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
孔子生鯉,字伯魚。【索隱】:按:家語孔子年十九,娶於宋之并官氏之女,一歲而生伯魚。伯魚之生,魯昭公使人遺之鯉魚。夫子榮君之賜,因以名其子也。伯魚年五十,先孔子死。【集解】:皇覽曰:“伯魚冢在孔子冢東,與孔子并,大小相望也。”
伯魚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嘗困於宋。子思作中庸。【集解】:皇覽曰:“子思冢在孔子冢南,大小相望。”
子思生白,字子上,年四十七。子上生求,字子家,年四十五。子家生箕,字子京,年四十六。子京生穿,字子高,年五十一。子高生子慎,年五十七,嘗為魏相。
子慎生鮒,年五十七,為陳王涉博士,死於陳下。
鮒弟子襄,年五十七。嘗為孝惠皇帝博士,遷為長沙太守。長九尺六寸。
子襄生忠,年五十七。忠生武,武生延年及安國。安國為今皇帝博士,至臨淮太守,蚤卒。安國生卬,卬生驩。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索隱】:祗,敬也。言祗敬遲回不能去之。有本亦作“低回”,義亦通。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馀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索隱】:離騷云“明五帝以折中”。王師叔云“折中,正也”。宋均云“折,斷也。中,當也”。按:言欲折斷其物而用之,與度相中當,故以言其折中也。可謂至圣矣!
【索隱述贊】孔子之胄,出于商國。弗父能讓,正考銘勒。防叔來奔,鄒人掎足。尼丘誕圣,闕里生德。七十升堂,四方取則。卯誅兩觀,攝相夾谷。歌鳳遽衰,泣麟何促!九流仰鏡,萬古欽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