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進一步感知、理解軸對稱、平移與旋轉現象.并能準確判斷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現象.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分類、對比,進一步理解圖形的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的變換特征.
【情感態度】
通過豐富的旋轉、平移、軸對稱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點】
理解物體的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的變換特征.
【教學難點】
理解物體的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的變換特征.
教學過程
一、知識框圖,整體把握
【教學說明】 通過引導學生復習總結知識結構,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本章知識的理解.
二、釋疑解惑,加深理解
軸對稱:
1.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如果圖形沿某條直線對折,對折的兩部分是完全重合的,那么就稱這樣的圖形為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這個圖形的對稱軸.
2.軸對稱的概念:把一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翻折過去,如果它能夠與另一個圖形重合,那么就說這兩個圖形成軸對稱,這條直線就是對稱軸,兩個圖形的對應點(即兩個圖形重合時互相重合的點.)叫做對稱點.
3.軸對稱的的特征:如果一個圖形關于某一條直線對稱,那么連結對稱點的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就是該圖形的對稱軸.4.軸對稱的畫法:如果圖形是由直線、線段或射線組成時,那么只要畫出圖形中的特殊點的對稱點,然后連接對稱點,就可以畫出關于這條直線的對稱圖形.
平移:
1.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沿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這樣的圖形運動稱為平移.
2.平移的特征:
(1)平移后的圖形與原圖形的對應線段平行且相等(也可能在同一條直線上.),對應角相等,圖形的形狀和大小不變.
七年級下《軸對稱、平移與旋轉》教學設計新華師大版
《生活中的旋轉》教學設計(精選2篇)
《生活中的旋轉》教學設計 篇1
一、概述
◆課名是《生活中的旋轉》,是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三節的一堂數學課;
◆本節課所需課時為1節課,45分鐘;
◆圖形的旋轉是繼平移、軸對稱之后的又一種圖形基本變換,是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中圖形變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材從學生實際接觸、觀察到的一些現象出發,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從實踐到理論,再用理論檢驗實踐,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認識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旋轉,進而探索其性質。因此,旋轉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樹立運動變化觀點的良好素材;同時“圖形的旋轉”也為本章后續學習對稱圖形、中心對稱圖形做好準備,為今后學習“圓”的知識內容做好鋪墊。
二、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通過具體事例認識旋轉,理解旋轉前后兩個圖形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質.
過程與方法
◆經歷對生活中與旋轉現象有關的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以及動手操作、畫圖等過程,掌握有關畫圖的操作技能,發展初步的審美能力,增強對圖形欣賞的意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有關問題,發展學生的數學觀,學到活生生的數學。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學生是人民中學八年級五班的學生;
◆學生在七年級下學期已經學習了“生活中的軸對稱”一節,而且在本章的第一節,學生又經歷了探索圖形平移性質的過程,已經積累了相當的圖形變換的數學活動經驗;
◆學生邏輯思維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在迅速發展,他們有強烈的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愿望,這些對本節的學習都會有幫助。
圖案的旋轉教學設計
一、復習舊知。
1、出示指針旋轉的過程,喚起學生對旋轉的記憶。
師:(出示課件:鐘面模型)分針從12轉到3,怎么旋轉的?
生:分針順時針旋轉了90度。(師撥時針逆時針各旋轉引出180度)
2、出示視頻廣交會會旗
師:現在我們國家經濟繁榮,人人都要奔小康,衣食住行是我們生活的中最重要的部分,商品經濟也和我們生活密不可分的,因此2009年廣交會已經勝利舉辦,大家想不想去參觀參觀?同學們參觀的同時能發現錄像中的一個數學問題,老師就獎勵他一個笑臉好嗎?
生:好!(觀看)
師:你們發現了什么數學問題?
生:。。。。。
師:這個同學說得真對,廣交會的會旗是利用我們數學當中的旋轉知識設計出來的(獎勵笑臉)廣交會會旗旋轉寶橡花的圖案漂亮嗎?你想知道它是怎么樣形成的?
師:前后做的同學討論交流一下你們的想法吧!
生:學生交流匯報:用旋轉的方法變出圖案;有的是順時針旋轉,有的是逆時針旋轉。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這些漂亮的圖案都是由一個簡單的基本圖形旋轉出來的。你們想不想試試,也用這個簡單的基本圖形旋轉變出一個漂亮的圖案?
生:想!
師:好,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圖形的旋轉問題
二、師生互動,探索新知。
1、呈現圖案,激趣引入。
師:現在再請同學們欣賞兩組由旋轉的方式形成的圖案,大家看圖案美麗嗎?
生:美麗
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圖形的旋轉。(板書)
2、學生探究,師生互動,
師:現在就讓每組的小組長帶領組員們一同旋轉出第一個圖案
學生進行交流活動
師:各組說一說你是怎么旋轉成圖案的呢?
《翻轉和旋轉》教學設計
一、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翻轉和旋轉》《信息技術》是第二單元是關于“畫圖”程序的應用,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繪圖工具的使用方法,體驗到與同學一起共同完成創作的樂趣,激發學生電腦繪畫的興趣,同時增強藝術欣賞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及教學目標。
重點:學會用翻轉和旋轉的方法變化圖形,增加圖形的表現力。
難點:發揮想象力創作自己的拼圖
教學目標:
(1) 知識:知道通過畫圖中的翻轉、旋轉的方法可以變化圖形,增加圖形的表現力。
(2) 技能:學會用翻轉、旋轉的方法有目的的變化圖形。
(3) 能力:培養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促進其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 情感: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互相學習、互相啟發的精神;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動手能力;鼓勵學生敢于想象,大膽創新;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勇于探索的精神;滲透德育教育。
二、教學內容:
1、學會“畫圖”軟件中圖像的翻轉和旋轉。
2、能理解各個角度翻轉:水平、垂直、按一定角度旋轉
3、培養他們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和探索能力。
教學重難點:理解任一角度的90度、180度的關系。
《生活中的旋轉》教學設計
一、概述
◆課名是《生活中的旋轉》,是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三節的一堂數學課;
◆本節課所需課時為1節課,45分鐘;
◆圖形的旋轉是繼平移、軸對稱之后的又一種圖形基本變換,是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中圖形變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材從學生實際接觸、觀察到的一些現象出發,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從實踐到理論,再用理論檢驗實踐,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認識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旋轉,進而探索其性質。因此,旋轉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樹立運動變化觀點的良好素材;同時“圖形的旋轉”也為本章后續學習對稱圖形、中心對稱圖形做好準備,為今后學習“圓”的知識內容做好鋪墊。
二、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通過具體事例認識旋轉,理解旋轉前后兩個圖形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對應點與旋轉中心的連線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質.
過程與方法
◆經歷對生活中與旋轉現象有關的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以及動手操作、畫圖等過程,掌握有關畫圖的操作技能,發展初步的審美能力,增強對圖形欣賞的意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有關問題,發展學生的數學觀,學到活生生的數學。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學生是人民中學八年級五班的學生;
◆學生在七年級下學期已經學習了“生活中的軸對稱”一節,而且在本章的第一節,學生又經歷了探索圖形平移性質的過程,已經積累了相當的圖形變換的數學活動經驗;
◆學生邏輯思維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在迅速發展,他們有強烈的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愿望,這些對本節的學習都會有幫助。
“旋轉”的教學設計
“旋轉”的教學設計
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教研室 陳靜
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雙西小學 梁麗霞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 五年級下冊》第5~6頁。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變換,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質。
2.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的圖形旋轉90。。
3.初步學會運用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欣賞圖形的旋轉變換所創造出的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1.理解圖形旋轉變換的含義。
2.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教學難點:
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教學過程:
一、創設游戲情境,引入新課
互動游戲
師:同學們,喜歡玩游戲嗎?玩過掌中寶游戲機嗎?都玩過什么游戲?
生舉例。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游戲,想玩嗎?
出示:“俄羅斯方塊”游戲畫面一
師:如果現在讓你來玩,你準備怎么操作?生:把黃色的圖形順時針旋轉90。,放在右邊的角落。師:用手示范一下怎樣就是順時針旋轉呢?生示范。師:(用手做出示范)那與之相反的是什么旋轉呢?生:逆時針旋轉。(出示動畫:黃色圖形順時針旋轉90。后下落)出示:“俄羅斯方塊”游戲畫面二 師:這次又怎么操作呢?生:把紫色的圖形逆時針旋轉90。,放在左邊角落里。(出示動畫:紫色圖形逆時針旋轉90。后下落)出示:“俄羅斯方塊”游戲畫面三: 師:這次誰來玩?生:把藍色的圖形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90。。(出示動畫:藍色圖形逆時針旋轉90。后下落)1.揭示課題師:剛才,我們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大家反復地提到一個詞“旋轉”。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旋轉”。板書課題。2.聯系生活師: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旋轉現象?生:風扇、陀螺、旋轉木馬、鐘表、車輪……(出示動畫:幾種旋轉現象)師:生活中像這樣的旋轉現象很多,我們就從與我們關系最密切地鐘表開始研究吧! 二、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與性質(一)認識線段的旋轉,理解旋轉的含義1.觀察、描述旋轉現象出示:鐘表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指針的旋轉過程。出示動畫:(指針從12指向1)師:誰能用一句話完整地描述一下剛才的這個旋轉過程?(教師引導學生敘述完整)生:指針 從“12” 繞點o 順時針旋轉30。到“1”。板書:指針 從“12” 繞點o 順時針旋轉 30。 到“1”(出示動畫:指針從1指向3)師:這次指針又是如何旋轉的?生:指針 從“1” 繞點o 順時針旋轉60。 到“3”。(出示動畫:指針從3指向6)師:同桌互相說一說。師:如果指針從“6”繼續繞點o順時針旋轉180。會指向幾呢?生:12(出示動畫:指針從6指向12)1.小結,明確旋轉的要素師:我們描述了這么多旋轉現象,想想看,要想把一個旋轉現象描述清楚,應該說哪些方面?生:旋轉物體、起止位置、繞哪一點、旋轉方向、旋轉的度數板書: 點 方向 角度師:對!要把一個旋轉現象描述清楚,不僅要說清楚是什么在旋轉,它的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說清楚旋轉圍繞的點、方向,以及角度。(二)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究旋轉的特征和性質1.觀察風車的旋轉過程:師:指針的旋轉我們都見過,看看下面這個圖形的旋轉你見過嗎?(出示動畫:呈現由線段→三角形→風車圖案的全過程) 師:這是什么圖案? 生:風車。 師:看!在風的吹動下,風車就要旋轉起來了。 (出示動畫:風車從圖1繞點o逆時針旋轉90。到圖2)2.小組活動師:從圖1到圖2,風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下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共同來解決報告單上提出的問題。(1)從圖1到圖2,風車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___度。(2)你是怎樣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的? 生小組討論。3.小組匯報: (實物投影展示)(1)圖1到圖2,風車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90。;(2)組1,根據三角形變換的位置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3)組2,根據對應的線段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4)組3,根據對應的點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 4.小結 (教師邊做小結邊演示) 師:通過觀察,我們發現風車旋轉后,不僅是每個三角形都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90。(閃爍),而且,每條線段(閃爍),每個頂點(閃爍),都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90。。5.揭示旋轉的特征和性質師:從畫面中,我們能清楚地看到:風車旋轉后,每個三角形的位置都發生了變化,那么什么是沒有變的呢?生1:三角形的形狀、大小沒有變。生2:點o的位置沒有變。生3:對應線段的長度沒有變。生4:對應線段的夾角沒有變。師:如果我們將風車在圖2的基礎上,繼續繞點o逆時針旋轉180。,那么黃色的三角形應該轉到什么位置?這條線段(師用鼠標指明)應該轉到什么位置?生上臺指明。出示動畫:(風車從圖2繞點o逆時針旋轉180。到圖3)三、繪制圖形,體驗圖形旋轉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