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三 志第十五
合浦,(下。倚郭。)石康。(下。)
乾寧軍民安撫司,唐以崖州之瓊山置瓊州,又為瓊山郡。宋為瓊管安撫都監(jiān)。元至元十五年,隸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天歷二年,以潛邸所幸,改乾寧軍民安撫司。戶七萬五千八百三十七,口一十二萬八千一百八十四。(本路屯田二百九十余頃。)領縣七:
瓊山,(下。倚郭。)澄邁,(下。)臨高,(下。)文昌,(下。)樂會,(下。)會同,(下。)定安。(下。)
南寧軍,唐儋州,改昌化郡。宋改昌化軍,又改南寧軍。元至元十五年,隸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戶九千六百二十七,口二萬三千六百五十二。領縣三:
宜倫,(下。)昌化,(下。)感恩。(下。)
萬安軍,唐萬安州。宋更為軍。元至元十五年,隸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戶五千三百四十一,口八千六百八十六。領縣二:
萬安,(下。倚郭。)陵水。(下。)
吉陽軍,唐振州。宋改崖州,又為朱崖郡,又改吉陽軍。元至元收附后,隸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戶一千四百三十九,口五千七百三十五。領縣一:
寧遠。(下。)
八番順元蠻夷官。(至元十六年,潭州行省遣兩淮招討司經歷劉繼昌招降西南諸番,以龍方零為小龍番靜蠻軍安撫使,龍文求臥龍番南寧州安撫使,龍延三大龍番應天府安撫使,程延隨程番武盛軍安撫使,洪延暢洪番永盛軍安撫使,韋昌盛方番河中府安撫使,石延異石番太平軍安撫使,盧延陵盧番靜海軍安撫使,羅阿資羅甸國遏蠻軍安撫使,并懷遠大將軍、虎符,仍以兵三千戍之。是年,宣慰使塔海以西南八番、羅氏等國已歸附者,具以來上,洞寨凡千六百二十有六,戶凡十萬一千一百六十有八。西南五番千一百八十六寨,戶八萬九千四百。西南番三百一十五寨,大龍番三百六十寨。二十八年,從楊勝請,割八番洞蠻,自四川行省隸湖廣行省。三十年,四川行省官言:“思、播州元隸四川,近改入湖廣,今土人愿仍其舊。”有旨遣問,還云,田氏、楊氏言,昨赴闕廷,取道湖廣甚便,況百姓相鄰,驛傳已立,愿隸平章答剌罕。)
羅番遏蠻軍安撫司。
程番武盛軍安撫司。
金石番太平軍安撫司。
臥龍番南寧州安撫司。
小龍番靜蠻軍安撫司。
大龍番應天府安撫司。
木瓜犵狫蠻夷軍民長官。
韋番蠻夷長官。
洪番永盛軍安撫司。
方番河中府安撫司。
盧番靜海軍安撫司。
盧番蠻夷軍民長官。
定遠府。
桑州。
章龍州。
必化州。
小羅州。
下思同州。
朝宗縣。上橋縣。新安縣。麻峽縣。甕蓬縣。小羅縣。章龍縣。
烏山縣。華山縣。都云縣。羅博縣。
管番民總管。
小程番。(以下各設蠻夷軍民長官。)
中嶆百納等處。
底窩紫江等處。
甕眼納八等處。
獨塔等處。
客當刻地等處。
天臺等處。
梯下。
黨兀等處。
勇都朱砂古〈土瓦〉等處。
大小化等處。
洛甲洛屯等處。
低當低界等處。
獨石寨。
百眼佐等處。
羅來州。
那歷州。
重州。
阿孟州。
上龍州。
峽江州。
羅賴州。
桑州。
白州。
北島州。
羅那州。
龍里等寨。
六寨等處。
帖犵狫等處。
本當三寨等處。
山齋等處。
羨塘帶夾等處。
都云桑林獨立等處。
六洞柔遠等處。
竹古弄等處。
中都云板水等處。
金竹府。(古〈土瓦〉縣。)
都云軍民府。
萬平等處。
南寧。
丹竹等處。
陳蒙。
李稍李殿等處。
陽安等處。
八千蠻。
恭焦溪等處。
都鎮(zhèn)。
平溪等處。
平月。
李崖等處。
陽并等處。
盧山等處。
乖西軍民府。(皇慶元年立,以土官阿馬知府事,佩金符。)
順元等路軍民安撫司。(至元二十年,四川行省討平九溪十八洞,以其酋長赴闕,定其地之可以設官者與其人之可以入官者,大處為州,小處為縣,并立總管府,聽順元路宣慰司節(ji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