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三 志第十五
倭赤。
苦叉。
柯散。
阿忒八失。
八里茫。
察赤。
也云赤。
亦剌八里。
普剌。
也迷失。
阿里麻里。(諸王海都行營于阿力麻里等處,蓋其分地也。自上都西北行六千里,至回鶻五城,唐號北庭,置都護(hù)府。又西北行四五千里,至阿力麻里。至元五年,海都叛,舉兵南來,世祖逆敗之于北庭,又追至阿力麻里,則又遠(yuǎn)遁二千余里。上令勿追,以皇子北平王統(tǒng)諸軍于阿力麻里以鎮(zhèn)之,命丞相安童往輔之。)
合剌火者。
魯古塵。
別失八里。(至元十五年,授八撒察里虎符,掌別失八里畏兀城子里軍站事。十七年,以萬戶綦公直戍別失八里。十八年,從諸王阿只吉請,自大和嶺至別失八里置新站三十。二十年,立別失八里和州等處宣慰司。二十一年,阿只吉使來言:“元隸只必帖木兒二十四城之中,有察帶二城置達(dá)魯花赤,就付闊端,遂不隸省。”至是奉旨:“誠如所言,其還正之。”二十三年,遣侍衛(wèi)新附兵千人屯田別失八里,置元帥府,即其地以總之。)
他古新。
仰吉八里。
古塔巴。
彰八里。(至元十五年,授朵魯知金符,掌彰八里軍站事。)
月祖伯
撒耳柯思。
阿蘭阿思。
欽察。(太宗甲午年,命諸王拔都征西域欽義、阿速、斡羅思等國。歲乙未,亦命憲宗往焉。歲丁酉,師至寬田吉思海傍,欽義酋長八赤蠻逃避海島中,適值大風(fēng),吹海水去而干,生禽八赤蠻,遂與諸王拔都征斡羅思,至也列贊城,七日破之。歲丁巳,出師南征,以駙馬剌真之子乞反為達(dá)魯花赤,鎮(zhèn)守斡羅思、阿思。歲癸丑,括斡羅思、阿思戶口。)
阿羅思。
不里阿耳。
撒吉剌。
花剌子模。
賽蘭。
巴耳赤邗。
氈的。
不賽因。
八哈剌因。
怯失。
八吉打。
孫丹尼牙。
忽里模子。
可咱隆。
設(shè)剌子。
泄剌失。
苦法。
瓦夕的。
兀乞八剌。
毛夕里。
設(shè)里汪。
羅耳。
乞里茫沙杭。
蘭巴撒耳。
那哈完的。
亦思法杭。
撒瓦。
柯傷。
低廉。
胡瓦耳。
西模娘。
阿剌模忒。
可疾云。
阿模里。
撒里牙。
塔米設(shè)。
贊章。
阿八哈耳。
撒里茫。
朱里章。
的希思丹。
巴耳打阿。
打耳班。
巴某。
塔八辛。
不思忒。
法因。
乃沙不耳。
撒剌哈歹。
巴瓦兒的。
麻里兀。
塔里干。
巴里黑。
吉利吉思、撼合納、謙州、益蘭州等處。(吉利吉思者,初以漢地女四十人,與烏斯之男結(jié)婚,取此義以名其地。南去大都萬有余里。相傳乃滿部始居此,及元朝析其民為九千戶。其境長一千四百里,廣半之,謙河經(jīng)其中,西北流。又西南有水曰阿浦,東北有水曰玉須,皆巨浸也,會于謙,而注于昴可剌河,北入于海。俗與諸國異。其語言則與畏吾兒同。廬帳而居,隨水草畜牧,頗知田作,遇雪則跨木馬逐獵。土產(chǎn)名馬、白黑海東青。昴可剌者,因水為名,附庸于吉利吉思,去大都二萬五千余里。其語言與吉利吉思特異。晝長夜短,日沒時(shí)炙羊肋熟,東方已曙矣,即《唐史》所載骨利斡國也。烏斯亦因水為名,在吉利吉思東,謙河之北。其俗每歲六月上旬,刑白馬牛羊,灑馬湩,咸就烏斯沐漣以祭河神,謂其始祖所從出故也。撼合納猶言布囊也,蓋口小腹巨,地形類此,因以為名。在烏斯東,謙河之源所從出也。其境上惟有二山口可出入,山水林樾,險(xiǎn)阻為甚,野獸多而畜字少。貧民無恒產(chǎn)者,皆以樺皮作廬帳,以白鹿負(fù)其行裝,取鹿乳,采松實(shí),及劚山丹、芍藥等根為食。
月亦乘木馬出獵。謙州亦以河為名,去大都九千里,在吉利吉思東南,謙河西南,唐麓嶺之北,居民數(shù)千家,悉蒙古、回紇人。有工匠數(shù)局,蓋國初所徙漢人也。地沃衍宜稼,夏種秋成,不煩耘耔。或云汪罕始居此地。益蘭者,蛇之稱也。初,州境山中居人,見一巨蛇,長數(shù)十步,從穴中出飲河水,腥聞數(shù)里,因以名州。至元七年,詔遣劉好禮為吉利吉思撼合納謙州益蘭州等處斷事官,即于此州修庫廩,置傳舍,以為治所。先是,數(shù)部民俗,皆以杞柳為杯皿,刳木為槽以濟(jì)水,不解鑄作農(nóng)器,好禮聞諸朝,乃遣工匠,教為陶冶舟楫,土人便之。)