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案7年級上冊07課 燈與光
[教材]深圳羅湖外語學校美術室范文庫老師的教案
《燈與光》
——燈飾的設計與制作
深圳羅湖外語學校美術室 范文庫 燈與光
(一) 課時結構:2課時
(二) 教學目的: 初中美術教案7年級上冊07課 燈與光
1. 學生能選擇合適的紙質材料制作簡單的圓筒形、三角形、正方形及其變式
2. 學生愿意嘗試借鑒某種形式,運用適當的裝飾手法美化燈與光。
3. 學生能有興趣地表述對于燈光的情感,體驗,嘗試分析燈飾的材質、造型及裝飾對于燈光的影響。
。ㄈ 教學重點:
1. 手工制作與民間工藝相結合的素質培養。
2. 制作方法步驟及外觀造型設計。
3. 燈飾制作與人們生活的密切聯系性。
(四) 教學難點:
1. 燈飾制作在表現內容上也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保證結構的正確性系統性。
2. 在造型設計上受哪些因素制約,在制約中又如何去拓展。
3. 好的制作如何去欣賞,分析好在哪里?它需要學生去發揮想象和創造,對于初中的學生,其作業的難度和要求要有一個定位。
。ㄎ澹 教學設計:
1. 用一定的欣賞情景導入,教師利用紙質燈飾設計與制作中出現的現象,提出合理的設計與制作要求。
2. 在班級教學中分組進行竟賽活動,激活教學氣氛,營造一個自由的氣氛和空間。
3. 結合燈光欣賞圓筒基本形的紙質燈飾引入情景,學習基本形的變化要點,鼓勵從大自然、優秀造型藝術及民間美術造型中獲取啟示,教師總結在造型裝飾設計及制作中關于材料、工藝的經驗體會。
4. 變化出富有特點并適于燈飾結構要求的造型,滿足透光要求的紙質材料,發現適于設計制作燈飾的裝飾形式。
5. 選擇、整理、綜合、變化更多造型與裝飾的形式,嘗試燈飾設計與制作。
(六)教學要求:
1) 在紙材的選擇上提供選擇范圍給予必要的提示。
2) 充分考慮燈飾造型、空間大小、形狀、高低、結構及發光之后的效果等要素。
3) 學生燈飾作品有在變幻燈光下進行實物展示是本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要特別注意用電的安全教育。
4) 強化燈與人們的生活、感情的關系、感情的關系應注意光的不同效果給人的心理暗示。
(七)教學準備:
1) 學生:課前收集燈光圖片(城市夜景)、簡單紙制手工(小制作)、彩色硬紙板、剪刀、刻刀、鉛筆及各種粘合劑。
2) 教師:關于燈光的一些照片、燈罩圖片、燈飾實物、多媒體課件。
(八)教學過程:
第一階段,學習階段:
1)請同學們相互交流關于燈飾制作的相關圖片,簡單談談對制飾制作的感想。
2)欣賞掛圖、照片、幻燈片、多媒體課件等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引起共鳴。
3)根據掛圖、圖片、以四人為一小組,暢談燈飾作品的形、色、質感,進行簡單的形式分析,便于理解掌握。
4)融以游戲的方式,觀摩和觸摸各種燈飾實物進行感官體驗,獲得關于材料、造型、制作工藝的經驗性認識。
第二階段,指導階段:
1) 提醒同學們注意觀察你生活周圍的燈,如:路燈、吊燈、壁燈等等,說出它們的造型、形式及材料有哪些美學及實用價值,跟你要制作的燈飾有哪些區別與聯系。
2) 介紹紙制作燈飾的材料運用及多種造型選擇,燈飾設計的主要形式: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多變組合形等,每個形狀的燈飾適合于不同的環境,引導學生主動關注自然界、民間美術及優秀造型中的形與色,從中借鑒、發現、綜合、整理、轉化出適于設計制作紙制燈飾的形式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