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案7年級上冊07課 燈與光
學生嘗試更多造型與裝飾的變化,以紙質材料為主進行燈飾設計與制作。通過賞析不同造型的燈飾圖片或實物,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造型設計可以根據圓筒造型進行變化處理,例如可以通過折疊改變圓筒的造型,或改變圓筒上下口徑而改變造型。還可以從其他領域獲得啟示,例如從自然形態中獲得靈感,或從優秀的造型藝術中得到啟發。材質處理可以在紙材上添加其他合適的材質獲得變化,也可以讓學生大膽嘗試適于燈飾設計的材料進行制作。
教師在課后則可以結合制作燈飾的感受與經驗,深化對于燈與光的審美體驗。并引導學生關注、討論、調查生活中與燈有關的內容。
教學中注意對學生參與意識、溝通能力、學科綜合能力等方面的評價,學生作業評價可以參考教材評價建議,也可以根據教學實際情況設置指標,在肯定學生成績基礎上使學生明確需提高與發展的方向。學生制作過程中教師不宜過早呈現終結性的觀點或結論。
四、教學選擇
教學建議按照活動設置安排兩課時,也可適當調整,例如把“活動二”創意與制作分兩個課時。
可以根據地域特點設計教學方案,例如有的學校離燈具市場近,可安排調查活動,教師設計學習指標,學生按要求寫調查報告。
本單元應適當深化學生設計制作與實際運用和諧統一的基本觀念,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更多考慮造型及色彩的設計定位問題,即讓學生思考在設計中更多顧及根據什么特定環境、地點、季節、時間、適合什么特定性格、心情及喜好等問題。同時,在一定條件的限制下尋找相對合適的材料、色彩、造型進行對應的設計與表達,培養學生基本的設計意識。
五、教學建議
1. 關于教材處理的建議。
教材提供了紙質圓筒造型及其變式的燈飾圖片,教學過程中還應選擇適合學生水平的其他造型和材質的燈飾,為學習活動二提供參考。
2. 關于教學情境創設的建議。
建議教師嘗試在班級教學中分組進行教學競賽活動激活教學氣氛,教師重點關注學生進行猜想、試探、綜合、分析及提出設計與制作方案的能力。教學過程中應積極營造一個學生之間學術交流自由的空間,制造相應的環境氣氛來營造學習氛圍。
3. 關于教學媒材和教學手段擇優使用的建議。
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要注意根據教學需要選擇燈飾范例,避免信息過多,過雜。
4. 關于學習指導方法和學習小竅門的建議。
在紙材的選擇上可提供學生一定的選擇范圍。教師對材質的透光性、韌性、耐熱性、可塑性應給予必要的提示。
在燈飾造型空間大小、形狀、高低、結構強度及其空氣流通性等方面,都應更多考慮加入發光體之后的效果及安全性。
學生了解外界因素對燈光的影響,可以讓其做一些小實驗,用表格形式反饋,并運用了燈飾制作的相關知識,為燈飾制作做準備。
教學過程中可聯系學生生活,讓學生設計不同環境下的燈光效果,認識燈光與環境的關系。
[教案]長沙市第二十六中學何嘉僖老師的教案
課目
第7課 燈與光
年級
7年級上冊
執教
何嘉僖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
媒體運用
(第一課時)
一、感受討論
1. 教室關燈,關門,拉上窗簾,使光線變暗讓學生感受氣氛。
2. 開燈,開門,打開窗簾,讓學生感受光線的變化,通過對比,加強對燈光作用的認識,并引導學生交流討論,說出燈光的作用、種類,逐步過渡到對燈飾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