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靈皇帝紀上卷第二十三
〔一〕 李賢曰:“休,美也;征,驗也。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見尚書洪范。
〔二〕 李賢曰:“咎,惡也。六極:一曰兇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亦見書洪范。
〔三〕 見詩小雅斯干。
〔四〕 李賢注引洪范五行傳曰:“ 初鄭厲公劫相祭仲,而篡兄昭公,立為鄭君。后雍糾之難,厲公出奔,鄭人立昭公。既立,內(nèi)蛇與外蛇斗鄭南門中,內(nèi)蛇死。是時傅瑕仕于鄭,欲內(nèi)厲公,故內(nèi)蛇死者,昭公將敗,厲公將勝之象也。昭公不覺,果殺于傅瑕,二子死而厲公入。詩云:‘惟虺惟蛇,女子之祥。 ’鄭昭公殆以女子敗矣。”惠棟曰:“案左傳,乃子儀,非昭公也。賜據(jù)洪范五行傳,故與左傳異。”按楊賜出今文世家,故不取古文學(xué)之左傳。
〔五〕 荀子大略篇:“湯旱而禱曰:“政不節(jié)與?使民疾與?何以不雨至斯極也!宮室榮與?婦謁盛與?何不雨至斯極也!苞苴行與?讒夫興與?何以不雨至斯極也!”注曰:“貨賄必以物苞裹,故總謂之苞苴。”事亦見說苑。
〔六〕 易泰卦曰:“帝乙歸妹,以祉元吉也。”
〔七〕 據(jù)范書楊賜傳改。李賢曰: “皇甫卿士等皆后之黨,用后嬖寵而居位也。詩曰‘皇甫卿士,艷妻煽方處’也。”艷妻,原指周幽王后褒姒也。
〔八〕 李賢曰:“殷王太戊時,桑榖共生于朝,修德而桑榖死。景公時,熒惑守心,修德而星退舍。并見史記。”
五月己未,大赦天下〔一〕。
〔一〕 范書靈帝紀作“己巳”。以改元“熹平”而大赦天下。
常侍張樂、太仆侯覽專權(quán)驕恣,詔收印綬。覽自殺,阿黨者皆免。
六月癸巳,皇太后竇氏崩。載衣車城南市舍。
將殯,曹節(jié)、王甫欲用貴人禮,上曰:“太后親立朕身,統(tǒng)承大業(yè)。詩云:‘無言不讎,無德不報。’ 〔一〕胡可用貴人禮!”于是發(fā)喪成服。
〔一〕 見詩大雅抑。
將葬,節(jié)、甫以竇氏之誅,不用太后禮,以馮貴人祔桓帝。公卿不敢諫。河南尹李咸執(zhí)藥上書曰〔一〕:“臣聞禹湯聞惡是用無過,桀紂聞善以亡其國。中常侍曹節(jié)、張讓、王甫等因?qū)櫝藙荩\害忠良,讒譖故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虛遭無形之亹,被以滔天之罪。陛下不復(fù)省覽,猥發(fā)雷霆之怒,海內(nèi)賢愚,莫不痛心。武以歿矣,無可奈何,皇太后親與孝桓皇帝共奉宗廟,母養(yǎng)蒸庶,系于天心,仁風(fēng)豐濡,四海所宗。禮,為人后者為人之子。陛下仰繼元帝,豈得不以太后為母?存既未蒙顧復(fù)之報〔二〕,沒又不聞?wù)忛溨А踩场L笪幢溃湎茸D,存亡各異,事不相逮。而恚武不已,欲貶太后,非崇有虞之孝,昭蒸蒸之仁〔四〕,八方聞之,莫不泣血。昔秦始皇〔
母〕后不謹,諂幸郎吏〔五〕,始皇暴怒,幽閉母后。感茅焦之言,立駕迎母,置酒作樂,供養(yǎng)如初〔六〕。夫以秦后之惡,始皇之悖,尚納茅焦之語,不失母子之恩;豈先太后不以罪沒,陛下之過有重始皇?臣謹冒昧陳誠,左手齎章,右手執(zhí)藥,詣闕自聞。唯陛下揆茅焦之諫,弘始皇之寤,復(fù)母子之恩,崇皇太后園陵之禮。上釋皇干震動之怒,下解黎庶酸楚之情也。如遂不省,臣當飲鴆自裁,下覲先帝,具陳得失,終不為刀鋸所裁。”章省,上感其言,使公卿更議,詔中常侍趙忠監(jiān)臨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