和“二泉映月” 曲子都是與光有關的,既然光有那么大的感染力,我們就學習第七課《燈與光》,一起感受燈與光的魅力。
探索求知 : 1、請學生朗誦課前搜集到的有關燈與光的文章、詩詞、佳句。
2、播放電腦課件,讓學生感受燈與光的魅力。
3、教師在屏幕上出示問題:
①做紙制燈飾需要什么材料?
燈與光教案
燈與光(精選4篇)
燈與光 篇1
課題
學習領域
設計·應用
課時
25-26
教
學
目
標
1. 學生能選擇合適的紙質材料制作簡單的圓筒形、三角形、正方形及其變式
2. 學生愿意嘗試借鑒某種形式,運用適當的裝飾手法美化燈飾。
3. 學生能有興趣地表述對于燈光的情感,體驗,嘗試分析燈飾的材質、造型及裝飾對于燈光的影響。
重
點
1. 手工制作與民間工藝相結合的素質培養。
2. 制作方法步驟及外觀造型設計。
3. 燈飾制作與人們生活的密切聯系性。
難
點
1. 燈飾制作在表現內容上也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保證結構的正確性系統性。
教
具
課前收集燈光圖片(城市夜景)、簡單紙制手工(小制作)、彩色硬紙板、剪刀、刻刀、鉛筆及各種粘合劑。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一、感受討論
1. 教室關燈,關門,拉上窗簾,使光線變暗讓學生感受氣氛。
3. 教師:燈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它帶給我們光明,美化我們的生活。同學們談談生活中看到的最喜歡的燈飾。
二、欣賞體驗
2. 教師演示:
1)把不同顏色的紙筒罩在臺燈上,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外界顏色可以改變燈光色彩。
2)把不同厚度的紙以及塑料、鐵皮圍成筒狀罩在臺燈上,讓學
2. 開燈,開門,打開窗簾,讓學生感受光線的變化,通過對比,加強對燈光作用的認識,并引導學生交流討論,說出燈光的作用、種類,逐步過渡到對燈飾的關注。
燈與光
課題
學習領域
設計·應用
課時
25-26
教
學
目
標
1. 學生能選擇合適的紙質材料制作簡單的圓筒形、三角形、正方形及其變式
2. 學生愿意嘗試借鑒某種形式,運用適當的裝飾手法美化燈飾。
3. 學生能有興趣地表述對于燈光的情感,體驗,嘗試分析燈飾的材質、造型及裝飾對于燈光的影響。
重
點
1. 手工制作與民間工藝相結合的素質培養。
2. 制作方法步驟及外觀造型設計。
3. 燈飾制作與人們生活的密切聯系性。
難
點
1. 燈飾制作在表現內容上也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保證結構的正確性系統性。
教
具
課前收集燈光圖片(城市夜景)、簡單紙制手工(小制作)、彩色硬紙板、剪刀、刻刀、鉛筆及各種粘合劑。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一、感受討論
1. 教室關燈,關門,拉上窗簾,使光線變暗讓學生感受氣氛。
3. 教師:燈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它帶給我們光明,美化我們的生活。同學們談談生活中看到的最喜歡的燈飾。
二、欣賞體驗
2. 教師演示:
1)把不同顏色的紙筒罩在臺燈上,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外界顏色可以改變燈光色彩。
2)把不同厚度的紙以及塑料、鐵皮圍成筒狀罩在臺燈上,讓學
2. 開燈,開門,打開窗簾,讓學生感受光線的變化,通過對比,加強對燈光作用的認識,并引導學生交流討論,說出燈光的作用、種類,逐步過渡到對燈飾的關注。
初中美術教案7年級上冊07課 燈與光
[教材]深圳羅湖外語學校美術室范文庫老師的教案
《燈與光》
——燈飾的設計與制作
深圳羅湖外語學校美術室 范文庫 燈與光
(一) 課時結構:2課時
(二) 教學目的: 初中美術教案7年級上冊07課 燈與光
1. 學生能選擇合適的紙質材料制作簡單的圓筒形、三角形、正方形及其變式
2. 學生愿意嘗試借鑒某種形式,運用適當的裝飾手法美化燈與光。
3. 學生能有興趣地表述對于燈光的情感,體驗,嘗試分析燈飾的材質、造型及裝飾對于燈光的影響。
(三) 教學重點:
1. 手工制作與民間工藝相結合的素質培養。
2. 制作方法步驟及外觀造型設計。
3. 燈飾制作與人們生活的密切聯系性。
(四) 教學難點:
1. 燈飾制作在表現內容上也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保證結構的正確性系統性。
2. 在造型設計上受哪些因素制約,在制約中又如何去拓展。
3. 好的制作如何去欣賞,分析好在哪里?它需要學生去發揮想象和創造,對于初中的學生,其作業的難度和要求要有一個定位。
(五) 教學設計:
1. 用一定的欣賞情景導入,教師利用紙質燈飾設計與制作中出現的現象,提出合理的設計與制作要求。
2. 在班級教學中分組進行竟賽活動,激活教學氣氛,營造一個自由的氣氛和空間。
3. 結合燈光欣賞圓筒基本形的紙質燈飾引入情景,學習基本形的變化要點,鼓勵從大自然、優秀造型藝術及民間美術造型中獲取啟示,教師總結在造型裝飾設計及制作中關于材料、工藝的經驗體會。
七年級美術燈與光
課題
燈與光
學習領域
設計·應用
課時
27-28
教
學
目
標
1. 學生能選擇合適的紙質材料制作簡單的圓筒形、三角形、正方形及其變式
2. 學生愿意嘗試借鑒某種形式,運用適當的裝飾手法美化燈飾。
3. 學生能有興趣地表述對于燈光的情感,體驗,嘗試分析燈飾的材質、造型及裝飾對于燈光的影響。
重
點
1. 手工制作與民間工藝相結合的素質培養。
2. 制作方法步驟及外觀造型設計。
3. 燈飾制作與人們生活的密切聯系性。
難
點
3. 好的制作如何去欣賞,分析好在哪里?它需要學生去發揮想象和創造,對于初中的學生,其作業的難度和要求要有一個定位。
教
具
課前收集燈光圖片(城市夜景)、簡單紙制手工(小制作)、彩色硬紙板、剪刀、刻刀、鉛筆及各種粘合劑。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一、交流討論
二、嘗試體驗
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對不同地點進行燈飾設計,談出創意,教師提出指導性意見。(客廳燈光,臥室燈光,餐廳燈光等)
三、造型處理
1. 學生交流收集的詩文資料,進一步深化對燈與光的審美體驗。
2. 思考不同的時間、地點、季節、節日對燈有什么不同的要求。
3. 學生交流討論,注意燈光的不同效果給人的心理暗示,引導學生設計要根據要求考慮色彩、造型、材質的定位。
不同氛圍中的燈飾圖片欣賞,讓學生為其選擇適宜的環境,感受燈飾對渲染氣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