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探幽》導學案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綜合• 探索領域。園林藝術濃縮了中國文化的精華,蘇州園林成為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其中蘊涵了建筑、園藝、風俗以及“詩情畫意”的中國古代人文精神。蘇州園林試圖在有限的內部空間里完美地再現外部世界的空間和結構。園內庭臺樓榭、游廊小徑蜿蜒其間,內外空間相互滲透,得以流暢、流通、流動。透過格子窗,廣闊的自然風光被濃縮成微型景觀。題詞銘記無處不在,為園林平添了濃郁的人文氣息。涓涓清流腳下而過,倒映出園中的景物,虛實交錯,把觀賞者從可觸摸的真實世界帶入無限的夢幻空間。可謂“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怡, 身居鬧市而有靈泉之致”。
教學中探求蘇州園林的“精、巧、靈、雅、意、美”是課程的重心,建筑技巧和造園手法則是支撐園林精髓的基石。
2. 課時
本課課時為3 課時,第一課時以江南園林中的審美節點展開,探求以點及面地層層深入。以江南園林中的一個點進入,如漏窗、假山、回廊等,以點及面展現園林中的“精、細、巧、雅”。第二課時從江南園林中的中國繪畫的審美再造談起,將造園中的布局、營造和中國繪畫中的寫意、情境相對應,建立對江南園林中審美元素的認知。第三課時從造園者和居住者的角度進入,探尋江南園林中深層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體驗江南園林中的“意和美”。
教學內容
一、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從蘇州園林的造園元素中體驗江南園林的藝術品質,了解園林的基本建造技巧和建造法則。
技能目標:能夠從審美的角度對蘇州園林有新的認識。
情感目標:體驗江南園林中所蘊含的人文氣息和精神風貌。
二、教學重難點
對蘇州園林多重藝術風貌的理解。
三、教學準備
相關的園林、蘇州園林、皇家園林、西方園林的各類圖片資料。其中以蘇州園林的圖片資料為主,包括漏窗、題詠、磚雕、植物、花窗的局部圖片。
教學過程與方法
一、探索與查閱
查閱和了解江南私家園林中著名園林的藝術特色,比較皇家園林,了解江南園林中的布局、建筑、山水、植物等重要造園元素的特點。了解不同時期江南園林造園時的社會風尚和人文環境,體驗這些因素對江南園林的影響。
二、交流與探討
尋找例證。將江南園林所蘊含的人文情境的場景和中國山水畫作對比,體會江南園林中縮景模擬的山水寫意,從小景、小品、窗格、題詠、花草植物中尋找應對江南園林建筑中的人文思想,體會江南園林中的深層意味。
三、創意與制作
江南園林是從畫中走出來的,所以江南園林的景致隨處都是可以入畫的,以線描、速寫的形式記錄園林的一角,配以自己對園林認識的文字,完成對園林的初步認知。尋找園林中最具有特點的景致、物件,由點展開,呈現園林的人文風貌,制作和繪畫相結合,形成大型活動式場景,完成江南園林的再創造。
教學評價
1. 本課在教學中,賞析的核心是引領學生進入江南園林中“詩、情、畫、意”的文化情趣之中,并通過對這一境界的體驗,賞析園林中的建筑之美、文化之美,以便淺析江南園林背后的人文情懷和藝術之美。
2. 作業設計中的重點是以點帶面地展現對江南園林的理解和視覺感受,建議著重由園林向其他藝術形式的轉變中展現“園林”的韻味。
課題一:江南之韻——從漏窗說起。
一、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