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案7年級上冊07課 燈與光
3. 教師:燈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它帶給我們光明,美化我們的生活。同學們談談生活中看到的最喜歡的燈飾。
4. 學生談生活中喜歡的燈飾的造型、色彩、材質以及燈光效果。
媒體準備:燈飾圖片、紙制圓筒燈飾、燈泡及電線插座、紙材、刀片、雙面膠、不干膠等。
二、欣賞體驗
1. 欣賞燈飾圖片,思考顏色、形狀、材質對燈光效果的影響。
2. 教師演示:
1)把不同顏色的紙筒罩在臺燈上,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外界顏色可以改變燈光色彩。
2)把不同厚度的紙以及塑料、鐵皮圍成筒狀罩在臺燈上,讓學生感受不同材質對燈光明暗效果的影響。
3)在紙筒上切挖不同的形狀,分別罩在臺燈上,讓學生感受不同的燈光效果。
3. 學生把準備的紙材進行切挖處理,然后放到講臺上展示,比賽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展示燈飾圖片;教師利用燈泡插座演示;
講臺上放一塊大展板,上面準備幾個電線插座和燈泡,學生作業放在上面展示。
三、裝飾手法處理
1. 紙質圓筒造型的燈飾展示,在欣賞的同時講解紙材的優勢。
2. 學生討論裝飾手法的種類,教師演示裝飾手法處理。
1)繪畫
在紙上繪制圖案,卷成圓筒粘好,放在燈泡插座上展示。演示時講解繪制要領,并結合掛圖分析圖案設計可以從民間美術中得到啟示,也可以從其他領域獲取靈感。
2)粘貼
利用彩色不干膠剪出合適的形狀,然后粘貼在圓筒上,欣賞成品,開燈展示效果,學生討論色彩搭配、疏密處理等問題。
3)切挖折疊
在紙上切挖折疊,同樣卷成圓筒放在燈泡插座上展示,強調技術要求,用鉛筆先描線,放在玻璃板上刻,刀要鋒利,直線可以用尺比好再刻,折疊注意方法。欣賞實物和圖片,學生針對手法處理進行討論。
4)鏤空襯底
在描好線稿的厚紙上進行鏤空處理,然后襯上薄紙貼好,欣賞成品,開燈展示效果。
5)綜合運用
展示綜合手法運用的燈飾。
教師展示自制的圓筒造型的燈飾;
利用燈泡插座展示燈飾。
四、學生制作
1. 學生設計圓筒造型燈飾,可在紙上畫出草圖。
2. 利用紙材制作,裝飾手法不限。
工具材料。
五、總結
1. 展示部分學生作業,鼓勵學生相互評價。
2. 布置下節課任務,分組準備工具材料,并要求學生查找有關燈光的散文詩句。
學生作業。
(第二課時)
一、交流討論
1. 學生交流收集的詩文資料,進一步深化對燈與光的審美體驗。
2. 思考不同的時間、地點、季節、節日對燈有什么不同的要求。
3. 學生交流討論,注意燈光的不同效果給人的心理暗示,引導學生設計要根據要求考慮色彩、造型、材質的定位。
媒體準備:燈飾圖片、不同造型的實物燈飾、燈泡及電線插座、蠟燭、紙材、鐵絲、貝殼、羽毛等。
二、嘗試體驗
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對不同地點進行燈飾設計,談出創意,教師提出指導性意見。(客廳燈光,臥室燈光,餐廳燈光等)
不同氛圍中的燈飾圖片欣賞,讓學生為其選擇適宜的環境,感受燈飾對渲染氣氛的作用。
不同環境、氛圍中的燈飾圖片欣賞。
三、造型處理
1. 欣賞實物燈飾:
1)根據圓筒造型進行的變化處理。
2)從其他領域獲得啟示而進行的造型處理。
2. 欣賞不同造型的燈飾圖片,學生分析造型特點。
燈飾實物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