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中 志第六◎地形二中
弋陽郡(孝昌三年陷,武定七年復。)
領縣一
戶一百三十七 口五百三十三
弋陽(孝昌三年陷,武定七年復。有弋陽城、黃水。)
長陵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三
戶三百八十七 口一千三百六十三
長陵(蕭衍置,魏因之。)苞信(蕭衍置,魏因之。)安寧(蕭衍置,魏因之。有期思城、孫叔敖廟。)
陽安郡
領縣一
戶二十二 口一百三十一
永陽
義州(蕭衍置,武定七年內屬。)
戶二百一十五 口三百二十二
潁州(孝昌四年置,武泰元年陷,武定七年復。)
領郡二十 縣四十
戶三千六百一 口一萬三千三百四十三
汝陰、弋陽二郡(蕭衍置雙頭郡縣,魏因之。)
領縣七
戶一千六百六十五 口六千七十八
汝陰 陳留(蕭衍置,魏因之。有高塘陂、蟹谷陂。)樓煩(建義中陷,武定七年復。)宋(蕭衍置,魏因之。有荊亭城。)弋陽 新息(太和十九年置弋陽,后陷,武定七年復。蕭衍置新息,合弋陽,魏因之。)期思(蕭衍置,魏因之)。
北陳留、潁川二郡(蕭衍為陳州,武定七年改置。)
領縣五戶三百五十一 口一千二百七十二
許昌(蕭衍置,魏因之。)圉城 雍丘(有蓬丘、校水。)陳留 小黃(治安陽城。)
財丘、梁興二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四
戶二百八十三 口一千六十九
梁興(蕭衍置,魏因之。有艾亭丘。)財丘 梁城(蕭衍置,魏因之。)汝陽(蕭衍置,魏因之。)
西恒農、陳南二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三
戶二百三十一 口八百六十四
恒農 胡城(蕭衍置,魏因之。有燋丘雉鮦二陂、神廟。)南頓(蕭衍置,魏因之。有閏水、東陵城。)
東郡、汝南二郡(治牛心丘。)
領縣二
戶一百四十七 口六百二十一
白馬 濟陽(蕭衍置,魏因之。有石歷陂。)
清河、南陽二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三
戶一百三十二 口五百五十五
清河(蕭衍置,魏因之。)南陽 汝南(蕭衍置,魏因之。)
東恒農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三
戶一百一十九 口四百四十
滎陽 陽氏(蕭衍置,魏因之。)淮陽(武定七年置。有平陸。)
新蔡、南陳留二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一
戶三百五十七 口一千二百四十二
鮦陽(蕭衍置,魏因之。)
榮陽、北通二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四
戶一百七十七 口四百七十二
北通 臨淮(蕭衍置,魏因之。)臨沂 汝陰(蕭衍置,魏因之。)
汝南、太原二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四
戶八十七 口四百六
平豫 安城(蕭衍置,魏因之。)太原 新息(蕭衍置,魏因之。)
新興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四
戶一百一十二 口三百二十四
安城(郡治。蕭衍置,魏因之。)都立(蕭衍置,魏因之。)新興(蕭衍置,魏因之。)義興(蕭衍置,魏因之。)
譙州(景明中置渦陽郡,孝昌中陷,武定七年復置州,治渦陽城。)
領郡七 縣十七
戶二千六百一十七 口七千八百二十一
南譙郡(司馬昌明置,魏因之。)
領縣四
戶四百七十六 口一千七百三十四
渦陽(武定六年置。有北平城、曹操祠。)茅岡(武定七年置。有石山祠。)柏橋(武定六年置。)蜀坡(武定六年置。)汴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二
戶二百五十三 口八百二十九
蕭(有平阿山。)潁川
龍亢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二
戶三百三十三 口一千六十六
葛山(武定六年置。)龍亢(武定六年置。)
蘄城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二
戶三百二十四 口七百六
廣平(武定六年置。有艾平城、黃丘。)蘄城(武定六年置。有蘄城。)
下蔡郡(蕭衍置潁川郡,武定六年改置。)
領縣二
戶三百四十 口八百七十八
黃城(蕭衍黃城戍,武定六年改置。)肥陽(蕭衍寧陵縣,武定六年改。有大浮城、石子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