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中 志第六◎地形二中
臨渙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三
戶七百九 口二千六十二
白撣(治白撣城。) 丹城(治費城。) 渙北(有石城。)
蒙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二
戶一百八十一 口五百四十六
勇山(有丹城、勇山祠。)蒙(郡治。)
北荊州(武定二年置。)
領郡三 縣八
戶九百三十三 口四千五十六
伊陽郡(武定二年置。治伏流城。后陷,寄治州城。)
領縣一
戶四十八 口二百八十三
南陸渾
新城郡(天平中置。治孔城。后陷,徙治州城。)
領縣二
戶三百三十一 口一千四百八十四
新城(二漢、晉屬河南。)北陸(武定五年陷。)
汝北郡(孝昌三年置。治陽仁城。天平二年罷,武定元年復。移治梁崔塢。五年陷,闕年復。治楊志塢。)
領縣五
戶五百五十四 口二千二百八十九
石臺(有平州城。)南汝原(有汝水、石澗水。)治城 東汝南(有石樓山、共陂、隔陂。)梁(有廣城澤。)
陽州(天平初置,尋陷,武定初復。)
領郡二 縣七
宜陽郡(孝昌初置,屬州,天平初屬。)
領縣三
宜陽 西新安(孝昌三年置。)東亭。
金門郡(天平初置。)
領縣四
金門 南澠池 南陜 盧氏
南司州(劉彧置司州,正始元年改為郢州,孝昌三年陷,蕭衍又改為司州,武定七年復,改置。)
領郡三 縣七
齊安郡(正始元年置。)
領縣三
保城(劉駿置,魏因之。有羅山廟。)盟阝(有石城山。有霸山廟。)齊安(正始元年置。)
義陽郡(魏文帝置,后罷,晉武帝復。)
領縣二
平陽(有師水。)義陽(晉屬。)
宋安郡(劉彧置,魏因之。)
領縣二
樂寧(有成陽關、雞頭山。)東隨(有黃峴關、長平山廟。)
楚州(蕭衍置北徐州,武定七年改。治鐘離城。)
領郡十二 縣二十九
彭、沛二郡
領縣三
南陽(有曲陽城。)中陽 洛陽
馬頭郡
領縣二
蘄 平預
沛郡
領縣三
蕭 相 已吾(有當涂山、荊山。)
安定郡
領縣四
濮陽 臨涇 新豐 南陽
廣梁郡
領縣一
相邑
魯郡(蕭衍置,魏因之。)
領縣三
鄒 碭 魯
北譙郡(治陰陵城。)
領縣二
南蔡 北譙(有茍甫城、龍淵。)
濟陽郡
領縣四
樂平 睢陽 頓丘 齊丘
北陽平郡
領縣二
陽平 濮陽
鍾離、陳留二郡
領縣五
燕(有孤山、白石山。)朝歌(有九山城、黃溪水。)零 浚儀灌丘(有郡陽城。)
合州(蕭衍置,魏因之。治合肥城。)
領郡八 縣十七
汝陰郡(州治。)
領縣二
汝陰 天水
南頓郡
領縣二
南頓 和城
南梁郡
領縣二
慎 南高
北梁郡
領縣二
北蒙 北陳
南譙郡
領縣二
蘄 邵陵
廬江郡
領縣三
潛(有野父山。)北始新 南始新
西汝南郡
領縣二
安城(有金年山。)新野
北陳郡
領縣二
西華(有野王城、舒水。)陽夏
霍州(蕭衍置,魏因之。)
領郡十七 縣三十六
安豐郡(治洛步城。)
領縣一
安豐(郡治。)
平原郡
領縣一
清化
北潁川郡
領縣三
潁川 邵陵 天水
梁興郡
領縣一
陽夏(郡治。)
陳郡
領縣三
開 陽夏 鯛陽
北陳郡(治衛山城。)
領縣一
陽夏
扶風郡(治烏溪城)
北沛郡
領縣五
沛 曲陽 相順 新蔡(郡治。)
南陳郡(州治。)
領縣二
南陳(治玄康城。)邊水
新蔡郡
領縣三
汝陽 新蔡 固始
岳安郡
領縣二
安成 義興
邊城郡(治麻步山。)
領縣一
史水
西邊城郡
領縣三
史水 宇樓 開化
西沛郡
領縣三
蕭 沛 平陽
淮南郡
領縣三
淮南 新興 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