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見了大海》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總目標:
1、學會課文11個生字及13個生詞。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知道父親是怎樣幫助這個畸形的女孩逐步成長為能獨立生活、自食其力的人的。懂得只要敢于正視現實、刻苦鍛煉,才能戰勝一切困難,學會各種本領。體會繼父對“我”這個殘疾女青年真正的深沉的愛,以及“我”明白繼父良苦用心后的感激之情。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體會繼父對“我”這個殘疾女青年真正的深沉的愛,以及“我”明白繼父良苦用心后的感激之情。
教學難點:
1、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師生共同查閱資料。
2、制作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理清文章層次。
3、自學生字新詞。
4、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我看見了大海》。
二、默讀課文,獨立預習。
1、查字典,解決字音及詞義。
豁然:形容開闊或通達。
畸形:生物體某部分發育不正常。畸,不正常
破涕為笑:哭著哭著一下子停止了,露出了笑容。
相依為命:互相依靠著生活,誰也離不開誰。
欣喜若狂: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驚天動地:形容聲音響亮或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
哮喘:氣喘,患者感覺呼吸時很費力。
2、分部分,理清文章層次。
第一部分(1-11):我是個畸形的女孩子,八歲以前從沒邁出過家門一步,繼父動員我出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